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时代奋斗者|援滇后援鄂,她说“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20-05-04 09:2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上海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从来不缺少拥有实干精神的奋斗者。他们是这座城市里平凡的工作者,却兢兢业业书写历史。

4月6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稿件,向家国追梦人致敬。

戴倩生活照。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在武汉抗疫一线,出生于1993年的护士戴倩,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了90后一代已不再是“来不及断奶的妈宝一代”。

戴倩的胸膛里有着一份家国情怀。她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一名护士,在重症监护室工作过3年。2020年2月18日,她刚从云南援滇回来,便主动请缨成为上海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名“逆行者”,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

从号角吹响,到踏上征程,只用了24个小时。剪短头发,收拾行囊,吃完父亲亲手为她做的一桌好菜后,她就告别了家人。

“不参加这次疫情,我会后悔的,何况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一句简单的道别后,她就踏上了征程。

面对死亡

戴倩入驻的是雷神山医院ICU病房。

正式收治患者的第一天,她印象最为深刻。

完全密闭的环境与平时工作截然不同,充斥塑胶味的防护服、压痛鼻梁的口罩、雾气朦胧的护目镜,让身材娇小的她走三步,就需要缓口气,面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她在稍作休息后,便开始进行临床护理。

了解病情、监测数据、护理导管、安置体位、按照医嘱合理补液……她力求每一步都严谨细致。体力不济是她面临的最大困难,几乎每天她都要在医院里坚守7-8个小时。每次离开隔离病房脱下衣服,她都会发现自己的后背已全部湿透。

戴倩为重症患者开展护理。

面对病人死亡,她也曾害怕过。

“我记得我护理的第一个病人,是位阿婆。那天交接班时,阿婆的生命体征还比较稳定,正在高浓度吸氧。可就在我们交接的10来分钟的时间里,监护仪突然发出急促报警声,阿婆的氧饱和度极速下降,出现了呼吸窘迫。我立刻放平她的床头,拿起床边的呼吸球囊紧扣口鼻。三分钟,床位医生进舱抢救;十分钟,插管小分队进来了,立刻插管、调呼吸机参数、用药……我们用尽了全力,可最终阿婆还是走了。”她回忆说,她为阿婆做了遗体护理。一度有些害怕,她不敢去看阿婆的脸,也在心里问自己:能不能拉住死神的脚步?

当时,她暗暗下定决心:努力与死神赛跑,竭尽全力去挽救每个人的生命。

医学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要倾注人文关怀,这也是戴倩在前线的收获。她从患者身上获得感动,更从这些感动中,体会到这份职业的价值所在。

“护士不仅仅只做护理,需要承担的工作很多,病人身边没有家人陪伴,我们就像他们的家人一样,照顾他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也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和心理。”戴倩记得,有一位患者在ICU住了40多天,几经生死考验,“我们送给病人一个猫抱枕,时常给病人加油鼓劲,这个猫抱枕也给了病人一种信念,让他挺过了这一关。”

火线入党

尽管对护理重症患者有一定经验,戴倩觉得自己远远不够。

在休息空隙,她会翻看关于疫情治疗护理方面的知识,向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抗击疫情的医生请教经验。在医院组织治疗小分队时,她主动报名参加ECMO护理小组。

从危重患者护理、镇静镇痛治疗、血液动力学监测、呼吸辅助支持治疗等,再到仪器的使用、药物的合理安排、卧位护理等,戴倩在病房里和其他年轻护士一同交流学习,希望大家尽快掌握重症患者的护理。

在雷神山医院一同工作的90后医疗队员陈国立记得,戴倩总是最后一个走出隔离病房,“觉得大家都累了,让大家先走出去,自己晚一点没关系,那种无私的精神瞬间打动了我。”

“以前是大家保护我们90后,现在轮到我们90后来保护世界,90后已经开始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共和国的脊梁。”陈国立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也会继续向戴倩学习,将这种90后的精神风貌,展现给身边的同事、学弟学妹们,将这种无私奉献、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的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00后护士黄冉冉来自仁济医院的心内科监护室,也被戴倩所感动。她说,遗憾自己没能加入此次援鄂队伍,但从戴倩身上学到了“坚持”两个字。在前线,戴倩会经常和她通过微信,分享抗疫过程中的点滴。进入隔离病房的时候,戴倩每次都是斗志昂扬,下了班跟她报完平安之后,就没有声音了,后来她才知道,戴倩是昏睡在了班车上。

在戴倩眼里,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在那里,我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充实,体会到了一种被人需要的自豪感。我想,我成长了。”她说。

3月8日,戴倩在雷神山医院火线入党,这是她第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早在2019年6月她参加援滇工作前,她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戴倩在援滇期间的工作照。

“这一次是我最郑重的一次,我在那里看到党员同事们主动挑起重担,承担高风险操作,为队员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戴倩说,“我们团队最年长的感控专家傅小芳老师,59岁的她每天充满斗志与干劲,为我们检查入舱前的隔离服时一丝不苟,超声医学科专家杜晶老师,为了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每日进舱六七个小时,只为辅助医生更准确地诊疗患者,他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陈伊萍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