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如何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何时恢复正常就医秩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会系列问答】
作为首都,北京在疫情防控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疫情防控方面,北京面临的压力非常广泛,既有境内的压力,也有来自境外的压力,因为北京与全国各地联系都非常紧密,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联系也非常紧密频繁,所以就北京的防控来说,须臾不能松懈、不能大意麻痹,必须要掌控好各方面的力量,必须要面对各方面可能的风险,把疫情防控工作能够抓细抓实。从1月19日到现在,大概可以把北京疫情的发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月19日—31日,这是北京病例输入的一个过程,主要是来自湖北和武汉方向输入的病例。
第二个阶段,这个时间段从2月1日—28日,输入病例和北京的本地传播并存。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境外的输入。在2月29日,北京出现了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所以疫情防控方面的矛盾从主要的来制止和预防北京本地病例和其他省市的输入病例转向到防控境外的输入病例。这段时间,持续到3月30日。
第四个阶段,从3月31日以后到现在,这期间出现了境外输入病例逐步减少的情况,防控工作进入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这样一个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信息:
一,从北京的病例来看,主要是输入性的病例为主。到现在,北京发现和报告了593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占到了377例,占了总病例数的64%,其中国内输入到北京的输入性病例有199例,境外输入到北京的病例达到了174例,这和首都在全国和全球的影响是密切关联的。回顾这几个月的疫情防控,北京是在全国相对比较早报告发现了境内输入北京的病例,同时也是比较早发现境外输入病例的城市,所以这都是北京疫情防控方面的一些特点。这一方面说明北京与全国其他城市,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联系比较紧密,同时也表明,北京医疗卫生系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发现疫情的敏感性方面是比较高的,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疫情的蛛丝马迹,并且进行诊断、进行报告。
北京在疫情防控初期有104所发热门诊,分布在二三级医院,应该说他们起到了非常好的“探头”和“预警机”的作用,所以前期的病例到后期的病例,很多都是通过发热门诊来发现的,这样就能够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所以也为疫情防控,特别是为后期提高治愈率、控制病亡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在1月中旬组建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的专家组,在2月中旬又专门针对危重症病例成立了重症救治的专家组,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李昂也是北京医疗救治专家组的成员,同时也参与了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到现在很多的重症病例都是在地坛医院经过李昂院长和他们的团队值守,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同时,像北京的佑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也都为救治重症病例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回顾疫情防控的过程,北京之所以能够迅速发现、迅速诊断,是因为较早的就培训了核酸检测方面的能力,在1月中旬全市17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已经具备了核酸检测的能力,而且比较早的就鼓励三级医院要率先探索核酸检测方面的服务项目的开展,到2月初北京市已经有一些三级甲等医院具备了核酸检测方面的能力,这对于早期快诊快检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北京的病例前后持续时间是比较长,从1月19日出现病例后,到4月15日,北京市才终止了连续出现病例的状况,从4月15日到现在25天的时间,整个战役拉的时间比较长,到现在仍然有16例患者集中在地坛医院进行救治,其中很多是3月份、4月份境外输入到北京的病例。
总的来看,北京的病例前期是输入型病例和北京本地的病例,后期是境外的输入病例,可以说经受了两个轮次的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的转化。
三、北京的病例当中老年人比较多,同时基础性疾病也比较多。1月下旬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比较多,北京是一个老龄人口比较多的城市,北京老年人在病例当中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据分析,北京593例确诊病例当中60岁以上的占了118例,60岁以上的这些病例平均的年龄是70岁,并且大部分患者都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甚至恶性肿瘤等等这些方面的基础疾病。前期,北京的新冠肺炎平均住院日大概是十几天,但是到后期,平均住院日已经达到了25天,这跟收治病例的年龄和基础疾病比较多都有很大的关系。
