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香港监警会报告:示威变质暴力,“8·31打死人”等属谣言

苏万明/新华社
2020-05-16 06:15
港台来信 >
字号

香港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监警会)5月15日发表“关于2019年6月起《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引发的大型公众活动及相关的警方行动”专题审视报告。报告指出,示威活动由最初的和平游行及公众集会演变、变质为激进的街头暴力示威,所谓香港警方去年8月31日在太子站打死示威者等多个传言实为谣言。

报告共16个章节,详尽记录了过去多月的大型公众活动,收集了相关的事实,并履行监警会职能,监察投诉警察课正在进行的投诉个案调查工作,以及以前瞻角度作出一系列观察和建议。

监警会主席梁定邦说:“这份报告规模之庞大、复杂程度之深,可谓前所未有,也是监警会首度在两层架构投诉警察制度下,在警方作出全面调查前便开展审视工作。”

报告指出,从2019年6月9日至2020年3月间的大型公众活动有以下特征:游行后发生暴力示威的频密度增加;暴力程度升级及早期恐怖主义萌芽;广泛毁坏及破坏公共及私人财产,并对经济造成长远破坏;“私了”行为导致一名男子死亡及多名市民由于意见不同而遭殴打。

“示威活动在过去十个月已经变质,由最初的和平游行及公众集会演变为激进的街头暴力示威。”梁定邦说。

报告认为,虽然示威活动被部分传媒及学者形容为“无大台”(无主要组织者),但每次暴力示威活动,都显示了不同形式的组织性,例如示威策略的协调、大量汽油弹的制造和使用、设计相若的防毒面具以及大量激光笔的供应等。

报告指出,互联网是示威活动持续及不断升级的推动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传播宣传资料、仇视警方的讯息以及其他无根据的谣言,动员示威者参与示威活动、进行暴力行为及对警务人员及其家属“起底”。

报告详细澄清了投诉个案众多、受到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包括2019年6月9日、6月12日、7月1日、7月21日(元朗事件)、8月11日(葵芳站及太古站事件)及8月31日(太子站事件),以及大型公众活动期间的警员身份识别以及新屋岭扣留中心的拘留安排。

关于警方的武力使用,监警会审视了当前相关法则、《警察通例》和《程序手册》,并与海外地区的做法进行基准比较研究。在警员身份识别方面,监警会委托英国基尔大学的独立学者就相关的国际惯例进行研究。监警会还委托伦敦大学学院就警务人员的观感进行调查研究,并委托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的独立学者,就示威者和公众人士对事件的观感进行调查研究。

报告认为,收集的事实表明,警方在过去多月处理示威活动时使用武力,是为应对示威者的非法行动,以及遭暴力示威者袭击时保护自己及他人。对于去年7月21日元朗事件,没有有信服力的证据表明警黑勾结;所谓8月31日警方在太子站杀死人然后掩盖,也是不实传言;10月1日警方开枪事件,也经警方管理层作出检视,并无违规等等。

“过去十个月暴力伴随的示威活动已将香港经济推向险境。新冠肺炎疫情更令经济雪上加霜。香港也失去一个得来不易的美誉,不再是为人称颂的安全城市。”梁定邦说,随着疫情的暴发,在暴力岁月中明显缺乏的仁爱关怀及社区合作再度出现。只要大家同心协力,香港必定可以缔造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未来。

(原题为《香港监警会发布调查报告:示威活动变质为街头暴力 “8·31打死人”等纯属谣言》)

    责任编辑:王晓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