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好消息!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国庆前迎客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华人圈中,“吉隆坡王”叶亚来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从惠阳走出去的平凡小伙成为凝聚当地华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而由他出资兴建的极富特色大型客家围屋——碧滟楼,至今仍在诉说着他的辉煌历史。
作为广东省著名侨乡,惠州拥有丰富的海外资源优势,其中在南洋成就传奇人生的叶亚来在海外侨胞中影响力巨大,每年都有海外侨胞、惠籍客家乡亲等来惠阳寻根问祖。在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叶亚来的故居及其出资修建的碧滟楼是对这段历史的最好诠释,也是联系惠阳与海外的重要纽带。
为加强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打造惠阳华侨文化,促进优秀遗产的活化利用,2019年,惠阳区政府同意将位于周田村的叶亚来故居建设成为“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目前该馆已进行到布展最后阶段,待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后,将于今年国庆前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勇于奋斗敢拼敢闯敢作为 被称“吉隆坡王”
叶亚来,原名叶茂兰,又名叶德来。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出生在周田村的农民家庭,年幼时家境贫困。1854年,17岁的叶亚来为了谋生,跟随乡人从澳头乘小船至香港,再乘大桅船至马六甲上岸,开始了在南洋的奋斗史。
历经磨难,几经周折,叶亚来在当地的锡矿场找到工作,并展现了他的管理才能。
1861年,他成为芙蓉地区甲必丹(是管辖华人社区的华人侨领);1862年,叶亚来应吉隆坡华人甲必丹刘壬光邀请,前往吉隆坡协助工作。1869年,叶亚来从刘壬光手中接过棒子,成为吉隆坡甲必丹,他也被称为“吉隆坡王”。期间他对当地社会生产和生活进行改革,重建矿场、铺设道路、引进投资、兴建学校等,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吉隆坡的繁荣和进步,叶亚来由此也受到了当地大多数客家人的拥戴。
叶亚来
1870~1873年,叶亚来介入了土地争夺的雪兰莪内战中,作为主战场的吉隆坡遭到极大破坏。财产耗光、负债累累的叶亚来并未离开,而是坚持留下来重建吉隆坡。他团结当地马来人和华人重建家园,大量招募劳工,恢复和发展矿业生产,开荒垦殖,创办华文义学,建立难民收容所,资助医疗卫生事业,使原来不足千人的吉隆坡,发展成为马来西亚进步繁荣的大商埠。叶亚来三次建设吉隆坡,被称为“开辟吉隆坡的巨人”“雪兰莪的灵魂”。1883年,清政府授予叶亚来“例授中宪大夫叶茂兰敕赠三代”的荣誉。至今,吉隆坡仍保留“叶亚来街”及他的塑像。
发迹后的叶亚来不忘桑梓,不断捐银重修扩建家乡的挺秀书院。1884年,时年47岁的叶亚来想衣锦还乡,但因病未能成行,他将巨款汇回家乡,让家乡的堂兄弟负责兴建碧滟楼。1885年4月,叶亚来病逝。情系家乡出资兴建碧滟楼已是省文物保护单位
叶亚来故居,是其出生、成长的地方,按传统客家建筑工艺建成,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93平方米。内部有形状各异的院落,结构布局得体实用,是“三进两横”祠堂式客家围屋,由禾坪、堂屋、横屋、下马廊组成。围屋正面置三门,中间(堂屋)为大门,左右两侧横屋置小门(侧门)。中间大门通往中轴祠堂部分,一进为门厅,后置屏门;二进中厅,封檐板及栋梁上有木雕;三进明间置神台,上堂横梁上雕刻着花鸟祥瑞纹样。厅堂之间以天阶相连,祠堂两侧为居室。2010年7月,叶亚来故居被惠阳区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阳区以叶亚来故居为载体建设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
与叶亚来故居相隔三四十米的碧滟楼,是叶亚来发迹后出资捐建的。该楼现保存完好,属典型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占地面积3797.66平方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建筑平面中轴对称,内部为院落式布局。前有半圆形池塘,池塘前有蜿蜒小溪绕过,九曲十三弯直接引山水下来,一是用于防火,另一方面便于生活。
与其他众多古民居相比,碧滟楼气势恢弘,屋顶层层叠叠,外檐装饰华丽,引梁、瓦唇、挡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屋内的墙壁上都装饰有精美的壁画。
记者看到,碧滟楼正门接开阔的禾坪,平面呈长方形。门楼上“碧滟楼”3个字石匾镶嵌在大门上,非常显眼夺目。据了解,“碧滟楼”3个字是清末惠州名人江逢辰的手笔题刻。门前一半月形水塘,水塘两端分别竖立五副旗杆夹石(功名碑),其中一石阴刻楷体:例授中宪大夫叶茂兰敕赠三代。
