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拾声|疫时上海:广播、喇叭和歌声
2020年2月起,我也陆续录制了一些上海疫情期间的声音,试着从中换一个角度去理解疫情中的上海。以下每一张图片背后的声音都能在文章开头的视频中听到。
地铁广播
2020年2月的上海地铁站,人声、脚步声还有行李滚轮声日渐稀疏,听觉上让人感觉更明显的是地铁的呼啸声、报站广播,以及地铁工作人员录制的人声广播。
这些音频广播第一时间将地铁运营政策的变化告知到每一个乘客。因为人们来到这里,可能会对文字信息视而不见,但很难对声音信息充耳不闻。
直到3月中旬,地铁车厢中提醒人们乘车扫码登记的广播,才从每班列车驾驶员口头播报,变成了地铁到站后由广播系统播出。
地铁在播放乘客登记扫描广播时,电视屏幕上的画面。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拍摄并提供
长宁区番禺路转角处的家得利酷铺超市,门口的喇叭用沪语循环播放着这段话:
进店需要测量体温,不购买商品请不要进入超市。
进超市就需要戴好口罩,称重和结账时要保持一米的距离,谢谢大家的配合。
番禺路口的家得利酷铺超市。
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老字号大富贵酒楼在中老年食客中颇有名气,平时位于老城厢中华路的大富贵总店熟食窗口前,总排着一条20到30米的长龙。跨龙路上大富贵分店的熟食窗口不及总店这么热闹,店员倒也录制了一段“沪普”(沪腔普通话)的提醒广播,提醒来买熟食的老顾客们注意安全。
跨龙路大富贵的熟食窗口。
社区之声
殷漪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城市声音是人的生活生存方式的一种衍生物。
在老城厢“也是园”片区,居委干部自编了一套沪语防疫宣传广播,内容通俗有趣,还带着押韵:
居民朋友们,大家好,大家要摒摒牢。
疫情还没有结束。大家不要麻痹大意,关键辰光要摒牢。
自说自话不来塞,继续摒摒牢。
出门不要忘记戴口罩,回到家里勤洗手,管牢自己不添乱,群防群控才有效。
也是园居委社区的防疫志愿者。
也是园初建于明朝,曾是上海四大名园之一。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2点,社区志愿者会带着喇叭,从居委会出发,沿着凝和路、金家旗杆弄等居委所在片区的主要干道巡逻,中途会在分类垃圾桶边执勤15分钟,最后返回居委会。沿途也会和相熟的邻居们打个招呼,拉拉家常,每次巡逻持续约1小时左右。有点像古代打着灯笼,喊着“关好门窗,小心火烛”的更夫。
我第一次听到广播声,恰好是下午2点的巡逻临近尾声,等我打开录音机按下开始键,志愿者阿姨早已关了喇叭。我请求她能否再放一遍,她很有原则,“在外面走的时候录没问题,时间到了就不能放了,等明天吧。”
在老西门金家坊,居民现已大都搬离,我碰到了一位唱沪剧的票友。他一边悠哉悠哉地骑着车,一边对着手机哼唱着沪剧《大雷雨》,手机那头是他的一位住院的朋友。
在金家坊骑车放风的沪剧票友。
金家坊曾是这位先生儿时与同学嬉笑玩闹的所在。要是再早几年,弯弯绕绕的弄堂上满是人间烟火:能闻到菜香,能听到收音机、电视里的声音,还能看到小孩子奔跑玩闹、老人家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那时,想骑车穿弄堂需要花一番功夫。可惜物是人非,他单手握着龙头,晃晃悠悠在满是“拆”字的金家坊里穿梭,不用担心撞到人。也许只有《大雷雨》的声音会在这个曾经热闹的地方回荡。
公园之音
3月的第一个周末,我在嘉定远香湖公园的入口处听到了久违的歌声。
正在远香湖公园歌唱的音乐爱好者。
一位音乐人带了吉他和音响来到这座社区公园,戴着口罩放声歌唱。他唱了《董小姐》、《成都》,还应听众要求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有想要唱一曲的市民,他也欣然为她们伴奏。
远香湖位于嘉定新城,是上海西部最大的人工湖。沿湖营造了大型公园,公园旁是有上海最美图书馆之称的嘉定图书馆和安藤忠雄设计的保利大剧院。在全市各个室内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园都暂时关闭的情况下,这片开阔的公共空间弥足珍贵。听歌、跑步、遛娃、情侣戴着口罩互相依偎、一家三口互掷飞盘,你甚至可以在背景声中听到摩托车的轰鸣声。疫情挡不住已经在家憋了一个多月的人们,他们想用自己的方式逐步回归日常生活。
一位女生在伴奏下演唱。
“就算没有疫情,市里能这样唱歌的地方太少了。”一位女生站在话筒前跃跃欲试,她唱了周杰伦的《告白气球》。
3月15日,古猗园门口架起了回字形的栏杆,广播喇叭提醒游客要提前准备好随申码、经过测温后方可入园。
古猗园门前的测温点。
3月下旬,虹口足球场外、鲁迅公园旁的樱花盛开,专程来此赏樱的人日渐增多。一个大喇叭挂在入口处的栏杆上,提醒人们疫情期间赏花不要聚集。喇叭的挂绳很有意思,印着英超联赛的英语Premier League。
3月25日,虹口足球场樱花园。
非常时刻
马陆地铁站旁的超市从2月下旬开始,用外放音响定时播报菜价以招揽顾客,录音中不时能听到地铁列车经过的声音。街边小店复业后,也在促销广播中提到了疫情,并结合各自特点推出了主打商品。
地铁站旁播放菜价的超市广播。
冬去春来,路边的行道树大多长出了绿芽,我们也在一点点习惯被这些声音改变的城市声景。
4月4日,上海地铁11号线嘉定新城站。视频截图
2020年4月4日上午10点,是一个非常时刻,全国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逝者默哀三分钟。
9:58,地铁进站,完成上下客后,车门并未关闭。驾驶员开始用广播提醒乘客,10点有哀悼仪式。
9:59,驾驶员继续用车内广播播报,希望乘客配合起立志哀。
10:00,站内地铁列车鸣笛,所有乘客起立志哀。三分钟后,礼毕。
与此同时,在地铁站周围的一个爆竹燃放点,一家祖孙三代五口人正在小心翼翼地烧纸,祭奠自己的先人。除了驶过的地铁列车,这里是无声的。这是一个特殊的清明节。
4月4日,地铁嘉定新城站附近,一家人祭奠先人。
在这些录下来的声音中,我很喜欢沪剧票友和音乐人的歌声。在曾经的灰暗时刻,音乐自有其治愈力。
2020年3月24日,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超市门口的喇叭已被撤下,地铁恢复了跨省运营,小区的广播更多是在提醒境外回沪人员及时申报,街上也逐步恢复了往昔的人流。
疫情期间的一些声音已经消失了,但我们还没有摘下口罩。
是为记。
(作者王越洲系城记播客主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