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解德辉:“行走吕梁”游记㉒】走近中阳楼

2020-05-07 16: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走近中阳楼

早闻吕梁有个中阳楼,原本以为在中阳,结果出乎意料在孝义。己亥之年,初夏时节,我怀着探究其妙之心境,走进孝义市,走近中阳楼。

据1992版《孝义县志》记载:孝义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这里是山西历史上置县最早的地方之一。春秋置瓜衔县。秦置兹氏县。三国魏中阳县徒治孝义县境内,县治所在今已无考。北魏改置永安县,县治叩今古县城。唐贞观元年(627),因永安县名与涪州的永安县(今重庆奉节县)重名,又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唐太宗敕改县名为孝义县,改郑兴所居的故里为“孝义里”。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名讳,改名为中阳县,次年复称孝义;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县名以县境有孝水和义水得名。明、清属汾州府。民国初年属冀宁道。1949年属汾阳专区。1971年划归吕梁地区。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2003年吕梁地区撤地设市,孝义市改由山西省直辖、地级吕梁市代管。由此,我心中久存之谜团得以破解。

中阳楼,矗立于孝义市古城大街中心。据碑文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年间,时值中阳县治于此,故名。元大德七年因地震而坍毁,至于何年复建,史载不详。清同治七年(1868)又遭雷火,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1957年和1983年,县政府先后两次对中阳楼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全面修葺。1986年8月18日,中阳楼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中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旧城

走近旧城,听老人们说,旧城有座楼。我心想,这一定是指中阳楼。的确,孝义与众不同。一邑两城,晋省罕见。古城,孝义人称旧城,以区别于平遥古城、榆次老城。这符合孝义人的习性,不愿混同一般,也不愿随波逐流。孝义新城位于城西北18公里处,呈“井”字型,五纵七横,有了“三环路”,日新月异,发展惊人。也许孝义人不以为然,但我深有感触。都说孝义新城方正宽阔,开放包容,有大家风范。而孝义旧城,据《山西通志》卷八-城池载:“周四里寸八步,高二丈七尺,基二丈九尺,顶二丈二尺,女墙高五尺,垛口千余,角座四楼,东西筑月城,南为重门,池一丈八尺广如之,吊桥四座,内外马道各宽一丈二尺许。筑四门,额门曰宾赐,南曰响明,西曰秋城,北曰拱极。”乾隆《孝义县志》记载:“城四面方正,西门偏南,东门偏北,西北门当中正对,自北向南为中心大街。”城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虽经唐宋元明清历代修葺,终因水患严重,风化坍塌,战乱人灾,破败不堪。时光在此旅行了1527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仍见城之四面方正,古韵犹存。

走近中阳楼

走近中阳楼,但见轮廓壮丽而有动感,楼脊翼角飞橡檐口曲直相得。斗拱脊瓦角梁琉璃,在阳光照射下光芒四射。近观中阳楼,四层四檐,十字歇山顶,全木结构筑成。楼体以四条通大圆柱撑架,条石打墩,分层以附注,横梁在斗,挑木有力,相依相适,相辅相成,精致美妙地形成了一座方形的四角楼。

环顾四周,伫立楼前,观赏品读,但见楼体呈平面方形,四层四檐,楼高23.14米,座落于3米见方,1.5米高的四个石砌墩台之上。底层高5米,通穿四向。礅台设楼梯列碑刻,井藻绘文王后八卦图;二层高3.64米,中建神台,列四方佛坐像(文革时砸毁);三层高4米,中设莲花台,塑以5尺高的观音大士泥像;四层高3米,中空无物,为游人眺览全城之最佳公式望点。顶高4米,仞高2米,一色琉璃脊兽铺砌。全楼上下于南北双向悬挂大小牌匾14块,皆为历代境中书法名人手迹。牌匾文字南向一檐下书“中和位育”,侧匾书“带汾水,襟霍山”。南向二檐下中匾书“行孝仗义”,侧匾书“向南斗”“衔衡岳”。北向一檐下中匾书“光被四表”,侧匾书“控云朔”“位中枢”。北向二檐下中匾书“纵览四宇”,侧匾书“倚太恒”“拱北极”。南北四檐下各悬一匾,映入眼帘的“中阳楼”三个大字,格外耀眼。此外,在一楼南向檐柱上挂一幅木刻对联,上联“孝为人之本”,下联“义乃君之宗”。从整体来看,楼层檐迭峭,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牌匾四悬。楼顶脊兽奇特,流金溢彩,楼底碑刻6通,志记修葺事项。