四、北京切实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从1月24日北京就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机制,一直持续到4月29日,在一级响应状态下工作的时间也比较长。到4月30日,从一级调为二级,市里也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小组,实现了央地和军地的协同作战。在推进属地化的协调联动方面,北京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特别是发挥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各位媒体记者生活在北京,肯定会对自己小区的社区防控印象尤为深刻,之所以小区的管理能够做得这么细致,这跟大量的志愿者、干部、群众下沉到社区自愿参与疫情防控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特别感谢广大社区群众,还有基层干部倾情的奉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才使得北京社区防控的工作相当扎实。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社区的老百姓才有了一个更加安全的社区环境。
另外,从2月下旬开始针对京外的输入病例比较多的情况,成立了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这个机制有很多中央部门共同参与,包括铁路、民航、移民局、海关等,为首都防控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北京在做好首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心系武汉、心系湖北,把支援武汉也作为自己的己任,按照国家的派遣,北京也有数支医疗队对武汉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可以说,北京一流的专家、一流的护理工作者、一流的社区工作者都到武汉贡献了自己的才智,也倾洒了自己的心血,与武汉人民一道打好了武汉保卫战,目前还有几名专家到现在仍然在参与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这也都是首都的职责所在。
02
北京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在抗疫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第一项任务就是预警分诊,也就是通过一种初筛的方式,把疑似的,比如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而且有流行病学史的这些病人,能够及时找出来、甄别出来,而且要由120专车转诊到大医院的发热门诊,这项工作叫做预检分诊。看似简单,但事实上十分重要,假设医务人员在排查过程中不认真、不细致,有一丝疏漏,这个疑似的病人一旦进入到机构内部,就会对机构内部的就医病人以及他的家人和医务人员带来感染的风险,所以这种影响和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三个多月过去了,其实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在做着这件事,无论是周六、周日、节假日,24小时不间断,所以守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个大门,确保患者就医的安全,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第二项任务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医务人员主要是通过电话方式,每天两次,连续14天,要通过电话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了解他的症状、体征,了解他健康方面的问题,其中也包括他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要对他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在14天的封闭式管理过程中,密切接触者所有健康方面的问题都由家庭医生团队来负责承担,假设他在这14天中出现了发热、呼吸道症状,家庭医生要负责联系120,把他转诊到大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假设他没有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也就是基础慢病的用药没有了,家庭医生还要派人去给他送到家里。假设他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家庭医生还要进行心理疏导。如果在这14天之内他一切健康,没有任何问题,14天一到,家庭医生还要给他出具解除医学观察的证明。在他所有封闭期的时间范围内,所有健康方面的问题都要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承担,给密切接触者人文的关怀,给他一切有关健康方面的呵护。
第三项任务就是健康教育。按照属地划分,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一共有12万人口,这其中包括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也包括小学、中学、幼儿园,还包括社区居民。在疫情期间不能聚集,如何给这么大的人群完成这项任务,德胜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科学的知识、技能给录制下来,录制成小视频,通过微博、微信、官方网站,通过街道、居委会主任的帮忙,把这些小视频传送到千家万户,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时领导班子决定,号召全体党员、团员、中层干部带头,用了短短三天时间,一共录制了21个小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长不是很长,只有2分钟,但是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是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产生了很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除此之外,像北京市初三、高三学生的复课,企事业、科研院所的复工复产,所有机构疫情防控方面的指导工作也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承担。
03
