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生智库 | 中外垃圾源头分类比较研究
原创 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民生智库
近年来,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成为我国城乡垃圾处理系统升级的重要牵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和社会文明促进的重要载体。继上海市开展垃圾分类行动之后,2020年5月1日,北京市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更是把垃圾分类这一热点话题拉入大众视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在源头执行垃圾分类再度成为当下北京市民尤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将通过列举北京市、上海市、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中外垃圾源头分类模式,通过分析比较,提炼出可学习和借鉴的相关经验,同时帮助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垃圾源头分类工作应如何在生活中执行。
中外垃圾源头分类现状
1、北京市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大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发展历程相对缓慢。在经历了最初的“萌芽”阶段、“试点”阶段,如今生活垃圾分类已逐渐步入“强制”阶段。自2000年起,北京市就计划每年花费近2000万元用于垃圾分类治理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2019年 11 月 27 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修订的主要目标就在于促进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施行。2020年5月1日,该条例正式执行标志着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将正式步入法制化、常态化、系统化的轨道。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除了需要政府各部门相互配合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民众在源头做好分类工作。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例如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接受程度不高,旧习惯难以改变等因素,有学者曾提出,在我国实行垃圾分类政策需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更显著的效果。因此,北京市政府在此次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时并未追求一步到位的细化垃圾分类,而是充分考虑到其可行性,将垃圾分类在源头上尽量简化,并在政策推行上采取柔化方式。
制图:琚理目前,北京市将垃圾分类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等。可回收物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有害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废电池 (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 废荧光灯管 (日光灯管、节能灯等), 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其他垃圾包括除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以及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垃圾分类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在民众建立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的初期,政府部门将此次制定条例的重点放在了分类,而未要求民众进行垃圾清洗等额外的处理措施。相对于北京市,其他垃圾分类政策已施行多年的国家和地区对垃圾分类制定了更细化和深化的标准与要求。
2、上海市
上海市是我国开展垃圾分类比较早的特大型城市。目前,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上海市将垃圾分类的工作重点放在分类上,并未涉及到民众在投放前如何处理的细节。
图片来自网络上海市生活垃圾实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四个分类标准。可回收物对于民众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即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资源,以废纸、非金属、塑料产品为主。有害垃圾主要是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湿垃圾主要看其是否易腐烂、易粉碎。排除了以上三种后,其余物品都可扔入干垃圾桶。当民众发现有混淆模糊不能准确判断类别的垃圾时,也可以扔进干垃圾桶中。
另外,上海市政府鼓励各单位和居住小区根据区域内再生资源体系发展程度,对可回收物细化分类。
3、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垃圾分类施行的效果经过多年来不断地深化和改革,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效。台湾垃圾分类过程中,非常强调资源的可回收利用,政府对可回收物实行强制性回收。通过多种类、细分类的资源回收,提高资源回收率。
图片来自网络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可分为一般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瓶,各种玻璃罐,纸质饮料盒、铝铁和泡沫塑料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包括生垃圾、熟垃圾,即用于堆肥和喂猪的两种垃圾。此外,台湾城市和乡村的街头都有很多“旧衣捐赠箱”。这些回收箱大多是由“慈济”这样的宗教团体或社会福利机构放置。民众可将家中的旧衣服清洗干净后投入其中。慈善团体会定期收取,再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群或地区。
台湾地区的垃圾回收需将垃圾按要求整理好再投放。如民众需将饮料和牛奶盒这类可回收物品内的饮料、牛奶倒掉,清理干净盒子,牛奶盒也要压扁成片状,塑料饮料瓶则需挤成一团后再投放。虽增添了丢弃垃圾的步骤,但可以让可回收物更清洁,同时节省空间。对于厨余垃圾,台湾很多家庭都将其直接放在厨余桶内回收。如放在袋中,民众需先将袋子戳破再倒入社区的厨余回收桶。而那些回收价值并不高的垃圾,比如小的酸奶盒、塑料袋、便当盒等,民众可自行选择作为一般垃圾还是可回收垃圾处理。如作为可回收垃圾处理,也需清洗干净。
4、日本
日本号称世界上垃圾分类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分类以“精细”著称。日本的垃圾在源头分类时可大致划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有害垃圾、资源类垃圾这5大类。在此基础上,各类垃圾又可细分许多子类。例如资源垃圾分可分为矿泉水瓶、玻璃瓶、纸、铝罐、铁罐等。
图片来自网络除对垃圾进行细分之外,在日本,有些地区还规定民众需将垃圾处理后才可投放。例如:厨房内的垃圾,需将其中的水完全滤去;纸尿布,需先将污物冲到便器内,再揉成小团,以避免其影响卫生;硬纸板类,需将其折好,用纸绳捆成十字形等。
5、韩国
韩国主要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即可回收垃圾、食物垃圾、大型废弃物垃圾,以及一般垃圾。针对不同种类的垃圾,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进行收集。
图片来自网络食物类垃圾包括蔬菜类、水果类、谷类、肉类、鱼贝类、蛋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纸类、衣服类、玻璃瓶类、金属类、塑料及塑胶类、日光灯类、电池类等。大型废弃物是指不能放在标准垃圾袋中的生活垃圾,主要是指家具和家用电器,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煤气灶、电扇等。一般生活垃圾指除上述三类之外的垃圾。
对于民众在垃圾源头上的处理,韩国也有一定的细化要求。例如:民众家周围特定的回收箱,可以投放衣服、鞋子、书包等,但不可以投放棉被、枕头、行李箱、坐垫之类的垃圾。如民众不想将这类废弃品投放至特定回收箱,也可将它们直接装在垃圾袋里和一般垃圾一样丢弃,但在丢弃前需将其压缩后捆起来,且保持干燥。
对于食物垃圾,韩国民众在投放时不能将皮、籽、毛、骨、刺、壳、内脏等不属于食物类垃圾,投放至食物垃圾箱,而应将这些垃圾归入一般垃圾。民众还需注意把食物类垃圾的水分过滤掉,才可投放。此外,盛放食物类垃圾的塑料袋等器具不能扔到食物类垃圾收集箱里。民众需将二者分离,即把食物类垃圾倒入食物类垃圾收集箱,把塑料袋放入已沾染食物的塑料袋收集箱,而不是一般的塑料类回收箱。