从建筑美学角度去欣赏,中阳楼施以永定柱造,一至三层设回廊,二檐为平座檐,二、三层廊柱立于下层抱头梁之上,由下往上各层内收,造型美观,比例协调。各抱头梁与内柱相错,设于内柱平身斗拱之上,保证了金柱的完整性和坚固性,奇特的建造结构,这在中国楼阁建筑中极为少见的。各楼层内设兰、普均与金柱交插,形成圈梁,各层角廊柱脚设有脚梁,结构稳固。楼各檐均设斗拱,由于抱头梁未插交与金柱,故一至三层斗拱均不座于平柱头之上。一层内顶部设藻井,由七踩三翘斗拱层层叠起,中绘八卦图案。一层斗拱内外三踩单昂造,材宽70毫米,高155毫米,各面平身科五攒;二层斗拱内外三踩出单翘,材宽70毫米,高155毫米,各面平身科四攒;三层斗拱内外五踩重翘,材宽70毫米,高155毫米,各面平身科三攒;顶层斗拱七踩三昂,里转七踩三翘,材宽80毫米,高180毫米,各面平身科两攒。顶层屋架十字歇山,于各角至脊檩中部设角戗支撑,檩中设垂莲柱。屋顶设黄、绿色琉璃脊吻,造型美观,制作精制。

走进阁楼内,但见底层存放置石碑6通。其中,一通为中华民国五年所立《建筑中阳楼并永安市场记》。据碑载:“自汉唐西河设郡,孝义为一方重镇,车骑缤纷,商贾麋至,往来郡城者,多道出期间,然孝义虽郡城之保障,而平霍襟前云朔控后久以为南北孔道此中阳楼之命名所由起也。”由此可见,这反映了中阳楼所处环境历来是文墨、商人往来必榻之地,折射出昔日之繁华;其余五碑皆民国所立功德碑。

据了解,中阳楼是晋中市和吕梁市保存至今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楼式古建筑,也是孝义市历史街区及重大繁华贸易区的标志性建筑,不仅再现了这一地区楼之建筑风格,而且反映了这一区域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商业盛衰信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中阳楼内藻井富丽华美,结构合理,建筑彩画色彩艳丽。其中,绘有《封神榜》《水浒传》《岳飞传》等有关人物故事,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中阳楼建筑还集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为山西省少见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建筑之一。

如今,只要人们一说起孝义的古城建筑,中阳楼当属首选。提起中阳楼,一首民谣就荡漾于耳边:“汾阳的塔,离天还有二尺八,孝义的中阳楼,半个还在天上头。”巍峨耸立的中阳楼作为孝义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变迁,而且承载了中和位育、行孝仗义的孝义地标文化。

登上中阳楼

登上中阳楼,极目远眺,以楼为中心,有四条大街依然奔向远方。街道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远望新城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环顾四周,东有良田万亩尽收眼底,西见煤海座座繁荣经济,北望汾州古塔如椽似笔,南瞻绵山巍峨俊秀。近观四周方方正正的灰色平房楼顶,落满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尘土。偶尔,一棵老树从这片屋顶中伸了出来,纷纷挤挤开着花,清新的粉红色,在暖阳沐浴下美丽绽放,顿然赋予古楼滋生了些许浪漫的意味。昔日的繁华已被新式的建筑渐递淹没,但朗朗的阳光依旧“光披四表”“纵览四宇”……走出中阳楼,站在不远处,回望中阳楼。只见古老的木楼屋檐迭峭,巍峨壮观,雕梁画栋,流金溢彩。静观良久,心情难以平静。谦虚礼仪,仁爱于人为孝;尽心于人,不欺于己曰义,这也许就是孝义文化之精髓吧!

历史上有太多的风景名胜,都化为过往的点滴。孝义旧城留下的这一座城、一座楼,可以让我们根据历史遗存的印记,追溯历史,回望曾经。古楼寻幽,或触摸历史,或追忆当年。曾经古城楼宇的烽烟虽已散去,商贾云集的岁月也已衰落,但在这里,仿佛历史还没走远,那斑驳的古墙、古楼和沧桑感十足的古建筑,可悉数将岁月的棱角勾勒出来。自然朴素是一座城的底色,毋须过多修饰。古城、古楼浸透千年沧桑的一处处遗迹,袒胸露怀,把厚重又细腻的底蕴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此,寻找撑起一城地标的肩膀,古往今来的印记,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并不能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唯有史书的记载,还可把更多半信半疑的猜想释怀。走近中阳楼,无数追问之事情,岁月兴衰之规律尽寓于史中。古城古巷残垣断壁,古旧房屋灰色瓦片,古楼锈迹斑斑,这似乎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最初的印象,古楼重建,古朴典雅,虽有衰败,但古韵悠悠。我虽无法去寻找一座城的发轫之初,但眼前这一座中阳楼的底蕴,亦为我备足了溯源而上的理由!

【本文参阅资料】

《孝义县志》《汾州府志》《山西通志》《吕梁地区志》《吕梁市乡镇志》(孝义卷)《魅力孝义》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中阳楼的一些图文资料等。

注:此文原载于《吕梁晚报》(2019-07-20)文化版“山水人文-吕梁故事”栏目。

作者:解德辉

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关注

吕梁市新闻办官方微信“吕梁发布”

觉得不错请分享

原标题:《【解德辉:“行走吕梁”游记㉒】走近中阳楼》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