- +1
国研中心|中西部8省中小学在线学习调研看城乡教育差距
四川阿坝州民族高级中学学生通过网上课堂学习。 封面新闻 图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信息化教育,特别是对农村学生居家信息化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解欠发达地区学生居家信息化学习的相关情况,探讨提高学习质量,保障疫情时期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组对中国中西部的8个省(市、区)的21个县的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家庭支持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居家信息化学习可能会拉大城乡教育差距。
本次调研覆盖宁夏、重庆、湖南、云南、江西、四川、青海、贵州等省(市、区)的同心县、中宁县、红寺堡区、海原县、酉阳县、秀山县、洞口县、宜章县、兰坪、泸水、贡山、福贡、宾川县、禄劝县、西畴县、吉安县、遂川县、泸定县、乐都区、威宁县等。
根据各县学校结构,课题组进行了年级分层抽样,共抽取学生39700名,回收学生问卷36043份,回收率90.8%,教师问卷1281份,回收率95.2%。考虑县级城乡人口比例,本次样本覆盖县城学生样本5767人、乡镇学生(指户籍地址是乡镇的学生)样本13696人、农村(户籍地址是农村的学生)学生样本16580人。回收样本中,小学低年级样本11361人、小学高年级12305人、初中一年级3240人、初中二年级2982人、初中三年级3044人、高中3111人,男女生比例约各占一半。
一、疫情期间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信息化学习状况
(一)居家信息化学习可能会拉大城乡教育差距
疫情期间,多数农村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级和升级的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有序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信息化学习,安排优质教师按进度录制课程在信息化电视台、视频平台播放。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扩大农村学生的知识获取范围,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弥补农村学生家庭学习资源不足的突出问题。
但是,由于偏远农村往往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差,学生不能按时、顺利地开展信息化学习,导致教育资源无法平等共享,从而拉大了疫情期间信息化教育的城乡差距。调查结果显示,县城学生中仅有1.41%反映无法正常按时进行信息化学习,而农村学生这一比例则达到11.5%。农村学生能够按时上网课(54.1%)的比例显著低于县城(80.1%)和乡镇(70.3%)。在信息化学习时间方面,农村学生每天信息化学习时间偏短,学习时间少于1小时的比例是县城学生的3倍。
根据教育部门要求,不少县对低年级(小学1-3年级)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没有进行硬性要求,家庭可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综合家庭经济情况、留守等因素,有关部门要求不得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不得统一要求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信息化学习设备,不勉强学生跟班进行信息化学习。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上述因素,32.7%农村低年级学生没有开始信息化学习,这一比例比县城学生高出27个百分点。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居家信息化学习将拉大低年级学生的城乡差距,这种差距可能对正式开学后的学习造成持续影响。
(二)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学生信息化学习质量
1.网络的可及性和稳定性。调查结果显示,有43.8%的农村家庭安装了宽带等网络环境,这一比例仅相当于县城学生家庭的一半。有61.1%的农村学生反映网络稳定性影响学习,而县城学生只有17.2%反映了这一问题。
2.学习设备的普及率和使用便利性。超过85%的农村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信息化学习,其中73.8%的学生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网络学习,农村学生的电脑拥有率仅有7.3%。而县城学生中,超过40%的人使用电脑进行信息化学习,超过75%的学生每人拥有2-3个信息化学习设备。使用手机进行信息化学习具有以下问题:手机质量或性能不符合信息化学习要求、高额流量费、与教师交流与反馈不方便、学生容易分心。
3.家庭支持能力不足。有38.2%的农村学生家长会主动辅导学生的功课,与之相比,县城学生的这一比例达到64.3%。有20.8%的农村学生表示父母从不辅导自己的功课,而县城学生的这一比例仅为3.7%。有25.9%的农村学生表示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拖了后腿,而县城学生的这一比例仅为4.4%。学习资源方面,有12.8%的农村学生表示家里机会没有什么学习资源,包括辅导材料、课外书、电子设备等,而县城学生的这一比例不到1%。
(三)信息化学习效果及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24.1%的县城学生认为信息化提高了学习效率,而农村学生的这一比例仅为8.1%。分别有34.2%和49.2%的县城学生和农村学生认为信息化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有10.4%的农村学生认为信息化学习完全没有效率,而县城学生的这一比例仅有2.4%。教师对于信息化学习效果的评价比学生更低,有72.9%的教师认为学习效率降低了,另有6.8%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育几乎没有学习效率。与县城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更不喜欢上网课,69.2%的农村学生表示不喜欢上网课,47.2%的县城学生不喜欢上网课。
