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冠病毒也搞歧视?穷人的新冠肺炎患病率和死亡风险更高

2020-05-08 1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iBioWorld BioWorld

撰文:nagashi

从最初的爆发节点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在全球肆虐了四个多月,中国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国内新冠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当然现在我们还不能松懈,一定要时刻注意境外输入者、零星的本土病例以及潜在的无症状患者!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截止目前,美国累计确诊人数已突破100万,死亡人数超过6万,均位居世界首位,美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进入“重大灾难状态”!并且受到复工复产浪潮的影响,未来美国疫情形势或将更为严峻!

然而,令人十分惊奇的是,区别于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美国即使累计使确诊人数破百万,其医疗体系仍未彻底崩溃,部分医院甚至出现就诊病人太少而辞退医生和护士的现象。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AJPM)上发表题为:Disparities in the Population at Risk of Severe Illness From COVID-19 by Race/Ethnicity and Income 的研究论文。

此项研究表明相较于白人和富人阶级,美国黑人、印第安人和低收入人群更容易患上新冠肺炎,并且其重症率和死亡率更高!

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以其先进的科技力量、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强大的军事实力长期稳坐“世界霸主”的位置。然而,美国在新冠疫情的表现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到底是怎么了?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作为原著居民的印第安人,其他的民族和人种都来自世界各地。这也导致了美国的文化、宗教信仰极为复杂,以至于“种族歧视”现象在美国极为严重。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非白人种族和低收入人群的COVID-19患者缺乏医疗资源和护理救治的新闻报道却层出不穷。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面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平等的问题却仅仅答复道:“但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目前的研究表明,患有慢性疾病(例如哮喘、糖尿病等)的人群更容易感染SARS-CoV-2,并且相较于正常人,他们的预后更差,重症率和死亡率更高。

在此项研究中,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了2018年全国代表性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中33万多人的数据,观察了他们的慢性疾病患病率,并将其看作COVID-19风险因素。他们估计,43%的美国成年人(约9700万人)至少有一种COVID-19风险因素,18%的美国成年人(约4000万人)至少有两种或更多的风险因素。

针对人种的调查中,在美国65岁以下的人群中,33%的黑人和42%的印第安人成年人至少有一种风险因素,而白人成年人只有27%;11%的黑人和18%的印第安人成年人有多重风险因素,而白人受访者只有8%。除此之外,在65岁以上的受访者中,69%的印第安人和61%的黑人受访者有一个或多个年龄以外的额外风险因素,而白人中仅为54%。

针对收入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至少有2500万的低收入人群有一个以上的COVID-19风险因素。在65岁以上的受访者中,低收入者有一个或多个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几乎是高收入者的两倍,而有多个风险因素的可能性是高收入者的两倍多。除此之外,在65岁以上的受访者中,低收入者更可能有多种风险因素。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远程办公已成为潮流之一,然而,研究者表示,导致慢性疾病的不公平现象也使得这些人群更可能从事无法远程完成的工作,并且生活在拥挤的、多代同堂的家庭中,他们接触到新冠病毒的风险也更大。

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Julia Raifman博士对此说道:“几十年来在教育、就业、住房、压力和其他因素方面的结构性不平等形成了不同种族、民族和收入在慢性病负担方面的差异,现在,这些结构性的不平等导致黑人、印第安人或低收入者患上COVID-19的风险更大,且重症率和死亡率更高!”

不管怎么说,自由平等一直是美国的“普世价值”,然而在这一次的美国新冠疫情里我们看到了“自由”,却并没有看到“平等”,反而是许多民众的生命在在这些奇葩的操作下逐一逝去。

相信读至此处的读者也深有同感——我们的祖国才是新冠疫情下最为安全的国度,也是最珍视人民生命安全的国家。感谢国家和千千万万医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们才最终战胜新冠疫情!

以人为本,方为强国!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49379720301550

原标题:《新冠病毒也搞“种族歧视”?美国黑人、印第安人、穷人的新冠肺炎患病率和死亡风险更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