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风味人间》的撒糖姿势,让这个春天正恢复熟悉的味道
文学报
千年前的苏东坡,早春携新茶野餐,兴致而发,写下《浣溪沙》,其中有言,“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春季美味里有东坡的旷达,也有今人的念想。是否还记得18年年底,“深夜放毒”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上线,总导演陈晓卿、解说李立宏、配乐阿鲲......曾经让大众饱含口水的三位神仙重装上阵,给我们带来了熟悉诱人的味道。
这个团队实在会挑时间,四月将尽,全国城市与景区有序重启之际,《风味人间》第二季又在深夜上线了。依然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人生之旅,不断延伸着观众对家乡、对食物、对年少的味道记忆。黄海设计的海报视觉传递出,在风味星球上,人类从未停止追寻美味的脚步。细心的观众还可以感受到这次内容表达上增添了许多人文情怀,Y.A.冈察洛夫 、帕慕克、汪曾祺等作家对人类与食物关系的书写也穿插呈现在纪录片中。
风味人间,基底是真情实感,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西藏雪域到宁波盐田,从尼泊尔到挪威,无论是千年前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还是千里外不畏生死追寻甜蜜的猎人,人类穿越时空,跨越大地,只为一饱口腹之欲。而这一“口福”从来是来之不易。纪录片在后期剪辑阶段时,正处于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陈晓卿写下了一段感慨,“我们的屏幕上:温和的微笑,紧握的双手,深情的拥抱,亲密的接吻以及家庭的欢宴……看着节目,再看看窗外。有一刻我会想,节目里的生活,才是生活应有的模样,希望疫情早一天过去吧,让我们的世界重新充满美味和欢乐。”于是第一集的主题定为了“甜蜜缥缈录”。
甜,发端于唇齿,在口舌处搅得风生水起,却在人心头落得百转千回。首集中,崖蜜获取之艰辛,更能让人体会其中之甜;绵软柔嫩糖油之间,是被包裹住的原麦的清香;油脂、碳水和糖,成了巴蜀地区宴请宾客的餐桌上的重头戏。尤其是,在采蜜的过程中,解说提到采蜜人“摘一半留一半”的采摘原则,这类细节展现了传统养蜂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理念。这一集的糖分浓度太高,却寓意丰满,不仅是节目组“希望站在多事的2020年,回望与品味这个世界的美好”,也是对这个苦尽甘来的春天,最大的撒糖式祝福。今天,让我们抓住纪录片中的那个翡翠烧卖,看看它背后的人间故事。
烧卖的江湖地位
文/ 沈嘉禄
(原刊于文学报2017年1月)
烧卖在上海,江湖地位一直比较尴尬。与鲜肉大包比,它的身坯明显单薄,与小笼馒头比,它的腰围又大上一圈,但一口气吃上七八只也没有饱腹感。拿它与满街都是的生煎比,人们肯定偏向后者。
天地良心,做烧卖一点也不省心,也要擀面皮,比生煎皮子擀得还要仔细,要有薄薄的荷叶边,用三只手指在头颈处一捏,顶上就像朵花,才会好看。烧卖收口,讲究松紧得当,收得紧了,吃口就僵硬,收口松了,里面的卤汁容易淌出来。要不松不紧,就跟控制当下的货币投放量一样,学问大得很。然后上笼蒸,铁锅里的水突突滚,炉膛里的火呼呼蹿,大汗淋漓,真真辛苦!
这生意做起来心里没底,师傅干脆不做了。很长时间里,上海人一早起来就能吃到四大金刚,吃到生煎,吃到小笼,吃到鲜肉大包,但要找一家烧卖专卖店比较难。今天,餐饮市场风生水起,生煎、小笼招摇过市,锅贴、煎包也来切一块奶酪,三丁包、干菜包、鲜肉包、香菇菜包、豆沙包等组成的包子家族仗着人多势众,在市场上拳打脚踢,跑马圈地。这个时候,潜龙在渊的烧卖再也不甘寂寞了,重出江湖!
