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叶永烈:《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男神走了

2020-05-15 20: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河西 新民周刊

如今,斯人已去,他留下的大量作品,虽然非常畅销,但似乎还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这些纪实文学和科普文学作品,都是中国历史最好的见证,值得后来者认真的阅读和研究。

文 | 河西

2020年5月15日上午,与病魔抗争多年的著名作家叶永烈在长海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0岁。

叶永烈的名字想来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中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前段时间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000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出了19 本,500万字。”

从20岁开始写作,到生命的尽头,叶永烈留下了逾3000万字的作品。说他著作等身,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和传统的纯文学作家不同,叶永烈左手科普,右手纪实,两手都硬,以至于有一些对叶永烈不很熟悉的读者会误以为存在着两个同名同姓的作家都叫叶永烈,只是一个写科普,一个写纪实,殊不知这不过是一个叶永烈的“两面”而已。

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他的父亲叶志超曾任温州一家银行行长和当地医院院长。叶永烈11岁就开始发表诗作,中学时期写了近千首诗。可是,同时,他的理科也很强,195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文学是他的兴趣,而科学又是他的专业,这为他之后创作科普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在北京大学读大四(六年制)的叶永烈完成了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叶永烈回忆说:“那时科幻小说的创作交流环境很闭塞,我当时几乎没有读到世界科幻小说领域的名著,没有看过儒勒·凡尔纳、阿西莫夫的作品,只能找到一些苏联作家的并不出名的科幻小说。”此外,他当时喜欢看童话,比如《洋葱头历险记》《格列佛游记》等等,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而书中的那些“硬科技”,则主要来源于北大可以看到的众多最新的科技杂志。

“文革”结束以后,1978年,这部小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引起轰动,发行量达到惊人的300万册。50多年前,叶永烈就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预言了未来,他在书中写到的环幕立体电影、隐形眼镜、原子能气垫船等等高科技,在当时根本就是没影的事,而现在有许多都已成为了现实,不得不让人佩服叶永烈先生惊人的预测未来的想象力。

1996年,UT斯达康公司得到叶永烈先生的无偿授权,将“小灵通”命名为一类手机产品的称呼。一定有很多朋友对这款手机有印象,正是因为《小灵通漫游未来》巨大的影响力,斯达康公司才开发了这款产品,并且以“小灵通”来命名它。

叶永烈的另一大拳头产品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

追根溯源起来,这个《十万个为什么》的 名称是借用了 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伊林又是取自英国作家、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的一个诗句:“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 

1956年,中央发出“ 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后,作为当时仅有的两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之一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定响应中央的号召,出版一套适合儿童阅读的科普读物,1959年,他们就着手准备为高小、初中学生编一套自然科学“百科”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1970年6月起,对以前所出十四册再一次进行了修订,并增编了第十五至二十三册。

这套书对几代中国少年儿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令无数青少年从小热爱上了科学,长大后走上科技兴国之路。由于这套书一开始并没有注明作者,所以起初并不为很多人知道,为这套书撰写了大量文章的作者,其实是叶永烈。

其时,他还在北京大学读书。因为读的是化学专业,他就开始用文学笔调去描述化学。很偶然的机会,他读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科普读物《塑料的一家》。他想,我学的是化学,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既然可以有“塑料的一家”,为什么不能有“碳的一家”呢?就这样,他花了半个多月完成了《碳的一家》,寄给了少年儿童出版社。几个月后,他平生第一本书出版了。

也是凑巧,当时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曹燕芳正在编写《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曹燕芳觉得《碳的一家》文笔活泼,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文风相符,于是就邀请叶永烈参加写作。他就写了5个“为什么”寄去,经过短暂的磨合之后,《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175个“为什么”,叶永烈一个人就写了163个!

接着,叶永烈又为《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气象分册写了27篇,为农业分册写了89篇,为生理卫生分册写了43篇。就这样,叶永烈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本最初出5卷,共971个“为什么”,他写了三分之一。

虽然1980年代,他还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但实际上,1979年之后,他就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1979年,叶永烈到北京开会。严慰冰(陆定一夫人)的妹妹代表全国政协来找叶永烈,希望叶永烈写一写叶永烈的老师、北大副校长傅鹰先生。当时傅鹰先生刚去世,叶永烈很乐意去写他。叶永烈回到北大进行采访。

也就在这一年,《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先后在头版头条或显要位置发表文章,称赞叶永烈在逆境中坚持创作,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非常关心叶永烈的生活和创作,叶永烈获得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他终于告别了那住了15年的12平方米的蜗居小屋。拿到房门钥匙之后,他的妻子先把一本出版不久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放进了新居。

她说:“我们家第一个住进新房子的是‘小灵通’!”

方毅接见叶永烈

这种创作形式成为叶永烈日后纪实文学的常态,即在大量采访和查阅档案的基础上创作,而他书写的这些人,大多是与中国当代历史进程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比如:毛泽东及其秘书、陈伯达、傅雷、马思聪、葛佩琦等等,成为了解那段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叶永烈选择传主,有三原则:

一是知名度高而透明度差;

二是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

三是没人写过(或者即使有人写过,写得浅或者写得不好)。

从1980年代开始,他一个个去找这些当事人做采访,如果晚一点的话恐怕很多人已经过世。一般人和这些“传主”根本连一面之缘的机遇都没有,叶永烈就有通天之力,可以轻松拿下他们,获得大量独家的珍贵口述史料,这和他在圈内的良好口碑是分不开的,很多人,都成为了他的朋友。

比如陈云的夫人于若木与叶永烈很早就相识,因而叶永烈获得了采访陈云的机会,采访的时候,叶永烈把问题交给陈云夫人,陈云夫人再去问陈云。

而胡乔木去世后,胡乔木的夫人甚至主动找到叶永烈,希望叶永烈来写一写胡乔木。她告诉叶永烈,胡乔木生前看过叶永烈写的《陈伯达传》并很欣赏。

在采访的过程中,他积累了大量的录音,都是第一手的资料。2014年3月,他全部捐献给上海图书馆,原来他录音都用的卡带,而上图将卡带全部转成光盘,利于保存。

如今,斯人已去,他留下的大量作品,虽然非常畅销,但似乎还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这些纪实文学和科普文学作品,都是中国历史最好的见证,值得后来者认真的阅读和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