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安城内清代老宅突然部分坍塌,7旬主人担忧该交谁保护
老房部分房顶突然坍塌 76岁患病老人心中焦急
这所饱经沧桑的清代老宅子,不仅内部细木作的精致令专家赞叹,院墙和房上留下的痕迹更是抗战时期日军飞机轰炸西安留下的历史罪证。作为多次曾被西安市列为保护对象的老宅子,如今面临这样的状况,令人唏嘘不已。
76岁的李振亚先生已守着这座老房子生活了几十年。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他经常利用年轻时当过模具钳工的底子,自己动手修补残损的木雕。但一场脑梗之后他的身体更加衰弱,言语表达也不再像原来一样清楚。他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这座他痴情守护数十年的老宅子,未来该交给谁继续保护?
而就在他还没考虑清楚的时候,5月3日上午9时许,这所砖木结构的清代老宅子二楼最北边的一间突然垮塌。
5月4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赶到这所老院子,老远就看到北边的一间房屋顶没有了。进入院内,看到一条红色横幅被用来当警戒线圈出一个范围。北边二楼屋顶坍塌后,瓦片、檩条以及大量泥土压在一楼东边的楼板上,而西边干脆连楼板也已塌掉了。
记者上到二楼查看,发现这座三间房的砖木结构老房,北边的房顶倒塌后,连带着中间房屋的屋顶北侧也塌了一绺,导致梁柱直接露天,而中间这间屋子正是老宅细木作最为精致的部分。
根据天气预报,近日可能会有强对流及降雨天气,而老先生如今连正常走路都困难,更别说修缮房屋了,老宅子命运堪忧。
此前,在2015年8月,华商报就曾经以《日军轰炸西安罪证光明巷45号盼保护》为题报道过此事。
细木作雕刻精细让专家赞叹 还是日军飞机轰炸西安遗址
李振亚讲,这所老宅子是他经营丝绸生意的曾祖父在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购置的。原来为三进院落,正门在狮子庙街(现北广济街),后门一直到郭签士巷(现光明巷)。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北厢房及大部分院落被收为国有。传到他这里已是第五代,仍存的也就是第三进后院及楼房了。
这座两层的楼房尽管已经破败,但楼上梁架气派,一楼房内的徽派细木作更是精美。屋内雕刻精致的木隔断,既是装饰也是房内的结构。碧纱橱、下裙板等木制构件,依然能窥见当年的富丽堂皇。不少中外建筑专家和学者到这里探访后,都为这里竟然保留有这么多有价值的物件感到惊讶。
1938年11月23日,日军出动飞机轰炸了西安城,在轰炸中,老房子北侧中弹一枚,北山墙、檩、椽、楼板损坏严重,房子整体出现歪斜,楼板至今留有一鹅蛋大的弹孔。在临着光明巷的墙上,也留下了日军飞机轰炸后的痕迹。
老人介绍,那次轰炸毁坏了近半数木作饰品,这也是日军飞机轰炸在西安留下的现场罪证。2005年8月15日,莲湖区人民政府在这个老院子的外墙上挂上了“日本飞机轰炸西安遗址”的铜牌。
老宅如何保护 各方有说法
洒金桥社区书记马梅丽表示,李振亚先生是孤寡老人,社区经常在下雨天安排人员过去查看。去年发现房顶有下陷,专门做了安全防护网。另外社区还购买了第三方服务,每周安排人到他家去打扫卫生。“老人患脑梗后,我们还通过老人联系了他在北京的哥哥和侄子,到医院来看过他。最近老人的同事、社区工作人员也经常给老人送饭。我们也给老人做过工作,让他到养老院去生活。但老人总是担心房子,说‘我去养老院了家里怎么办’?”
据了解,曾经有过把老人的房子和相关联的房子利用起来建设博物馆的提议。但遗憾的是,最终没能实施。
莲湖区文旅局文物保护科工作人员表示:“由国家来修这样的老宅子,首先它必须是文物,认定为文物需要专家进行评审才可以。这所老房子现在还没有被认定为文物。”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在经过公示后,目前已报送省政府等待批复,等审批下来后才能开展各个子项的专项保护规划,暂时还没有特别具体的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
>>资料
精美清代老宅曾多次被列入保护对象
看着房顶倒下来的废墟,老先生很是伤感。他拿出了多年来西安市相关政府部门对这所老宅子实施保护的文件,以及他为保护老宅而写的书面材料等。
这些资料有一部分已经发黄,最早明确提出需要对这所老院子进行保护的文件是1993年5月13日的。这是当时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西安市文物园林局三部门联合印发的一份文件,题目叫做《关于旧城区传统民居宅院和历史纪念性建筑保护问题的请示》。其中所列的《需保护的传统民居宅院和历史纪念性建筑名单》中,光明巷29号、31号李宅也在其中(据李振亚介绍,当时他家的门牌号是29号)。
文件中介绍:“建筑砖雕及小木作制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小木作雕刻精品。”
2007年6月8日,西安市传统民居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陕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对西安市城区内86处民居进行实测。在这86处民居中,光明巷45号被列在“第一批西安市保护传统民居名录(院落整体保护)”中的第15个,光明巷47号则被列为其中的第16个。
同日,西安市传统民居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对光明巷45号院等发出了《关于实施传统民居爱护工程的通告》,决定根据西安市政府有关保护传统民居的会议精神和批示,“决定近日开始对光明巷45号实施传统民居抢救性保护修缮工程”,要求“住户人员以及个人物品全部临时搬迁腾空”。但李振亚讲,这次行动最终因遇阻力而搁浅。2008年1月18日,测绘项目总结报告出台。对光明巷45号的记录是:“清代,规格高,上房、厅房、街房、二门砖雕门楼。街房已露天。”2018年10月,这座老宅子又被列入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建筑”名录。
2019年10月,由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编制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对外公示,其中“历史建筑”名录一共136处,光明巷45号院也被列入其中。根据该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损坏历史建筑。历史建筑的所有人应按照保护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修缮,若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应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保护。
老人曾建议把老宅打造成小型展览馆
据李老先生所写的书面资料介绍,光明巷45号院的房产是公私各半,这是上世纪国家有关政策所致,公房住户为房管局的租赁户。“长期以来,历史的、自然的、人为的原因,致使这座优秀的传统建筑不断遭受损坏……”在资料中,他曾建议:“光明巷45号、47号以及北广济街244号最后的土木楼房都是祖建之幸存,历史上三院相连通……建议将三院落现存建筑物圈连起来,在47号院炸毁楼房原址上立‘日机轰炸西安碑’,其他房屋展示日军轰炸西安史料,打造一个既有爱国主义、又有传统建筑艺术形式的小型展览馆,为西安增添一个文化遗产符号。”
“可惜的是,结果却是这样的。如果还能实施保护希望能抓紧时间,否则老房子很快就要完全毁掉了。”李振亚说。
(原题为:《西安城内清代老宅突然部分坍塌 7旬主人担忧该交谁保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