疫情期间,学生对学业普遍感到更焦虑,而且年级越高,焦虑感越强。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2.3%的农村学生对学习感到非常焦虑,57.2%感到焦虑,仅有10.5%的学生对学习不焦虑。而县城学生的对应比例为21.9%、58.2%和19.9%,非常焦虑的比例显著低于农村学生,不焦虑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初中毕业班农村学生感到非常焦虑的比例为35.4%,比县城学生高出近11个百分点。高中毕业班的农村学生感到非常焦虑的比例为46.8%,比县城学生高出了15个百分点。中国学者过去的研究显示,中小学生约有50%-60%的人有焦虑症状,但高焦虑水平的比例不到3%,且城乡之间没有显著差距。本次调查的结果说明,农村学生可能更担心信息化学习影响学习质量从而导致升学失利。
(四)欠发达地区教师面临信息化教学的挑战
1. 部分教师因疫情而“闲置”。调查结果显示,各县信息化教学工作主要由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开展,从全县看,约有60%的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另外40%多的教师没有进行信息化教学工作。县级学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比例较高(86.5%),村级学校最低(37.2%),乡镇学校介于两者之间(63.7%)。
2. 相当部分教师不适应手机授课。调查结果显示,有69.5%的教师使用手机上网课,有39.7%的教师对是否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感到焦虑,有37.6%的教师表示对新的教学方式感到不适应,有61.1%的教师表示网络信号的不稳定对授课过程和效果造成干扰,有52.9%的教师认为使用电子设备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另有73.8%的教师表示他们不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3. 教师工作量有所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有53.9%的教师认为进行信息化教学教传统教学形式整体工作量增加了,特别是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等几个方面的工作量显著增加。只有4.4%的教师认为工作量较以前有所减少。
尽管存在上述挑战,多数教师仍愿意在疫情结束后继续进行信息化教学。有23.9%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继续进行信息化教学,有41.7%的教师表示比较愿意,有31.1%的教师表示不太愿意,仅有3.3%的教师表示坚决抵制信息化教学。
思考与建议
以往教育信息化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实施设备和课程的输入,此次疫情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反映出教育信息化的短板,即欠发达地区农村居家信息化教育该如何有效开展,信息资源和知识方面的城乡鸿沟如何填补,从而更全面的实现教育公平。对此,我们有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是将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家庭教育信息化纳入“教育信息化”政策及工作整体部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欠发达地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及其家庭进行精准干预、对症施策,投入相应资源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质量。
二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摸清农村学生信息化学习困难与短板,整合政府、企业、机构、个人等多方面资源,对无法进行信息化学习的学生和家庭进行精准、定点帮扶,提供电子设备、流量、技术、辅导等资源。要综合评估此次疫情对于毕业班农村学生学业的影响,必要时可以考虑采取一定的升学保障措施。
三是继续夯实欠发达地区网络基础环境。发挥5G技术特点,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制定网络环境提升方案,提高该类地区信息化服务能力。
四是补齐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中教师能力的短板。教育信息化将对教师职能产生深远影响,教育部门应不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和做好信息化教学相关服务、支持性工作方面的训练,大力提高欠发达地区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五是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在中央财政继续保持扩大教育信息化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调动较大规模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或者相关设备研发生产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以资金、设备、技术、定点帮扶等形式投入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
(课题负责人:方晋,课题协调人:赵晨,课题组成员:曹艳、张晓姗、赵航。执笔:赵晨、曹艳、张晓姗、赵航)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