重启小汤山医院在北京疫情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小汤山医院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符号,因为17年以前小汤山医院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军民共同协作的一个成果。同时也创造了小汤山精神,这就是英勇无畏、科学求实、团结协作、吃苦奉献。17年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各方面专家的综合研判下,因为当时面临不确定性和未知,尽管北京有着非常丰富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但是也要做最艰难的打算。所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紧急商议,准备启用小汤山医院。但是小汤山医院需要进行修缮和改造,所以在1月23日就启动了小汤山医院的更新和改造方面的工作。
3月份以来,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上趋稳向好,但是当时北京面临的情况,2月29日时我们出现了第一例境外输入北京的病例,而且每天从北京口岸入境的旅客多达5000-8000人,国际航班高达30-40架次,而境外的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很多旅客也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的接触史,甚至有一些症状,所以在海关进行甄别筛查之后,有一些旅客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观察、医学检验检查。最初是安排在地坛医院,但是地坛医院既要承担大量的救治任务,同时又要承担巨量的筛查任务。
进行新冠肺炎诊断很重要的是要看CT的影像和核酸的检测结果,但是这两项最基本的化验和检查都是需要时间,所以当时地坛医院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因为这些从海关筛查完了的患者不可能马上从地坛医院转出,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2月底和3月份的时候,北京的天气还是比较寒冷,所以地坛医院尽其可能为大家提供一些过夜的中转性的服务,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在3月16日启用小汤山医院。
小汤山医院是完全按照传染病医院救治需要进行了新的规划设计,既能够完成一些门诊的检验筛查工作,同时也能够完成一些救治工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从市属的21家医院抽调了1000多名医护人员,增援小汤山医院,再加上小汤山医院自己的力量,组成了救治团队。从3月16日启用之后,顶住了单日高达400人次的筛查检验任务,这些旅客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明确诊断以后才能继续旅行,这段时间地坛医院和小汤山医院进行很好的配合,顶住了巨量的国际旅客筛查方面的压力。
从3月16日启用到4月28日最后一名患者出院,小汤山医院整体运行了44天,44天应该说完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发现了一些新冠肺炎的病例,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疑似的病例,累计筛查了2175人,报告的确诊病例54人,疑似病例27人,可以说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虽然小汤山医院是从各方面医院临时抽组的人员,但是迅速进入自己的岗位,适应各自的角色,并且还探索了一些新的服务方式。专门设了中医科病区,在这个病区主要使用中医药技术进行治疗,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现在来看,小汤山医院所有参与救治的患者,治疗效果相当稳定。另外,1千多名医护人员做到了零感染。对于从口岸送过来的这些国际旅客,也做到了零漏检,这些工作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小汤山医院成立于1958年,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希望小汤山医院未来继续在首都的医疗救治体系当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应该说现在的收治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拥有1600张床位的收治能力,能够应对比较多的门诊和就诊患者救治需要,未来能够和地坛医院、佑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形成很好的配合,在市级层面完成好定点医院救治方面的任务,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小汤山医院的学科既往优势和特长,今后要在比较擅长健康管理和康复医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壮大其他的专业,比如呼吸、心血管等综合专业救治能力的提升,同时小汤山医院在完成筛查救治的阶段性任务之后,正在考虑进一步提升小汤山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准备建立一个大型的实验室,未来小汤山医院还有可能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04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如何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防疫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北京疾控中心确实发挥了很强的专业作用,其中对整个社会面防控,包括各行各业的防控进行专业指导。这次针对这么大的疫情,也是北京疾控中心第一次那么大的规模、那么大的广泛性来参与这项工作。