大型废物垃圾在废弃之前,民众需先通知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第二天检查,贴上标签,收取费用,然后由地方相关部门收走。不同地区、不同物品收取不同的费用。这种做法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提供资金支持,有效减少了电子垃圾的二次污染。
6、新加坡
被称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也是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好的亚洲国家之一。在分类源头上,新加坡政府主张将垃圾分为两大类,包括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投放至蓝色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投放至绿色垃圾桶。其中,投放于蓝色垃圾桶的可回收垃圾再被细分为4类,并分别粘贴上醒目标识:蓝色代表塑料品、绿色代表纸质品、红色代表玻璃制品、黄色代表金属用品。大件可回收物品以及动物尸体等特殊垃圾需民众申报相关单位,由单位处理。民众在扔垃圾时,必须对号入座地扔进相应垃圾桶。
图片来自网络值得一提的是,为不给民众因垃圾分类过细增加相应负担,新加坡政府在提倡垃圾分类投放同时,还注重减少垃圾产生的源头,如减少过度包装等,并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回收利用上下功夫。
中外垃圾分类的经验总结
对比中外在垃圾源头分类细致的处理做法,可以发现,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内地地区仍把工作重点放在垃圾分类的阶段,并未延伸至细化民众垃圾处理规范的阶段。在此,民生智库总结梳理中外在垃圾源头分类上可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具体内容如下:
1、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从以上内容中不难发现,政府在垃圾源头分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主导角色。首先, 作为领导者,政府部门除了从广义上制定垃圾源头分类政策,还应细化垃圾分类源头的处理细则。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对可回收垃圾(如塑料空瓶、奶盒等)实行民众在家统一清洗后,再投放的原则。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减少可回收物后续处理步骤和难度。在减少垃圾废弃物后续处理费用同时,大大提升垃圾循环再利用的效率。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规定,装盛厨余垃圾的塑料袋不可投放至厨余桶。如想投放至可回收桶,民众需提前将垃圾袋进行清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减少食物对其他垃圾造成污染,也方便处理厨余垃圾,减少二次分拣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
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以达到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目的,即最大限度减少垃圾最终产生量。新加坡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行垃圾分类细化回收和减少过度包装并行的政策,实现减少垃圾总产生量的目标。
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效仿相关模式,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提出从源头处减少垃圾产生量的具体政策要求,也出台了相关的民众垃圾投放指导。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执行,可以收到积极的效果。
2、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需社会各部门协同合作。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作为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应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在台湾地区,各个社区都设置了旧衣回收箱。这些回收箱一般由社会福利团体运作,即民众将旧衣物书包等物品投放至回收箱后,由慈善团体的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收集,并统一送至有需要的弱势群体。这样做可以促进可用资源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减少垃圾处理量和费用。目前,大陆地区的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参与垃圾分类二手物回收还不普遍,未来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团体可以参与到此项工作中。
3、市民严格执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制度
民众是进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实施主体,垃圾源头分类工作离不开民众的支持与配合。纵观中外的垃圾源头分类,民众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例如民众按照政府要求投放垃圾,并在分类投放同时做好细节性工作,将厨余垃圾沥水、饮料瓶清洗压缩后投放。从而使产生的生活垃圾更大限度被利用,减少垃圾处理费用。目前大陆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民众对垃圾源头分类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使当下垃圾源头分类工作在执行中会遇到一定阻碍。通过长时间的宣传教育,民众对垃圾源头分类的认识可以有所改善,接受程度和自觉配合度也将大大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垃圾源头分类工作施行多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更细化的处理要求,并在不断运行中逐渐演化出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
北京市自今年5月1日施行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分类工作已逐渐步入轨道。不同于上海市垃圾分类施行时的状态,此次北京市施行的垃圾分类工作被定位于“柔性”政策,意在循序推进。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避免垃圾分类过于繁琐,给民众带来抵触情绪、造成分类困难等问题,并未在垃圾处理细节上过多要求。以上海市外的垃圾源头处理成功经验将会在时机相对成熟时,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并逐渐施行。
目前北京市各大社区已悄然设置了旧衣物回收箱,各个行业协会也号召各行业在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如餐饮部门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等一系列相关措施。这一系列举措都将助力于北京市后续的垃圾分类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北京垃圾分类走进新时代[N].北京日报.2019-11-29(004)
[2]民生智库.国内外垃圾分类经验研究汇编.2020.5
[3]王大骐 马李灵珊.垃圾分类在国外[J].晚报文萃,2010(2):14-15.
[4]未知.分析韩国的垃圾分类情况DB/OL.https://new.qq.com/omn/20180316/20180316B0FC05.html
注: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END——
往期精选
关于我们
民生智库是中国最早专注于公共事务领域的社会研究智库,也是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合作智库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退出评估唯一社会智库,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委托单位,拥有国内唯一专注于民生领域的大数据研究院。
智库秉持“真实社情民意、权威评估咨询”宗旨,以“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己任,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破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我国政府提供政策决策依据和咨询建议,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在公共事务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原标题:《民生智库 | 中外垃圾源头分类比较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