重出江湖的烧卖,开始还有些犹犹豫豫,先以糯米烧卖打亲民牌,但富起来的老百姓不买它的账。要吃就吃纯肉的,或者鲜肉加春笋,或者虾仁。总之,在美学形式上要求一口一只,在味觉感受上要求提升档次,在售价上允许放开,合理竞争。
烧卖是一种以烫面为皮带馅上笼蒸熟的面食。饮食史专家经过考证,认为烧卖源起元大都,也就是北京,慢慢流行到长江以南地区,所以烧卖的资格不算老,不如馒头和包子,也不如馄饨。烧卖名称因地因时而变化,一会叫烧麦、捎卖、开口馒头、开口笑,一会又叫稍麦、寿迈、鬼蓬头、梢梅,在嘉定,一度叫作“纱帽”。有形容制售形态的,也有形容它顶端蓬松形状的,更有方言对它的影响。
不过,以我的阅读经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古代第一吃货”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里记录了55种点心,有糕有饼有面有汤圆有粽子,却没有烧卖。有些红学家认为《红楼梦》其实也是一部中国饮食史,但里面也没有烧卖的影子,宝哥哥与林妹妹都没有吃过。在《金瓶梅》里倒被我找着了烧卖的蛛丝马迹,比如应伯爵等人吃过桃花烧卖,西门庆给侯巡抚、宋巡按吃的则是大饭烧卖。前者是肉馅,分猪肉馅、羊肉馅或者牛肉馅,后者就是糯米烧卖的祖宗。现在,中国餐饮市场繁荣,自北至南许多城乡都在热气腾腾地叫卖烧卖,各有秘辛。在外地,我吃过的烧卖在外观上五花八门,但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馅心上。猪肉以外,我吃过牛肉烧卖、羊肉烧卖、鸡肉烧卖、虾仁烧卖等。有一次在江苏某个县级市,还吃到了萝卜馅和白菜馅的烧卖,味道也不恶。北方城市的烧卖可能会加入蒜茸,味道不咋地,有时加的糖太重,也让人倒胃口。
有一次,我与几位爱好收藏的朋友去南京夫子庙淘宝,在秦淮河边一家茶楼里喝茶吃早点。五六样点心拼成一套,其中有翡翠烧卖,我惊喜之下挟起来就吃。唔?不烫嘴,又是咸的,咬了一口就没有胃口了。翡翠烧卖是扬州名点,由富春茶社创始人陈步云首创,特点是皮薄馅绿,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关键在馅心,用青菜泥做成,加蜂蜜、加猪油、再加蒸熟的火腿末提鲜,所以甜中带咸,咸不压甜。唐鲁孙在《酸甜苦辣咸》一书中写到他在扬州月明轩吃翡翠烧卖的感觉:
《糖蜂糕和翡翠烧卖》
“胡兄请我在月明轩吃早茶,一进门就告诉堂倌,我是刚从北平来的,做一笼翡翠烧卖,让我尝尝扬州名点。人家是吃过见过的,让案子上好好做。这一关照不要紧,这笼点心自然是特别加工细做啦,烧卖馅儿是嫩青菜剁碎研泥,加上熟猪油跟白糖搅拌而成的,小巧蒸笼松针衬底,烧卖褶子捏得匀,蒸得透,边花上也不像北方烧卖堆满了薄面(干面粉,北方叫薄面)。我有吃四川青豆泥的经验,它外表看起来不十分烫,可是吃到嘴里能烫死人。夹一个烧卖,慢慢地一度工,果然碧玉溶浆,香不腻口,从此对烫面甜馅儿蒸食的观感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把服务员叫过来问个究竟,服务员支支吾吾答不上,再叫厨师长出来,告诉他翡翠烧卖的来历:在万恶的旧社会,扬州这个销金窟里鸦片鬼挺多的,吸食鸦片的人终日口苦,需要甜食来调节,富春茶社由是推出了色泽悦目、现做现蒸、甜度很高的翡翠烧卖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今天大家都不吸鸦片了,但这个特色好像不能随意改变吧。撇开感情因素,纯粹从出品考量,我认为上海的烧卖要比北方许多城市的烧卖好吃得多。今天,上海人提及烧卖,言必称“下沙”。不错,康桥、召稼楼、七宝、新场等处的烧卖在网上名气很响,他们都称自己是下沙烧卖的正脉,被列入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新鲜的猪肉丁加了笋丁,还有浓郁醇厚的皮冻,馅心的味道果然不差。
唐鲁孙对翡翠烧卖也是念兹在兹的,他在《糖蜂糕和翡翠烧卖》里还写到:“上海后来开了一家精美餐室,是扬州人经营的,什么豆沙豌豆蒸饺、野鸭菜心煨面、五丁虾仁包子、枣泥锅饼,凡是扬州面点,可以说应有尽有,而且做得精致细腻,滋味不输扬州几家面点馆的手艺。只有翡翠烧卖一项,虽然贴了翡翠烧卖不久应市的预告,可是始终没拿出来应市,究竟是什么缘故,虽然不得而知,据猜想大概不外师傅难请吧!”老前辈提到的这家餐室要是今天还在,光凭他写到的这几样点心,肯定生意好到爆棚。再补充一句,我去过台湾多次,在朋友引导下品尝了许多有特色的风味小吃,但就是没有吃到过烧卖。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纪录片剧照
文学照亮生活
网站:wxb.whb.cn
邮发代号:3-22
原标题:《《风味人间》的撒糖姿势,让这个春天正恢复熟悉的味道 | 此刻夜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