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区更新·谈|上海微更新调研:前期多元参与,后期维护不足
“行走上海2016——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让“社区微更新”一词在上海流行起来,该计划由上海国土规划局发起,改造对象是由政府托管的老旧小区中没有明确管理主体的公共空间部分。我们以 “行走计划”的22个市试点项目为基础,走访了9个行政区的14个社区,并跟进了其中的9个,后又选择了4个热门的社区改造,最终选定13个改造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2018年5月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
13个调研试点项目表我们首先对微更新的效果进行评估。在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治理主体、规划资源、认知意象三个方面进行拓展。
首先从治理主体出发,明确人与人的联系:社区微更新的整个对话平台由政府帮忙搭建,同时,街道办、居委会、社区规划师、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产生互动以实现社区的治理创新。这包括“相关政策的出台”、“资金出口的落实”、“居民大会的召开次数”、“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四个评价指标。
社区微更新参与主体其次从规划资源出发,强调人与空间的联系:社区微更新的空间由规划调控而来,需要政府明确哪部分空间可以改造,并规定空间的性质,再通过规划让公共空间参与到微更新中。这包括“空间的使用率”与“后续管理的责任主体”两个评价指标。
最后从认知意象出发,连接新空间与旧空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明确了人们对空间主观认知的重要性,而这种感知需要通过空间的连续性来传达。这包括“空间改造的范围”、“原有特征的保留”、“时代元素”三个评价指标。
根据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的综合评估,我们对人与人、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三个维度设置0分、1分、2分、3分四个档次,分数越高意味着微更新完成的效果越好。
13个微更新项目的对接机制表现情况。注:为了方便观察,重叠的点之间增加了0.1分的差距。由上图可以看到,在人与人的对接上,超过60%的项目都拿到了满分,个别项目由于居委会和居民的互动还不够好。不过可以说明,微更新在自上而下推进过程中,比较注重多元主体互动。
而在人与空间的对接上,大部分项目完成得较差,超过30%的项目为0分,很多微更新成果在后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护。
在空间与空间的对接上,项目总体表现比较平均,其中有几个社区做得比较出色,兼顾了美观性与实用性。
以下将选取更新效果不显著的2个案例和较为出色的3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微更新效果不显著案例
1、中心花园改造项目
在这个案例中,居委会出于小区设施老化的原因向上级街道申报实施微更新项目,而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为:
首先,居委会与居民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小区内更新的健身项目虽然符合市民健身标准,但小区内主要居民为老年人,而且器材老化,难以使用。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居委会未能给居民满意的答复,甚至以“不是专门给你们设计的运动器材”这样的理由回复,这种沟通不畅导致居民满意度不高。
其次,后续管理混乱,中心花园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无人打理”。中心花园中专门给孩子们改造的“百草园”生态环境不好,水塘中的水没能做到勤换,招来太多飞虫,花园中垃圾遍地,宠物排泄物随处可见。由于没有做到短期的植物更新,导致花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呈现出荒凉颓败的景象。
对此居委会给出的回答是“每一季都要换新的植物,这一季刚刚没了,我们要等着换下一季节的植物”,可见后续管理的缺乏,导致微更新项目的实施成果难以长期维持。
脏乱的“虫箱”2、绿地与广场改造项目
某老旧小区的改造重点对象为中心绿地、健身广场两片区域,用地面积各约1300平方米。经调查发现,中心绿地现状植被过于茂密,导致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广场内部健身器械陈旧破损,路面也损坏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见没有根据社区空间的地理特征及环境进行改造,空间的功能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然而,在发布“行走上海2017——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后,街道办并未与小区居委进行良好的沟通,资金迟迟未到位,导致项目中许多计划尚未进入实质性部署阶段,某位受访居民说“听说过微更新,但感觉一直没有动静”。
同时,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欠缺,不知居民真正的需求,小区内部有一万户居民,仅仅更新中心广场,很多居民表示漠不关心,尤其是位于小区边缘的居民,“我觉得中心绿地太远了,平时都懒得去”。政府与居委会、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对接问题,导致小区微更新陷入困境。
破损的路面从这两个项目可以看出,主要问题是没有有效落实治理对象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即改造空间的边界不确定,哪些地方要改、改造的范围没有弄清楚,改造过程的效率和改造后的空间使用率普遍较低。治理主体缺位,互相推诿责任,资金出口不明晰,导致相关的微更新活动难以推进下去,后续项目无人管理,改造成果难以维持。
微更新效果显著案例
1、“人与人”对接良好——“创智农园”
