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区更新·谈|社区公共空间要交还给居民运营
我是秋华,90后,福建大田人,大学刚毕业时,没有按爸妈的意愿回家乡做公务员,而是进入一家地产公司的基金会,成为一名社区从业者。去年我离开这个基金会,进入另一家地产公司工作。关于社区公共空间如何营造,我想分享一些社区一线工作的经历。
基金会与地产公司眼中的社区
对于基金会来说,社区是一个可进入,可以有所作为的场域。我曾工作的基金会的基本想法是,应该积极进入社区,理清社区中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社区中的居住和参与体验。
这个基金会的资金,一部分来自地产公司,一部分来自理事长的个人资源,他很有野心,想在社区里做一些具体改变。所以基金会偏理想主义,进入社区的动机源于兴趣,而兴趣衍生出项目,等到有了足够的资源,就能以非盈利的方式开展运作。
而地产公司眼中的社区,更像一个金融工具。地产不懂社区,但懂钱、懂运作,所以它进入社区的核心目的是运营,让这个社区变得更好卖。地产对于社区的“建设”,通常局限于给出一些观念和噱头,而不会去深耕,本质上是在贩卖对未来的想象。地产公司还会把自己的物业公司拆分,然后独立上市,所以不管是社区还是物业,都是地产公司获取稳定现金流的工具。
但与基金会相比,地产公司更有参与社区事务的优势。一方面,它拥有小区物业,可以协作建设社区;另一方面,地产是最早和居民接触的主体,很容易在社区里做成一些事情。
如何让居民下楼
从2014年毕业到2019年5月离职,我一直在基金会做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我们通过前期的调研、居民协商、设计、工程等一系列流程,考虑如何让居民从楼上下来,在公共空间里产生连接。
对于社区营造,我们的目标首先是把空间活化和运营起来,之后会把空间交还给居民做可持续的运营。
长沙某小区的公共书吧项目基本满足了我们的期望,垃圾房和室外杂物堆在改造之后,变成了户外活动空间和图书角。运营一段时间后,有的居民会捐钱赠书,晚上也开始有小朋友来做作业,还会有社区的居民来当辅导老师。总之,很多居民开始主动参与书吧空间的建设,让空间里的交流活跃起来。
在社区营造过程中,青少年通过前期的讨论和后期的参与共建,可以回归社区生活,关注社区变化。在一个项目中,一个高中女生的家人自愿贡献出一楼的一个仓库,我们将其变成了一个半开放的公共练舞房。改造后,这个女孩主动当队长,成立了小区青少年舞蹈队。
社区书院小志愿者整理图书。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社区的小木工体验课
户外空间的营造,比如,在空地做种植园为小朋友提供种植教学,也是吸引青少年参与的机会。而户外的空地总会有一些热爱跳舞的老人,就需要为他们建造专门的活动空地。比如另一个项目里,老年人组建的舞蹈队在社区举办的第一次烧烤节上亮相,他们自己准备了服装和跳舞节目。
社区的邻里饺子宴
社区内的信息通畅非常重要,而社区报是一个很好的实现途径。我们在全国很多小区都推广过社区报,它会告诉你最近可以参加哪些活动,贡献哪些资源,小区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上面还可以发布组队申请,比如找人一起上培训班。社区也可以通过小报广告位出租的方式,为之后的活动拉到周围培训机构、健身房的赞助。
社区报虽然打印粗糙,但包含了很多资讯,充满了人情味,可以迅速把小区的社会网络组织起来。这样的关系渠道规模小,但精准,对于居民来说,其中流通的信息有价值,也和生活需求十分契合。
如何运营
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完成后,要通过组织化的尝试和空间变现来实现运营。公共空间要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组织和社群,因为零散的个体不是活力的制造者,只有在关系网络中,公共空间的活力才可以最大限度被激发。
在管理层面,我们设置了负责人、财务、线上群组和协调管理员。在居民层面,我们会基于公共空间的不同功能成立一些小组,让居民基于兴趣各自形成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比如,在社区舞蹈队里,我们会设置领舞和分队长,再把大家纳入线上群组管理。这些相对组织化的公共空间组织者和参与者,才是社区公共空间真正的马达。
同时,组织内部的规则也非常重要。我之前理想化地尝试过用“世界咖啡馆”的形式来组织社区活动和制定讨论规则,分年龄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小朋友们很活跃地参与,他们会说“我们的公共空间不许人随地大小便,不许打架”。第二次,大人来畅所欲言。最终,我们把这些意见做了梳理,形成一个小章程,并且约定定期组织章程的修改讨论。
虽然我已经离开这个项目一段时间了,据我所知,这19条章程并不会每条都完整地落实下去,但因为规则的核心来源于社区的共识,所以这个规则还是可以持续下去,发挥作用。这就是组织化和共识的力量。
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不需要社区工作者,居民组织也可以独立地运转起来,因为他们真实的需求已经被发掘出来了。
社区志愿者彩绘的社区墙
如何变现
资金是公共空间运转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资金可以来自居民捐赠,但我们还没有探索出居民捐赠的可持续模式。其实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可以变现支持自身的持续运转。我也做过一些公共空间变现的探索。
1)场地租借运转
很多社区公共空间会有闲置时间,可以将其租借给小区周边的商家举办活动,比如健身房的免费训练宣传。当然更多的时候,可以直接租给居民办生日会之类的活动,就像图书吧一样可以去运转变现的。
2)居民参与变现
在公共空间进行组织化的运营后,居民之间会产生共识和信任。很多居民可以来卖自家做的小零食。还有社区市集、社区菜场等形式。总之社区公共空间中的资源是丰富且有待发掘的。
