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728对双胞胎研究发现:发热嗅觉丧失等新冠症状受遗传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20-05-04 07:18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日前,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双胞胎研究与遗传流行病学系、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在观察到的COVID-19主要症状的个体差异中,遗传因素起了一半作用。

该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在线发表了上述研究“Self-reported symptoms of covid-19 including symptoms most predictive of SARS-CoV- 2 infection, are heritable ”,研究尚未经同行评议。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症状追踪APP(C-19 Covid Symptom Tracker app,https://doi.org/10.1101/2020.04.02.20051334),用来收集SARS-CoV-2大流行期间的实时数据。目前已有200万人下载了这款应用,这款应用每天都会询问用户是否存在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烧、胸痛、谵妄和嗅觉丧失等。

论文中提到,传染性疾病可能表现出一种遗传性,即感染和发展倾向,以及免疫反应的严重程度,这些会受到宿主遗传因素的影响。此前关于H1NI感染的相关研究就有类似发现。因此,研究团队假设,宿主基因型可能影响对SARS-CoV-2等感染的易感性。

研究团队将早就启动的TwinsUK项目中报告自己当前症状的成年双胞胎纳入此次研究中。2020年3月25日至4月3日之间,2633名成年同性双胞胎提供了数据。该研究基于症状的机器学习算法,对COVID-19症状进行经典的双胞胎研究,并预测个体被感染的可能性。

分析样本工包括728对完整对,其中537对为同卵双胞胎(MZ),191对为异卵双胞胎(DZ),女性占86.9%。

研究结果显示,COVID-19症状与遗传的相关性为:谵妄=49%(95%置信区间,24%-75%)、发烧=41%(95%置信区间,12%-70%)、乏力=32%(95%置信区间, 1%-64%)、嗅觉丧失=47%(95%置信区间,27%-67%)、气短=43%(95%置信区间,8%-77%),以及腹泻=34%(95%置信区间,14%-55%)。

但是声音沙哑、咳嗽、食欲不振、胸痛、腹痛是环境因素决定的。

团队还通过短信获得的关于他们目前共同居住的实时信息。为控制家庭内部感染的影响,他们重复了类似研究,对象为分开生活的双胞胎。

研究结果类似,COVID-19症状与遗传的相关性为,发烧=41%(7%-74%)、嗅觉丧失=48%(25%-72%)、气短=47%(12%-82%),但腹泻增加(41%),谵妄(37%)和乏力(24%)减少。

在“预测COVID-19”方面中也观察到遗传相关性:总体样本中该相关性为50%(29%-70%),近针对分开居住的双胞胎样本则显示为54%(30%-77%)。“预测COVID-19”状态是由自我报告的年龄、性别、嗅觉丧失、严重或明显的持续咳嗽、疲劳和食欲不振的线性组合来确定。

研究在讨论环节指出,与免疫激活相关的症状,如发热、谵妄和乏力,其遗传可能性超过35%。而他们此前的一项研究即指出,嗅觉丧失是COVID-19的一种重要的预测症状,此次研究显示其遗传可能性为48%。

他们认为,SARS-CoV-2感染并非单纯的随机事件,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宿主遗传的影响,可能反映了宿主免疫应答的个体间差异。

研究团队分析,病毒感染通常导致T细胞激活,IL-1、IL-6和TNF-α炎性介质引发发烧等流感样症状。这种基于遗传的反应差异将为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并有助于识别死亡风险高的群体,该群体往往在症状出现后1-2周发生细胞因子风暴。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还提到,通过APP用户(n=5238名)随后的核酸测试证明,他们的模型已经是预测SARS-CoV-2阳性反应的最佳模型。

研究团队总结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COVID-19症状的遗传性,并确定适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表型。而确定严重感染遗传风险增加的人的公共卫生措施将是有用的,可以减小封锁和社交疏远政策带来的经济影响。

论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22.20072124v2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