第一,针对公众方面,北京疾控中心对公众要提出健康防护知识指引。在疫情初期,当时制定了健康教育和宣传方案。1月下旬,当时研判北京的社区、北京的集体单位,包括公共场所,有聚集性疫情的风险,根据研判和分析,在北京市疾控中心专门成立了社会防控组,也是以往重大疫情从来没有成立这样一个专业组。而且这个专业组是从疾控中心方方面面的专业领域,包括传染病防治,有消毒的,还有健康教育,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因为涉及的行业比较多,北京疾控中心组织了一个比较强的社会防控专家团队。除了每天分析形势,更多是查找社会面防控的薄弱环节,在分析研判时发现,很多老百姓当时是恐惧、焦虑、害怕这个疾病的,怎么动员社会力量来参与防控工作,包括企业、行业方面,他们在工作时怎么防控,根据当时发现的问题,教市民怎么戴口罩、怎么正确洗手,包括怎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安全的,还有公共场所聚集的情况怎么去防护等。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北京当时有一个较大规模的聚集性疫情,涉及到一个集体单位14名确诊病例,密接者197名,当时北京疾控中心在流调时发现,这个单位防控还是有漏洞,包括用工单位聘请了第三方物业公司管理,他重视了职工,却忽视了对保洁、保安的管理。通过调查,不但发现了人的感染,而且发现了他的物品、环境感染的特别多,北京疾控中心还对环境进行了采样,发现员工宿舍、公共卫生间、公共洗衣间,都检测到了病毒,集体单位这种聚集性疫情如果不好好防控,它的影响,包括对公众防控的信心,包括对复工复产,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北京疾控中心提出,对办公楼宇、科技园区,包括办公的大开间,怎么上班,怎么开好会,怎么防控疫情,就想做出一些指引。北京疾控中心提出了一个特别的理念,对每个病人一人一策,对企业是一企一策,对每个企业、每个单位是不同的,比较精准的防控理念,最大限度地降低集体单位,包括企业发生聚集性疫情。关心疾控中心网站的朋友们可以看到,在疾控中心官网上有我们定的30个防控指引,包括针对公众、针对企事业单位。还对接了北京市的17个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他们发布了47个行业指引。
第二,为了保证复工复产,精准对企业进行指导。随着疫情的发展,复工复产要恢复,生产秩序要恢复,但同时还要做好疫情防控。北京疾控中心专门制定了流行期间单位和部门制定防控方案的指导方案,主要是帮助企业、单位怎么制定防控方案,等于教会他们做防控方案,因为很多情况还是比较专业的。从这个层面,北京疾控中心积极调动全市的疾控力量,包括16个区的疾控力量,到企业、到辖区的单位进行相关的、具体的技术指导,同时对北京疾控中心提出的一企一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帮助他们整改,让他们按照规范的防控去做。到2月下旬,据统计,全北京市疾控系统共指导13228家企业单位制定了防控指引,向市复工复产组呈交了81份一企一策的指导报告,还对各行业,包括复工复产复商复学复游等等各方面企业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动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总体来说,北京疾控中心在这次防控中发挥了专业指导作用,但是北京的疫情还是不能麻痹大意,因为北京是首都,地位非常特殊,所以要更加警惕。疾控中心,作为前哨,一定会尽早发现潜在的感染隐患。目前北京还面临着境外和京外的风险,路相对来说要长一些,而且首都也要召开两会,大型活动,北京疾控中心有信心做好两会的公共卫生保障。
05
北京如何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何时恢复正常就医秩序?
常态化防控是中央提出的要求,是根据国内的疫情形势做出的判断。北京在推进常态化防控方面,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三防、四早、九严格。下面围绕着“三防、四早、九严格”来做一个简要的解释。
所谓的“三防”是指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这是三防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是要强化各方责任的落实,有政府、属地、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这是做好传染病防控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家都要尽到各方的责任,克服松懈、麻痹的思想,因为疫情防控到现在100多天了,处于一线防控的人员体力、精力都很疲惫,但是越是到这样的关键阶段,越是要保持这样一股劲头,而且要争取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防范麻痹思想是非常关键的。就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就是要对医疗卫生机构内的一些服务工作、管理工作抓得更细更严,特别是像住院患者的管理,还有门诊,尤其是急诊和发热门诊就诊者的筛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另外,北京在2月份的时候就提出了要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方面的16条措施,其中就有强化探视管理的内容,因为平时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是在疫情特别是传染病防控期间,这种开放系统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控,所以进出的人员的健康状态、人员数量等都要进行疫情防控方面的调整,甚至包括送餐服务、就餐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前,北京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诊疗服务,抓健康服务的推进,稳妥有序的适应居民对于日常诊疗服务方面的需求。此外,还要完善应急物资的储备。1月份的时候,疫情刚刚发生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急物资缺乏的情况,从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的角度,一定要把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做好。
对于“四早”来说,主要是以下的情况:首先是提高救治能力,也包括筛查和诊断能力要进一步提升。总体来说,境内的疫情现在还是比较平稳的,尽管有一些零星的病例,也有一些聚集性病例,但是比2、3月份,比1月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在这个时候,关键就是要抓人员素质、人员诊断治疗能力方面的提升,因为这是一个新的疾病,对于它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再就是要加强社区基层层面发热哨点的建设,因为老百姓自己去就诊很难知道到底得的什么病,如果与传染病疾病,特别是和新冠肺炎有关,有可能在就诊过程中传染给或者波及到更多的人员。最初做了一个测算,北京在密切接触者的人员数量方面也经历了从多到少的演变趋势,为什么最初的时候一个病例带出很多的密切接触者,8例、10例,甚至更多,但是到了后期,密切接触者反而少了一些,是因为大家都采取了健康防护的措施,比如戴口罩,起到了很好的人群保护方面的功效。现在北京市提出来要对社区的发热哨点进行规范化建设,各个医院的发热门诊也要进行标准化的改造,这些工作也已经在医疗卫生机构启动。