公共空间变现也有好处。我在疫情期间有了很深的体会,在一些公共空间的志愿者小组里看到前同事的讨论,他们的社区公共空间去年的盈余还有五六千元,就可以用这些钱去买些消毒水、口罩送给物业。平时节日期间,也有余力进行居民组织的评选,发礼物,办活动。所以,公共空间的资金除了维持日常运转外,还可以做很多有利于社区整体的事。
在公共空间的组织化运营和变现上,基金会做的是前期的组织工作,而居民们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生活在社区,知晓其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只要有效利用,就可以使社区公共空间持续运转起来。
为何失败
当然,我也经历过让人沮丧的失败案例。这个例子中,小区已经建成10年,虽然有些老旧但整体环境不错,物业费是每平方6毛钱,相比之下是很少的。2018年,我们和物业、地产公司一起对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把原本破烂的小区空地变成公共休息空间,我们和一位热心居民合作进行设计,也找到了资金,但最后投票没通过,于是项目搁浅。
当时,居民觉得光是改造可以接受,但无法接受改造过程中掺杂的其他项目:比如物业想涨物业费,地产也想加建一些设施。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其实建立、营造一个空间不难,关键是如何应对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下是这个项目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利益相关方复杂,存在历史矛盾
我们拉到的资金部分来自地产公司,剩下的来自物业,但居民不信任物业和地产,他们担心物业费涨价,地产要做一些不利于居民的事情。在公投过程中,为了达到《物权法》所规定的2/3赞成率,我们用各种方式拉票,扫楼式一层层敲门介绍公共空间改造计划,让居民在意见征集上签字;还在社区的小广场和小区入口处宣传。对于没有住在这里的居民,我们就打电话征求意见。这个“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居民和物业、地产公司的矛盾很激烈。在我们进入时,地产公司没有完全坦诚,也对我们隐瞒了私心。从意见征集到宣告失败,持续了半个月,其实我们这些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接触率已经达到了八九成,但最后支持率只有57%,项目就此终止。
2)居民的指责和不理解
这个过程中有个小插曲,我们向小朋友进行了宣传,收集他们的签名,扫楼时也会让他们帮忙发宣传单。但我们的信息被误解了,一些居民开始对项目有抵触情绪,觉得我们在利用小朋友的天真,把他们当成了工具。
其实,对于改造的意见征集,不同的组织会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地产公司可以很容易进行公共空间的后期改造,因为地产公司和住户签的合约里“同意进行公共空间改造”这一条是默认包含在内的,但这肯定会忽视居民的意见。
这次失败也让我开始疑惑:社区真实的生活是否需要这么多我们想象中的美好东西?公共空间到底有没有跟居民的生活发生连接?
反思
其实我在基金会的工作环境很好,但是渐渐有点想离开,因为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
第一是需求和有效性的问题。
我们跑遍全国各地去做社区营造,一直非常积极地想为居民做实事。但当我们把整套空间运营理念落实到各个社区时,有没有考虑过居民的真实需求呢?我们总是想着如何有效改造空间,但实际上,对于居民来说,和小区楼下的降价甩卖相比,改造空间不是特别重要。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价值危机。
第二是持续性的问题。
我们一直找不到嵌入社区的最佳方案,虽然调研都在认真做,但真正进入社区后,会发现调研无法反映真实需求和社区里的隐性关系。
我做过的一些项目是成功且持续的,后期可以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靠居民自己运转。但也有很多项目,需要持续投入,变成产出不明显的负面资产。当时基金会也不成熟,很多项目运营过于理想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波折,也无法对一个社区进行持续三五年的投入,好多事情就无法持续下去。
最后,是自己夹在地产和居民之间,无法获得定位和认可。
我发现,很多社区的地产公司和业主一直处于长期对立的状态,居民觉得我们是地产和物业的人,地产和物业又觉得我们是无关的第三方,他们都不认为我们是专业工作者,没有以客观的态度应对我们的工作。处在这样的位置非常焦灼,一方面觉得自己是社区的人,但是背后的出资方又是地产或基金会,自然就难以调和关系。
我在社区做得很艰难,有时会和居民成为朋友,除此之外没有留下更多东西。但社区滋养了我,让我看到了人跟人之间连结的重要性。我觉得社区公共空间营造非常有前景,也会持续关注下去。
(本文根据“看见社区”栏目3月8日的直播分享整理而成,“看见社区”栏目小组每周邀请社区一线从业人员分享社区实践,致力于听到不同声音,看到真实视角下社区的样子。)
关于“社区更新观察团”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发起的“社区更新观察团”,希望把积极从事社区更新实践,想要一起完善社区的人们集合起来,一起观察,一起漫步,一起讨论。“社区更新观察团”将对上海五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更新实践深入考察;相关实践者将以“城市漫步”的形式,分享在地经验,并与关注社区议题的更多人,在 “空间正义”与“社区赋权”的框架之下,共同探讨社区的未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