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连载|重走钟世镇院士的成长之路:第一批铸型标本 制作成功
丛书系列专题栏目
今天的故事,依旧精彩
上回说到钟世镇
努力争取,落脚广州......
钟世镇期盼的春天来了。
1978 年3 月18 日至31 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手动脉铸型标本刚刚恢复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并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大会上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并且明确提出要“大力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革命积极性”。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大会上做了《科学的春天》的讲话。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郭沫若的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像钟世镇这样的科研工作者的期盼。
心中有期盼,工作起来就更加有劲头。
在铸型标本制作上,钟世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1978年的夏天,第一批标本制作出来。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这些科学艺术品所震惊,其中包括第一军医大学的校长赵云宏。
从那时起,赵云宏开始格外关注钟世镇。他已经意识到,能够做出如此精美绝伦人体标本的钟世镇,一定不是一般的人才。
1978 年,钟世镇在中国解剖学会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并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心冠状动脉铸型标本”。1978 年,钟世镇带着自己的论文《颅内外动脉吻合有关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参加在广西桂林召开的中国解剖学会学术会议。要知道,这可是解剖学会停止各种学术活动12 年后第一次举行会议,其意义显然非常重要。
除了在会议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钟世镇还向整个解剖学界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心冠状动脉铸型标本”。这两项成果,在会议上得到了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著名人类学家吴汝康的赞许。尤其是当他展示出亲手制作的两件铸型标本的时候,同行们都愣住了,他们没有想到,居然有人能够制作出色彩如此鲜艳、立体感极强的人体标本来。
能够获得好评,对钟世镇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同时,在与国内同行的交流中,他也收获了信心。
从此,钟世镇开始在学术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END—
来源:广州院士活动中心
原标题:《连载|重走钟世镇院士的成长之路:第一批铸型标本 制作成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