此外,要加强对到医疗机构就诊和住院人员的筛查,特别是流行病学的调查,大家如果现在到医疗机构就诊可以看到,有一些空间不够的医疗机构会把筛查工作延展到门诊楼之外,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传播的风险。刚才大家提到预检分诊方面的工作,都是实现“四早”的工作安排。
“九严格”主要是落实防控措施,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充实流行病学的调查队伍。我们专业方面的,传统上储备的流行病学的调查队伍大概是500-600人,但是为了应对更大疫情,北京在疫情防控期间又培训了接近30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一些监督所有公共卫生教育背景的也参与到流行病学的调查培训当中来,就是为了储备一支力量。对于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密接人员要加强健康观察和监测。对于外地进京就医的人员,也要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了解他们过去的旅行史、生活史和他们身体健康的状态。对于重点人群要进行核酸检测。在这里给大家报告,北京的核酸检测能力部署的比较早,刚才我提到,在1月中旬时全市17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具备了核酸检测能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最初北京诊断的疑似病例几乎没有,因为专家组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实验室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般在5-6小时就能够出核酸检测的阴阳结果,所以最初病例不多时基本上能够做到当天发现当天诊断。
当然,随着后续大家对于检测需求的提升,特别是提出了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这方面的要求,也为了促进复工复产,现在全市能够进行核酸检测的机构已经跃升到67所,在1月份的时候,每天的核酸检验检测能力不到2000份,而现在提升到48000份,所以每天可以支持48000份样本的实验室检测工作,这为推进“九严格”的举措也打下了实验室的基础。
对于推进诊疗服务的开展,北京市按照复工复产的总体要求,在2月下旬就逐步推进这方面有关工作。进入到3月份,各个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也在逐步恢复。2月份北京就推出了非急诊全面预约的服务,既是防止院感和适应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安排,同时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新的诊疗就医方式的一个探索,所以非急诊全面预约服务要长期坚持下去。对于一些不太习惯使用网络或者是手机的老年群体,仍然提供在门诊方面的一对一的志愿服务,给老年朋友一些必要的引导。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坚持一系列比较严格的办法,比如就诊时前后距离要坚持一米线,当时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提倡摘掉门帘,要促进医院内的通风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改善大家的就诊环境,也是为了促进诊疗服务尽早的开展。
经过对疫情防控方面的共同努力,五一之后北京地区二三级医院床位使用率已经恢复到平时70%左右的水平,总的病床使用率现在已经到了60-70%左右的床位占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量已经接近平时正常的诊疗服务情况,大概相当于往年80-90%左右的情况。另外,全市也有178所机构提供了体检服务,因为前期大家对体检还是有一些需求。
对于外地来京就诊的患者。第一,仍然坚持无论是京内还是京外的坚持非急诊全面预约服务,医患双方都应该对诊疗服务有一个事先的共同安排。第二,在推进预约制的同时还要坚持在门急诊测体温,要进行必要的筛查,要询问病史,要查看大家的健康绿码或者是行程方面的信息记录。
另外,要进行必要的核酸检测,现在对发热门诊和住院的患者是要进行核酸检测的。对于到北京来就诊的,除了来自于中高风险地区这些特定地区的人员之外,不再要求大家居家隔离或者集中观察14天,但是一定要有健康码,要坚持测体温等等,这些基本的要求要通过。第三,利用一些另外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服务,比如对口支援,还有网上的远程诊疗服务。2月份以来,疫情发生之后,互联网医院这个新生事物发展非常快,到现在北京地区的互联网医院已经发展到29所,大家有看病就医问诊方面的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的方式来进行。北京对河北、内蒙、山东、河南、青海、新疆、拉萨等地也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帮扶,北京地区累计96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其他省份的179所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援助,涵盖了55个专业科室,有很多的患者也可以在有北京医生的当地医疗机构获得这方面的服务。最近我们将给大家推出北京96所机构的名称和援助的其他省份179所医疗卫生机构的55个专业名称,届时大家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查询。开通了12345网上热线服务,还有互联网健康咨询平台,这些无论在疫情期间还是今后,都可以作为一种远程服务和看病就诊的选择方式,对首都卫生资源关心的朋友们可以选择使用。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
原标题:《北京如何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何时恢复正常就医秩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会系列问答】》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