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一致敬中国白衣天团:4.2万余名援鄂英雄肖像作品选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我们迎来属于全体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澎湃新闻首次选登《见证》!4.2万余名援鄂英雄国家影像文献档案中的30幅肖像作品,向中国白衣天团致敬!
66天摄影手记
为天使造像:一项史无前例的肖像摄影工程
中国摄影报记者 柴选 文
4月24日晚21时许,春风轻松,灯火辉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杜厚伟的形象不时出现在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的流行视窗购物广场珞喻路店大屏幕上。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拍下的他的身影,与4.2万余名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队员灿若星河的照片和姓名一同映现。随着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摄制的以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队为关注对象的纪录片《见证》的热映,与正在上演的感谢全国支援武汉的灯光秀一样,武汉街头、地铁等的多个大屏幕上,连着几天循环播映着被百余名摄影队队员留在镜头中的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形象。
这是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抵达武汉开展工作的第65天,也是众多新闻界和摄影界逆行者在武汉度过的最后一天。至此,《见证》的播映量早已过千万,万众瞩目的“为天使造像”肖像摄影工程也基本告一段落。
自2月20日至4月25日,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宣传组策划指导下,在中国文联、人民日报社等大力支持下,在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河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等协助下,中国摄协主席李舸率领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驰援武汉,并协调动员各方力量组成中国摄协抗击疫情摄影队,为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的4.2万余名医务工作者拍摄肖像,用富有仪式感的摄影行动留存壮举,讴歌英雄。
这项主题为“为天使造像”的肖像摄影工程,是中国摄影史上乃至世界摄影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这项工程用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医务工作者肖像照片以及照片背后的动人故事,折射伟大的中国战“疫”,展现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在国家层面组织开展此次主题摄影记录,既为疫情防控营造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又是一次饱含人间真情的视觉抒写和充满人性光辉的艺术创作。
这是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一项蕴含着真情与执著的浩大工程。在全球战“疫”的大背景下,为身披战袍的每一位白衣天使留下抗击疫情的特别瞬间,既是向逆行者致敬,又能为历史留真。
任泪水铺满了双眼
李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经常说,为4.2万余名医疗队员拍摄肖像,就是经历了4.2万余次真诚的感动。包括李舸在内的几乎所有摄影队队员,都在与医疗队员的交流拍摄过程中,为他们的平凡的真诚、简单的执著,为他们讲述的那些人那些事儿所感动着,“每天都在流泪”既是一种摄影队员的工作状态,也是情感共鸣的产物。
尽管不可避免地面临不解和质疑,但所有的摄影队员都在每日的奔波中,在瞬间的定格时,在日常交流和接触中,让一个个鲜活的医护人员形象,让他们举重若轻的讲述化为真诚动人的影像,深入浅出的报道,来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
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的主管护师孔娅娅一站到镜头前,便觉得控制不住自己,泪水悄悄从眼角滑落,最终也没有表述清楚自己的真实愿望。李舸拍摄的《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专题中,孔娅娅眼角的泪痕仍清晰可见。
像孔娅娅一样面对镜头前一秒还满面笑容,但一提及家人孩子,一提及日常生活,一提及自己正在经历着的抗击疫情的战斗,所有情绪交织着的感情之堤便会被泪水冲掉。尽管大家谈的“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儿”都是家长里短:陪孩子考试、陪父母旅游、希望见偶像、希望分配男朋友之类,但正是这样的质朴与真诚,让他们的形象更显伟岸。
杜厚伟大夫始时对肖像拍摄并没有多少感觉,当被问及“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儿”时,这个中年男子汉竟然在说出“回去陪父母过个年”之后泣不成声,蹲在医院楼道一角久久不起身。后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他才说出实情,父母年过七旬,他在外地工作,年年过年值班,本来今年要回家陪父母,却临时接到抗击疫情的任务来到武汉,再次食言,心有愧意。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ICU主管护师周俊贞说,希望带儿子和老公来武汉看看,告诉孩子“这是妈妈战斗过的地方”。当她举起拳头喊出“武汉加油”时,泪水已夺眶而出。河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长、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李桂梅作为队老大姐,面对镜头讲述工作的不易,安慰着年轻同事。她们当时共同的心愿是:“愿所有的患者早日康复,我们也能早日回家。”
