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食共饮是传染性疾病的温床,分餐应成为新常态

2020-05-07 20: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燕声 保健时报

分餐应成为新常态

保健时报记者 燕声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同用一双筷子、同喝一碗汤、同饮一杯水等是不分彼此的表达,每逢聚会,众人围坐桌旁,举箸共进,推杯换盏,其乐融融。殊不知这种“十筷搅于一盘”的合食进餐方式,潜藏许多健康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研究表明,唾液可传播甲肝、禽流感、肠道病毒(诺如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中国是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国家之一,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也与我们的饮食方式有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我们分餐的重要性,各地继续发布了一些推广分餐制的办法。

共食共饮是传染性疾病的温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健康所教授杨月欣指出,共食共饮是传染性疾病的温床。北京医院营养科主任李长平在其文章中介绍,合餐通过各自使用的筷子或勺,将各自口腔中的唾液带回到共进的菜肴盘中,唾液在彼此之间你来我往。倘若在用餐中有一人患有肝炎、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或是呼吸道疾病,就餐者就会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交叉传染。

另外,有些就餐者虽然知道家人或同事、友人患有疾病,但对“病从口入”的重视不够,以为自己身体健康、抵抗力强,或碍着面子,还是同吃同喝,抱有侥幸心理。疾病的传播与饮食和其他环境卫生的交叉感染关系密切。

事实上,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呼吁使用公筷,后来也被很多餐厅采用,但随着疫情好转又销声匿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再次强调使用公筷及家庭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因为,很多感染者就是通过聚餐、合餐这类密切接触途径而感染。

4月29日,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参加活动时表示,拿自己筷子给别人夹菜,在中国被认为是好客的表现。

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通过呼吸道传播,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而且此次疫情很多病例是一家人互相传染。因此,从流行病学角度说,分餐制是很重要的。传染病最怕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如一桌人同喝一碗豆沙甜汤,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勺子去盛,豆沙甜汤就变成了洗调羹的水,混杂了很多细菌和病毒。

他认为:“现阶段,吃饭采用分餐制,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所以分餐制不是倡导不倡导的问题,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不分餐就相当于裸奔,很危险。”对于分餐他还强调,每个人的筷子不能混一起,间接的接触也不行。

分餐也是一种健康“膳食管理”

其实,在隋唐以前,我国很长时期内实行的都是分餐制度。直到明朝,众人合吃的“会食制”才完全取代“分餐制”,并在圆桌上产生了长幼尊卑、主宾陪副的饮食文化。杨月欣认为,现代社会里,表达亲密关系的方式多种多样,共食早已不是唯一选择。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分餐不仅可防止传染,还涉及营养问题。分餐的好处是吃多少都在眼前,既看到进食的总量,也看到不同菜品的搭配。品种上有概念,总量也有控制,对摄入优质蛋白很有帮助。吴凡还建议,膳食总体要平衡,什么都吃,品种要多、颜色要多,谷物、杂粮、肉类等都要适当摄入。此外,要注意选择优质蛋白,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蛋、奶、鱼和豆类都是很好的优质蛋白。

杨月欣也认为,分餐是一种膳食管理。膳食管理的目标就是合理膳食、营养平衡,而合理膳食是保障健康的首要条件。比如,分餐可根据家庭成员体重和活动强度,合理搭配主食和菜肴,定量分配。其特点是各负其责、把握分量、吃光所给。杨月欣认为,分餐有助于改变国人大吃大喝的不良习惯。

另外,由于分量得到了把握,故还有利于减肥和缓解糖尿病。肥胖者和糖尿病人都需要特定的食谱,合餐制时,难以把握进食的标准和尺度,而分餐制可以按照要求配备他们的食谱,不至于过量进食。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家庭组成更加复杂,口味众多。协调口味,大多得经历一个互相说服又互相迁就的过程。如果想跃过这个过程,分餐制是一个好的选择。

分餐在源头上减少了“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认为,实行分餐制除了可以预防、减少各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还可以根据每人每餐所需摄入营养,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和健康饮食。此外,按需提供菜品和食物,也能够在源头上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我国各种合餐(家宴、请客、会餐等等),抱着让大家吃好、吃饱的心理,总要丰盛一些,饭菜到最后剩下是司空见惯的,结果造成浪费;分餐制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饭量和需要进食,避免浪费。

中国烹饪协会人员认为,分餐制主要形式有三种:厨师分餐——厨师在厨房将制作的菜点成品按每客一份分配,由服务员送给每位就餐者进食。服务员分餐——餐厅服务人员在分餐台或台面将菜点成品分配给每位就餐者进食。就餐者自行分餐——就餐者通过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自助餐和套餐均属于分餐制。

培养分餐习惯可以循序渐进,要从合餐用公筷、公勺开始,最终过渡到分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建议,要让分餐制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以先从家庭内部及亲朋好友聚会时实行公筷公勺开始,以及在公务活动中严格实施分餐,从而逐渐推广。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燕声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