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根:机器人应用时代来临,人和机器如何共存
文/陈根
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不断成熟使大量工业机器人出现在制造业的流水线上,这些24小时工作,却从事着高效率、高重复性操作的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何?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在经济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机器人与就业:来自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证据》的论文,研究显示,20世纪末21世纪初,每千名美国工人中增加1个机器人,全美就业人口比下降0.2%,工人的工资降低0.42%。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中每增加1个机器人,平均会取代3.3名工人。
两位研究人员使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收集的19个行业数据,结合美国人口普查局、经济分析局和劳工统计局提供的人口、就业、商业和工资数据进行模型分析。
他们发现,四大制造业使用的机器人数占全美总数的70%,分别是汽车制造(38%)、电子(15%)、塑料和化学工业(10%)和金属制造(7%)。
机器人的分布密度在地理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密歇根州是工作场所中机器人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汽车之城”底特律、州首府兰辛市和州中东部工业城市萨吉诺受到的就业影响最大。
通过横向对比,研究人员还发现,美国的机器人部署情况落后于欧洲。20世纪末21世纪初,美国引进新机器人的比例接近于每1000名工人对应增加1个机器人;但在欧洲,同时期内每1000名工人对应增加了1.6个机器人。
研究表明,机器人对收入不平等有直接影响。在制造业中,被机器人取代工作岗位的部分工人没有很多其他好的就业选择,使用机器人和行业自动化与蓝领工人收入下降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的确,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它将能够在极大范围内“取代”人类的工作,机器人提供的不仅是物理上的力,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光可以从事生产制造,也可以进行货运,销售一系列的工作,它不仅是机器,它是可以操控机器的机器。
在《我,机器人》这部电影中,机器人负责管理生产机器人的工厂,机器人负责质检、配送,整个过程甚至完全不需要人类的参与。
当机器人能够取代绝大部分生产制造,医疗服务,运输交通,零售,安保,会计等各行各业的工作之后,我们会做什么?当机器人的分布不均衡时,是否会加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又如何克服机器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若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压缩社会中间阶层 ,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不生反降,那机器人发展对人类的意义又是什么?人类的社会制度构建能否与机器文明协同发展,是我们在未来必将面临的境况。
技术的进步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但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必然要克服存在的阻力。我们该如何与机器文明共存,或许也是现在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要思考的问题。而对于当下全球的产业链而言,或许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不是哪个国家的替代与否,而真正对于制造业的挑战则来自于机器人时代的来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