让人泪目的场景很多,让人泪目的故事很多,就在肖像拍摄的现场,许多摄影记者发现线索跟踪报道,让生动感人的事迹得到广泛传播。
摄影队队员刘宇写下了季春红与他的深夜倾谈,讲述了一个摄影记者面对家人、面对现场、面对灾难、面对疫情的思考。季春红说:“留在你记忆深处的,最牵挂的,把你拽回来的,其实就是影像。”刘宇认为,触及生死时候,“我们的镜头一定要经受得起这种亲人之间投来的一个眼神,他可能会说,你们从我的角度考虑过吗?”他谈的是照片如何走进心灵,如何体现人性。
感谢有你,把幸福传递
中国摄协摄影队在武汉期间,主力队员人均拍摄医务工作者超过千人,平时还会为医疗队拍合影、拍活动等,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从3月中旬起,拍摄陆续送别各地医疗队的场景多了起来,“听我说谢谢你,爱常在心底,世界更美丽”的童声清唱时常响在耳畔。摄影师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就是传递爱与美好的使者,从全球抗击疫情的大局来看,医务工作者的形象永远会深入人心。
如今,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的肖像,正通过全国数万个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展示,电视纪录片《见证》的网络播放量早已过了千万,而由之出发制作的各种融媒体作品正在更多传播。作为《见证》主人公的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及其代表着的所有摄影队员,都是衬托医务工作者逆行精神和无私品质的引子,就是见证抗疫壮举、讴歌抗疫英雄的执行者。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钟锐钧以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为主体拍摄的“最美逆行者”系列海报通过早期的传播获得了巨大反响,“为天使造像”项目的策划执行则让所有逆行的医务工作者写入史册。在战”疫”的特定时空下,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里,白衣天使的肖像照会成为抗击疫情的所有见证者、参与者内心世界的解码器,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记录本。对于这批宝贵的影像文献的使用,摄影队员有很多畅想,国家层面亦有诸多策划。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英雄的形象必将会以更广泛的形式向社会传递,向世界传播,让来自战“疫”一线的感动永远铭刻在人们心里。
摄影队员每拍完一个医疗队便尽快将整理好的肖像交给领队或联络员,由他们分发给每位被摄者。不少医务工作者会把这样的肖像分发到朋友圈或自媒体,扩大这项摄影工程的影响力。4月20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核酸检测期间,李舸被该院医护人员认出,就是“拍肖像的摄影师”。在武汉期间,中国摄协摄影队不少队员还抽出时间采访拍摄了不少武汉本地的医务工作者,为他们拍摄肖像、录视频。李舸还采访拍摄了脱下防护服、穿上隔离服的五位受感染医护人员病愈后尽快回到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场景。经济日报摄影记者高兴贵的朋友看到老家街头大屏幕上播放了其拍摄的云南医疗队队员肖像,让他觉得这项工作特别有价值,有意义。
人民画报社资深记者徐讯用无人机拍摄了大量武汉城市景观的照片,全程实录的长江二桥灯光秀和汉街风貌等传播较广。付锐集纳武汉各处代表景观的专题《瞰武汉》,近期以来更成为一组网红图片。付锐说:“武汉的所见所闻更是一次身心蜕变,让我感觉自己是一名战士,能够为国家战斗而热血沸腾,一次次从内心喷涌而出的使命感,让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笃定自信,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将一生受用。”
湖北省文联和省摄影家协会也在筹划着拍摄更多本地在抗击疫情一线奋战过的医务人员肖像。“真希望将来能用这些照片建一堵英雄墙,让人们永远记住他们。”刘宇写道。
还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抗击疫情中,随着“为天使造像”项目的进展,医务工作者的肖像摄影成为一种颇受关注的风潮。在武汉,许多直击抗击一线的摄影记者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摄影师,也利用一切机会或应有关机构要求,以志愿者身份拍摄战“疫”肖像。曾多日坚守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的女摄影师黄蕾和担任武汉市商务系统物资供应志愿者的商业摄影师徐震山等人,均为不少援鄂医疗队队员和武汉市参与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志愿者等群体拍摄了肖像。在湖北,在全国,也有摄影师通过借鉴李舸的“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专题的图式,将两个时空的情境交织在一个画面中来表现隔离、疫情防控等话题。
李舸说,“我们来武汉,不是为了追求那一张经典照片来的。我们就是希望把眼睛看到的、用心感受到的东西,通过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篇文章传播给受众,如此而已。也许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但当把这些碎片拼接在一起,现在或者以后,人们就有可能相对全面地看到武汉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发生了什么。至于什么照片可以成为经典,不是我们考虑的。”
不为摄影而摄影,只为记录下白衣天使的壮举,只为记住逆行出征的英雄。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队以镜头中的深度发现,内心里的责任担当,深度介入历史彰显摄影以图证史的社会功能,以有重量的精神行动和人文立场去建构信仰体系,用4.2万余名援鄂医疗队员的光辉形象,向党和国家、向疫情防控工作呈上了一份摄影答卷。
(致敬中国白衣天团海报设计:澎湃新闻视觉中心交互体验部 郁斐 特约图片编辑 曹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