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糖皮质激素,让人又爱又恨,是天使还是魔鬼?

2020-05-20 07: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编辑部 Tiger 常笑健康

很多人一谈论到“糖皮质激素”,往往将其与变胖、水肿、痤疮、多毛、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等划等号,因此谈之色变,当医生建议使用激素治疗时,更是避之不及。

然而,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同时,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休克和免疫抑制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会是令人恐惧的魔鬼,合理应用会是拯救生命的天使。在生活中,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它,因此,有必要来详细了解下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

爱恨交加的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本身人体就会分泌,顾名思义,会参与到人体内的糖代谢: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

那么,糖皮质激素是在人体哪个部位分泌的呢?

肾脏上方月牙形的叫肾上腺的地方,当接收到脑垂体的指令后开始工作,会分泌一种学名叫皮质醇的物质。这些皮质醇,被称为天然糖皮质激素,也叫做内源性糖皮质激素。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午夜时含量最低,清晨时含量最高。此外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会激增到平时的 10 倍左右。

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身体的细胞爱糖,尤甚于人之口舌。大至机体的活动,小至细胞的生息,都得益于葡萄糖不断分解产生的能量。

大清早新鲜出炉的糖皮质激素带着强烈的使命感,随着血液到达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开始日复一日的运作。

肝脏和肌肉的细胞忙活开来,调动蛋白质、脂肪、糖原等物质,维持血糖和自身糖原储备之间的微妙平衡。看似寂寞的细胞里,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存在,变得有条不紊和生趣盎然。

然而,这仅仅是糖皮质激素被冠名以「糖」皮质激素最原始和本质的功效。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休克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表现在代谢的紊乱,比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和“水牛背”)、骨质疏松、高血糖、高血脂、影响生长发育等;它们还可以损伤消化道,造成溃疡和出血。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用药后可能会导致夜间过于兴奋,在剂量很大时,甚至可能表现出精神失常的症状。

值得重视的是,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导致大量免疫细胞阵亡,使得细菌、病毒、微生物等可以肆意的侵入我们的机体,不仅使感染容易发生,在感染发生之后还掩盖感染的症状,造成“天下太平”的假象。

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药理学上,糖皮质激素分为短中长效三类,每个品种作用强度不同(见表 1,比值越大表示作用越强)。

01

短效糖皮质激素

作用时间约为8~12h,大部分与“可的”有关,包括: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特点:天然激素,其抗炎效力弱,作用时间短,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 轴危害较轻,不适于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02

中效糖皮质激素

作用时间约为18~36h,多带“泼尼”、“奈德”二字,包括: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曲安奈德等。

抗炎效果及半衰期居于三者之间,副作用比长效小,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类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抗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移植治疗等治疗。

03

长效糖皮质激素

作用时间约为36~54h,多含“米松”二字,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

特点: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抗过敏、封闭等首选。但对HPA轴抑制明显,不适宜长疗程用药,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

因此,短效激素临床上主要用其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中效激素主要用于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是泼尼松。肝功能不良时选用泼尼松龙,如需静脉给药选用则选用甲泼尼龙;长效激素的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HPA轴的抑制较严重,只作为临时性用药。

TIPS:

如果药品中出现“泼”、“尼”、“松”、“奈德”等字眼,可能会含有糖皮质激素成份,请遵医嘱使用。

小心为上的局部用药

糖皮质激素的全身用药(口服或静脉滴注),很多人已经知晓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明白“慎用、中低剂量和短程”等原则,但是往往忽视局部用药(如鼻用、吸入和涂抹),认为副作用微乎其微而麻痹大意。

鼻用的糖皮质激素

激素喷鼻剂是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的一线首选用药,具有明显的局部抗炎、减轻水肿的作用,可促使病变的鼻黏膜恢复至正常,对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等鼻部症状也有显著改善作用。

常用的激素喷鼻剂有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鼻喷剂或丙酸氟替卡松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使用年龄不同(括号内为最小使用年龄):雷诺考特(6岁)、内舒拿(3岁)和辅舒良(12岁)。

喷鼻剂中激素含量是以微克计的,用药量大约相当于口服或注射每次用药量的1%,药物在局部发挥作用时,又只有很少的剂量被全身吸收,因而其对全身产生的副作用很少。

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没有副作用,有少数患者长期应用可能出现鼻腔干燥、鼻出血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建议咨询医生,可以通过配合正确的喷药方法,控制剂量和使用疗程等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最小副反应。

使用激素喷鼻剂的时候,要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1

随意停药:

鼻用激素一般在几个小时后起效,但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达到最大疗效,通常需要坚持用药2~4周后复查;

2

随意减量:

首次治疗剂量一般是该年龄段的最大推荐剂量,一旦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才逐步减少剂量或使用次数,直至维持剂量;

3

无规律地间断用药:

对于确诊的疾病,临床一般遵循连续给药的治疗原则。除非特殊情况(如需要接触已知过敏原),才按需使用;

4

随意加量:

用药以后症状明显改善,即使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也不可随意增加用药次数或剂量,以避免出现副作用。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慢性气道炎症安全有效的药物。目前,主要吸入给药方法包括压力型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吸入等。后者主要利用气体射流、振动等原理,将药物转换成气溶胶形式并随呼吸气流进入呼吸道。

它是目前应对哮喘的首选药物,可以显著减轻症状并降低未来风险。在过敏性咳嗽的急性发作期,也可以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

吸入用药能迅速直接作用于气道,使用剂量仅为全身使用激素的几十分之一,所以能有效降低口服或静脉给药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

临床常用的吸入激素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它们的药理特性比较见下图。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口咽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中,不管是定量吸入气雾剂还是干粉吸入剂,用药后都需要漱口。但是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为什么要漱口?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比较方便,但是要求患者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时,需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屏气片刻,然后缓慢呼气,故会有部分药物沉积在口腔,这些沉积在口腔的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局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念珠菌性口腔炎和咽喉炎等局部真菌感染,以及口腔内小血肿、局部刺激感、口周皮炎等,所以建议患者吸入药物后要用清水深度漱口,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皮肤病的主要化学药物,已经应用50多年,对于很多皮肤病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可以分为许多级别。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是4级分类法,将其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类。

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适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50 g;连续用药不应超过2~3周;尽量不用于 < 12岁儿童;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

中效激素适合轻中度皮损,可以连续应用4~6周;< 12岁儿童连续使用尽量不超过2周;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

弱效激素适用于轻度及中度皮损(包括儿童皮肤病、面部和皮肤柔嫩部位),可以短时较大面积使用,必要时可以长期使用。

糖皮质激素有明确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及抗增生作用,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局部感染、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色素改变、激素依赖性皮炎等。

临床上,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多为长期或不规律涂抹糖皮质激素外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外用药物使原发皮肤疾病消失后,停药后又出现炎症性皮肤损害,需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并逐渐加重的一种皮炎。

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机制是由于长期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抑制了表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使角质层细胞减少及功能异常,破坏了表皮屏障,降低了角质含水量。从而,诱发一连串的炎性反应。

一旦发生激素依赖性皮炎,需要立即停用一切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加强抗炎。

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治疗进展完成,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关于糖皮质激素,不能盲目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既要让激素成为治疗疾病的一剂良药,又要能及时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