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总理基金项目摸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四大成因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刁凡超 实习生 冯建悦
2020-05-15 14:56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今年受疫情影响在春节期间社会活动降低,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是出现了大规模重污染天气,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

5月15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超出环境容量50%以上的高强度的排放,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发布会上获悉,2000多名优秀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用时3年完成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即总理基金项目,摸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以PM2.5为特征的大气重污染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超出环境容量50%以上的高强度的排放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2+26”城市除了二氧化硫这一种污染物以外,其他的主要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都超出了环境容量的50%以上,排放强度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到五倍,并且在采暖季又增加了30%左右的排放量。另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存在着大量钢铁、焦化、玻璃等企业,主要生产工序是不可中断的,所以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大幅减排。

第二,最近几年气侯变暖的大背景造成了气象条件的趋于不利成为该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天气过程形成的重要诱因。在京津冀和周边地区是位于太行山东侧和燕山南侧半封闭的地形,属于弱风区,秋冬季经常出现“暖盖”现象,所以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积累。在当前污染物排放强度相对比较高的态势下,一旦出现相对比较长时间的高湿,极端条件的时候,整个区域环境容量会进一步减少一半以上,就会诱发大范围的重污染过程。

第三,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和VOCs造成大气氧化性偏强,这是重污染期间二次PM2.5浓度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监测结果表明,这个区域里PM2.5浓度和占比都在显著下降。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大气的氧化性总体上处于高位,并且重污染地区二次转化速率提升。

第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特征突出。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处于同一个空气流场当中,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是有非常明显的特征。重污染期间,污染物主要沿着西南、东南和偏东通道的向北京传输。区域传输的平均贡献可以达到45%,个别的污染过程里,甚至还会到70%左右。

“在春节期间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出现了重污染天气过程,实际上印证了上述的研究结果和研究的结论。”贺克斌表示,总体来看,区域污染物排放量虽然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仍然不足以抵消特定气象条件下环境容量的大幅度缩减,从而导致出现较长时间的重污染过程。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