“创智农园”在各个主体对接方面做得较好,项目的成功正是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政府发起倡导,搭建平台。杨浦区区政府力求落实“社区微更新”的方案,向合作治理政府的角色转型,将“创智农园”的绿地营造和公共服务的权限授予一个社会组织——“四叶草堂”,并聘请同济大学的专业社区规划设计师提供学术指导与帮助。
企业机构提供资金帮助,承担社会责任。地产企业出资200万,对创智天地的一块废地进行改造。从商业角度看,支持专业人士将其改造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这有利于相关地产的升值。此外也促进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居委会发挥桥梁作用,大力宣传并促进政策落地,帮助协调规划师与居民的关系。居委会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比如张贴海报、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等措施,帮助“创智农园”落地生根。
专业规划师设计并改造空间,积极动员居民参与活动。通过认领绿植,开辟一米菜园,家庭厨房等活动,拉近与小孩子的距离来带动成年人的积极性,形成了居民之间的邻里互动。
社会组织提供相关服务,并进行后续的维修管理。“四叶草堂”是一个社区花园改造的专业组织,在创造性活动中激活空间更新与社会治理。同时依托周边的高校资源,吸引了一大批关注教育的学生与家长,进而动员了更多居民投身于社区治理中。
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增强邻里关系。“创智农园”在后期发展中,时常举办各种关于社区治理的活动,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5岁的小孩都报名参与。一位62岁的受访者表示:“跟我一起跳广场舞的朋友让我也带着孙子去参加那个种花的活动,小孩子喜欢嘛,我们老年人就坐在一起喝喝茶啦,聊聊天啦,也很有意思的。”
居民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对接机制,无论是老年人自发形成的广场舞组织,还是中年人互动较多的妈妈团、青年人热爱的夜跑团,他们以组织形式与其他主体交流沟通时,发声更有力明确,需求更容易被落实。
“创智农园”讨论会现场2、“人与空间”对接良好——开鲁一村凉亭
开鲁一村的凉亭改造在人与空间的联系方面做得十分出色,通过空间里举办的活动增强居民与空间的情感联系,让居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更加突出。
开鲁一村原有的凉亭房顶为金属材质,亭内可供居民落座的位置不多且未设置靠背。微更新项目将亭子翻新成木亭子,拓宽了原有的空间。此外,居委会在亭内组织了许多活动,如义务理发、养生泡脚等。这些活动让社区庭院升级成了居民客厅,居民们把这里当作是与邻居朋友生活的地方,平时也会一起主动打扫。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居委会还组织了命名凉亭的活动,经过线上线下投票,在30多个名字中选出了“开馨亭”这个名字。命名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出生”,居委会希望通过命名给居民们传递一种信息——这是他们的凉亭。
以往很多社区的公共空间资源损耗速度快,很大一个原因是居民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维护社区空间的义务。
由于开鲁一村从2013年起就开始培育自组织楼组,例如幸福楼组、健康楼组等,一栋楼的居民常常一同出游、办讲座、装饰楼道环境,人与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居民对公共空间的维护也产生了明确的义务意识。
居委会先通过帮助策划、积极动员、有效激励等,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后期的物理空间改造上,又通过组织活动让居民们接受空间、享受并共同参与整个改造过程,还在后期维护空间、升级空间功能。
3、“空间与空间”对接良好——爱民弄
社区空间格局改造方面,爱民弄实现了新旧空间的更替与对接。
爱民弄主要为一段狭窄的上海老弄堂,周围以居民住宅为主,空间较为拥挤,好多设施年久失修,但也具有意蕴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经调研发现,这次改造主要体现在水池与绿化带,极大改善了社区环境,改造成果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爱民弄虽然地处上海闹市区,但未进行商业化开发,此次更新保持了老弄堂的风貌,生活气息依然浓厚。接受采访的杂货店店主表示“现在环境好多了,街坊邻居上我这边来买东西也方便了,甚至还有外边人进来。以前进门就想走的,现在还会进去转转”。弄堂居民也对此次改造表达赞赏:“跟邻居说话方便了,晚上坐门口的凳子上说说话”、“水池子没以前那么乱了,电瓶车自行车停得规矩了”。爱民弄的更新尊重原有公共空间的物理特征,做到了因地制宜的改造。
在改造前期,爱民弄成立了一个由专业设计师、政府代表、居委会代表、居民代表等多方组成的评审团队,充分协调了各方利益;改造过程中,居委会提出了绿化包产到户的创新制度,调动了居民的参与度。居民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绿化,参与社区自组织活动,有效完成了空间的持续性利用,实现了空间与空间的良好对接。
改造好的水池总结
通过对一系列微更新项目成果的评估,小组总结出一套可以复制推广的社区微更新经验:
营造美好的城市生活,需要城市中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通过不断的尝试与磨合,摸索出一条创新治理的新出路。这个过程中,冲突与失望在所难免,但营造美好的生活的确需要耐心。(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本科生,指导教师为孙哲)
关于“社区更新观察团”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发起的“社区更新观察团”,希望把积极从事社区更新实践,想要一起完善社区的人们集合起来,一起观察,一起漫步,一起讨论。“社区更新观察团”将对上海五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更新实践深入考察;相关实践者将以“城市漫步”的形式,分享在地经验,并与关注社区议题的更多人,在 “空间正义”与“社区赋权”的框架之下,共同探讨社区的未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