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叶锦添:我开始知觉传统的意义,是从梅兰芳的剧照开始
顽童,多数人会想起那些未经世事、惫懒贪玩的孩童面貌。无论他们做什么,怎么做,皆出自天性,无所拘束,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变成了大人,也学会了囿于社会的准则。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向前行,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师——时间亦未能将其改变。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天真”是他们对付人生的办法,不扭捏作态,不趋附于世俗之眼光,不被功名荣誉所束缚。他们多少用“赤子式的叛逆”让世界不再呈现一种答案,也给更多后来者以勉励或启迪。
以下内容摘编自新经典出品的《叶锦添的创意美学:流形》:
在香港的时间,我就感觉自己与中国文化有一种奇特的情感,但它并不为当时环境所重视,当我尝试去碰触到当地的中国文化时,却又蛮不是味儿,与我那种强烈情感截然不同的,是那种以实利为宗教背景的民间色彩,充满了俗文化的味儿。距离那深邃而轻盈的世界太遥远,无法在我心底引起共鸣。
而一种在我心内汹涌澎湃的热情,由源源不断的动流与细节所组成的无形的气韵,令我能朦胧地看到各种变化的神息,好像为我内在敞开了一片广阔的空间,可以重新观看既有世界的所有,慢慢从那细节中领会到远古的形而上诗学。
新东方主义浮现在我的脑海内时,我知道美国的阿拉伯文化中有另一种新的东方主义存在。我作为香港居民的背景,完全理解东方主义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当年我在开始学习理解中国的文化时,就是在一些假象幻觉包围下发生。
当我开始知觉传统的意义时,是从京剧名伶梅兰芳一张剧照开始,摄影有时会神奇地超越时空地存在着,有种铭刻在记忆里的力量。30年代的摄影审美就是如此,追求那个恒久的状态,照片中有一个古典戏曲装扮的美人,左手轻靠在面颊,凤目含情,露出惊人的媚态。那美感拿捏得天衣无缝,令我过目不忘。
这使我犹疑这种美感的力量来自何方,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竟一直被忽视与遗忘。从那时开始,我就展开了地毯式的收集国剧的形象,延伸到其间所流露的古典意识,在那里,我朦胧地感觉到一个无形的源泉浮在某个深邃的所在,一直邀请我去发现。那力量悬于空中,却无形无相,在空白中蕴藏着无限,在静止中流动着韵律,在咫尺须臾间映像着万象。
……
当今传统文化受到经济体系的冲击,已大量变形,失去元神,但这不是要重新塑造中国的古典,而是要掌握中国原创能,去重新诠释世界。每个时令都有它的命脉,找寻新的切入点回到传统的范围,传统也是新的,那个新来自无间,一切自在显现,无文字虚幻。如今我们眼里所看见的具体元素或符号,都是用西方的归纳法来讲东方美学,那很有限,绝大多数都止于有形。
东方是一个广泛有别于西方视觉的世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母体、根源,是超越国界的共同体,因此东方美学精神更重要的在于无形的表现。我的电影与创作,都试图向着那个靶心射击,每一次都寻一个不一一样的角度,使自己从更多方向去理解东方美学与精神的真实性,并努力诠释这种历史再现的可能。
在中国远古的学习中,灵气是我对中国文化研究最多的元素。看到一个形而上的世界,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是,那古典诗学的味与现实交汇的奇特景观。
由凤凰网文创频道推出的人物纪实节目《顽童时代》,区别于主持人与嘉宾对谈的传统访谈类节目,以发掘人物本真一面作为内容核心的强观点类人物纪录片。节目每期捕捉主人公最具特色的个性故事,展现每位嘉宾鲜明且迥异的精神风貌,并传达他们不拘一格的精神主张,他们不是规矩的定义者,亦不被规矩所定义。
《顽童时代-第一季》共三期/6集,出镜嘉宾分别是国家一级建筑师张克群,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叶锦添和国家一级歌剧演员李玉刚。陆续上线中,敬请关注。
主编:宋观
特约记者:张丹丹
海报:尹志
策划:付饶、刘瑞祺、孙铭鱼
运营:高晓晨、陈子君
助理运营:张倪侥、穆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