旗杆夹,顾名思义,它是竖立旗杆用的,它是身份的象征,功名的丰碑。谁家出了举人、进士等,就用它来夹住参天大木杆,上面悬挂相关标识。官阶越显赫,旗杆越粗大。挺立在宗祠或老祖屋门前的旗杆夹,竖起高高的旗杆,彩旗随风飘扬,既有几分威严又有几分气派。一对旗杆石只记载一位进士或一位举人,而在碧滟楼旁,有5对这样的旗杆石,足以可见它的主人显赫身份。
在碧滟楼建设期间,叶亚来本打算回乡亲自参与指挥建设,但因身体抱恙而没有成行。在家乡堂兄弟的努力下,一座极富特色的大型客家围屋建筑——碧滟楼最终于1889年建成。
57岁的叶剑鸿是秋长叶氏的后裔,现任秋长街道周田村老围村民小组组长。“按家族来排,叶亚来是第8代,我是第11代,按辈分,叶亚来是我‘叔公’”。叶剑鸿告诉记者,客家人推崇聚族而居,20世纪60年代是碧滟楼的鼎盛时期,他自小在碧滟楼长大,记忆中最多的时候,这里居住了20多户超过100人。
20世纪90年代,族人们纷纷外出打工、定居,搬离了碧滟楼。如今,这里只居住着叶氏家族后人的一位老人。
2004年8月,碧滟楼被列入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挥重要的社会价值,保护好辖区客家文化、华侨文化遗产,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去年以来,惠阳区以叶亚来故居为载体,建设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2019年7月,马来西亚雪隆惠州会馆访问惠阳区,向惠阳区慈善总会捐资100万元用于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的修缮和陈列布展等。
记者从惠阳区博物馆了解到,目前该展示馆已进行到布展最后阶段,待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后,将在今年国庆前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展示馆简介
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位于叶亚来故居内,布展面积622平方米,展览内容分11部分(前言;官厅陈设与叶亚来生平大事年表;童年磨励,终生受益;勇闯南洋,头角崭露;巴生河畔,云起霞晖;风云突变,守土保家;当仁不让,绝地重建;纵横捭阖,因势利导;发展实业,关注民生;打拼南洋,心系桑梓;鞠躬尽瘁,功业永存),共有17个展室,展板92块。
布展考据了大量史实资料,截取了叶亚来人生不同时期的经典片段,利用图文版面、文物陈列、模型雕塑、场景复原等形式,全方位多维度地重现精彩历史。展览从宏观叙述到性格微观剖析解构,紧抓人物神髓,直观生动、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地突出“吉隆坡王”——叶亚来是一位获得过巨大成功和荣誉的传奇式历史人物。
惠阳与海外交流 越来越多辐射更广
早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惠州人就开始到南洋谋生。“以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地位不高,叶亚来的一生成就,让华人在此甚至整个东南亚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叶剑鸿说,如今,海内外、国内各地都有叶氏后人的足迹,大家约定: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回乡聚集祭祖。这一天,只要有空的后裔都会赶回周田村。
据不完全统计,海外惠州籍侨胞和港澳同胞达300万人,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海内一个惠州,海外一个惠州”。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彼此间的交流频繁、扩大。
如果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惠阳区永湖镇凤咀村的麒麟狮团会受邀到马来西亚进行演出。黄运华是土生土长的永湖镇凤咀村人,是惠阳凤仪客家艺术团负责人,也是惠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近10年来,艺术团几乎每年都会接到来自马来西亚的邀请函,参加当地文艺交流活动,亦歌亦舞,好不热闹。马来西亚华人回到惠阳,必然要到秋长街道周田村吃客家菜、唱客家歌。“两边互相走动时都用客家话交流,就像跟家人一样亲切。”黄运华说。
2017年12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与马来西亚居銮中华中学正式签约缔结姊妹学校。今年3月6日,马来西亚居銮中华中学3000学生在操场呐喊为中国抗疫加油打气,还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捐赠抗疫物资。
这些都是惠阳与海外交流尤其是叶亚来奋斗地——马来西亚交流的一些小缩影。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惠阳与海外交流辐射面更广,发挥侨智、汇聚侨力,积极帮助华商企业走出去,同时吸引海外华商回乡创业,为惠阳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通讯员:马春芳 王伊珊 张庆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