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127
钟南山:保持距离和戴口罩是防控关键,重启和封锁需平衡
5月8日,中国国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联盟(GACC)举办的首场研讨会上分享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与策略。他提出,防控新冠疫情传播的关键是保持距离和戴口罩,在重启经济和封锁之间寻求平衡是每个国家都将面临的挑战。
钟南山认为,中国在控制新冠疫情时采取了强力抑制措施,他将其总结为4个具体措施。首先是1月23日武汉封城,即不要去武汉,不要离开武汉。
第二是公开透明,全国范围内每天实时播报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措施,称为联防联控机制,包括落实至基层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例如戴口罩、待在家里等。他提出,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在一些国家,新冠肺炎一开始需要到疾控中心确诊。但在中国,政府较早就决定大型医院可以诊断新冠肺炎,这让诊断变得更加快捷。”
最后一点是实时定量PCR检测,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无症状接触者进行检测。
钟南山分享的全国疫情新增趋势图显示,在这些措施下,两周内中国的新冠肺炎病例数达到了峰值(1月23日至2月4日),四周内基本控制。

他在分享中提到,广东近期有更多的输入性病例进入,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当然需要更多的开放、交流和交通运输,但这也会导致更多的输入性病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他认为,这对政府的政策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需要在重启和封锁之间寻求平衡。如果完全重新开放,经济当然会得到发展,但也会提高疫情传播的风险;如果选择完全封锁以保护人们免受进一步感染,也会对经济发展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是所有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方面,钟南山介绍,中国目前有三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包括1个mRNA疫苗和2个灭活疫苗,分别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对于15%的重症患者,他认为需要有效、便宜的药物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例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集落因子(rhG-CSF)和氢氧混合吸入气(H2-O2 inhalation)。

这场研讨会的主题是“抗疫无国界——抗击COVID-19一线经验与战略的多边分享”。中国国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Barry R. Bloom,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Sten H. Vermund,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以及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Tisch医院内科部主任Brian P. Bosworth参与了在线分享。







- 中方出手连环反制
- 中方连环反制,美指期货应声下跌
- 1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线索公布

- 乌外长:乌克兰代表团即将访美,就矿产协议进行磋商
- 多个美股热门中概股盘前跌幅扩大至10%

- 被誉为“活化石”的中国特有树种是
- 被誉为地球之肺,位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雨林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