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建华专栏:国家战略新平台 东方大港通州湾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类文明必将存续进步。尽管新冠病毒疫情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给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添加了新变量因子,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阴霾渐渐散去,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与开放合作共赢趋向终将回归正道。
长三角国家战略与“北上海”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有几个明显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城市群建设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当今世界有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推进并基本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目前有三个往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其中最有潜力的应当是长三角城市群。
湾区经济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先进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美国旧金山“科技湾区”、纽约“金融湾区”、日本东京“产业湾区”以及我国粤港澳大湾区,被誉为世界四大湾区。湾区由于特殊的综合优势,成为经济、科技、产业、人才等各类优质资源的集聚之地。
谁在世界中心?陆权与海权的争夺博弈,核心是控制世界的物流路线,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之路,谁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和安全命脉,也就控制了世界。海港空港物流能级,成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哪里?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保罗·罗默认为,内生技术变化的长期增长模型,技术进步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在谋求科技创新突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也就是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有学者将上海与东京进行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研究显示,东京湾区聚集了日本1/3人口、2/3经济总量、3/4工业产值,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和国际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和消费中心。上海人口是东京的2倍,面积是东京的3倍,但上海的GDP只有3.82万亿元人民币,仅为东京的1/2。原因何在?较长时期以来,上海奉行内生性自我发展的单中心思路,导致资源、产业、人口过度向圆心集聚,制约了上海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后劲。
根据年初发布的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上海在加快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围绕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1+8”区域范围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等方面衔接,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1+8”区域范围,陆域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7070万人。新空间格局的构建,就是“聚”即强化上海作为“核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主要体现在创新引领、服务汇聚、协同整合等方面;“散”即中心城市功能向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城市群更加有效地疏解;“通”即加快都市圈内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在“1+8”区域空间格局中,综合承载力最强者,当属一江之隔的“北上海”南通。
国家整体发展,北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南有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区等重大国家级发展布局带来的新使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粤港澳大湾区比肩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海南自由贸易区则是进一步对外扩大开放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样板。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定位,概括起来就是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要把长三角通过一体化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性和示范作用,将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国际经验,由于自然因素与运输便利,大江大河入海口孕育城市文明。早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我曾采访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他当时提出议案,建议与浦东开发开放一同开发建设南通,打造万里长江的“龙头”。因为上海只是“龙头”的上颚,南通是“下颚”,苏州是“龙筋”,如果只有一边发达,那么咬合力不够,就难以很好发挥“龙头”昂扬腾飞、牵引带动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将改写区域经济发展地图,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苏州与南通这三座城市的同城化融合发展将日益增强,可以深度融合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的“金三角”,成为万里长江巨龙的“龙头”。
南通有大桥梦 还有大港梦
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早在2006年履职南通时,就表示要全力构建沪苏通“金三角”,把南通打造成北上海的副中心城市。沪苏通“金三角”,上海居首,苏州、南通各为南北两翼,并不是一个虚构的概念,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南通除了大桥梦之外还有一个大港梦,南通的港口建设正面临大的变化,江港变海港,渔港变大港。
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表示,过去有一句话能够概括南通,就是“靠江靠海靠上海”,我们在新一轮发展当中要改变一个字,要把“靠江靠海靠上海”改成“通江通海通上海”,因为交通问题一直是南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国家公布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南通的交通问题一些重大项目都有了充分的体现,要解决南通的交通问题。
正是在国家战略总体布局的背景下,“大通州湾”应时应运呼之欲出。2019年12月1日,国家层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今年4月1日公布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明确,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努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立志“一龙头三先锋”,即要在国家大战略中抓住机遇、放大优势,努力成为江苏沿海崛起的龙头,争当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先锋、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先锋;实现“三个全方位”,即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答好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即面对新机遇,我们准备好了没有?面对过万亿,我们准备好了没有?面对大项目,我们准备好了没有?面对争先锋,我们准备好了没有?“大通州湾”全面步入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为南通争当江苏沿海崛起龙头、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撬动性大工程。
从哲学层面观察,要解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等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南通南望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江苏又是港口大省,为什么还要高起点、深谋划、大手笔建设“大通州湾”?至少可以从四个维度加以认知——
全球视野:通州湾区域区位优势独特,是东向浩瀚太平洋的出海门户,西通长江中上游城市群,南邻上海国际大都市,北接广袤的苏中苏北平原腹地。借鉴湾区经济发展经验,建设“大通州湾”,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条件,符合全球经济与人类文明进步趋势。
国家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等战略叠加,最优化发挥集聚放大效应。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是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承载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江苏最具活力新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江苏愿景:建设“富强美高”新江苏、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是新时代江苏发展的目标追求。去年5月30日在东京举行的江苏日本开放合作交流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介绍南通时说,南通是江苏未来的新增长极,这里正在打造江苏新的出海口。这个新的出海口就是位于长三角北翼的通州湾,将成为江苏真正意义上的“龙头”港口,进而整合完善江海河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强跨江联动发展,努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担当:有利于发挥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纽带作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参与国际竞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发挥通州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功能,为长江沿线城市新增一个“海进江、江出海”的便捷通道,增强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利于发挥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的亚太门户功能,构建“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的格局,放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全面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体系建设;有利于发挥南通江海联运、江海直达的比较优势,加速江苏沿海崛起。
江苏新出海口“新”在哪里
江苏在通州湾打造新的出海口,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发问:新出海口“新”在哪里呀?通过学习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九新”上加以认知:
一是对外开放合作新信号。规划建设“大通州湾”,打造“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门户,依托通州湾港区开辟新出海口,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做好经略海洋文章,放大向东开放优势;依托三洋铁路及陇海线,实现江苏东部沿海与欧亚大陆新贯通,全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是面对新冠疫情肆虐导致进一步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世界发出的江苏开放合作新信号。
二是长江经济带上新支点。作为江苏唯一滨江临海城市,江海联运功能凸显,具备打造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的天然优势,通过江海水铁联运,溯江而上服务长江全流域,顺江而下通达全球,发挥海进江、江出海的双向集散优势,真正为长江沿线城市江出海、海进江提供高效便捷的新通道,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
三是长三角一体化新亮色。发挥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好承接长江沿线及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重大产能转移升级,打造沿海绿色临港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激发新动能、注入新内涵、形成新增长极。
四是东方大港短板新补位。孙中山先生100年前描绘的“东方大港”蓝图正在化为现实。中国长三角港口群“一体两翼”战略格局,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吞吐量牢牢占据全国前两位,位于“北翼”的江苏港口群落,虽然港口数量可居全国第一,但却没有形成枢纽作用较强、带动辐射能力突出,可与“南翼”宁波-舟山港能级匹配的“龙头”港口。规划建设新出海口,无疑是对“东方大港”的国际竞争力叠加。
五是跨江融合发展新平台。南通励志进入苏南板块:比肩苏南、追赶苏南、看齐苏南,跨过长江去、融入苏锡常、同质化生态。凝心聚力、携手协同打造新的出海口,尤其是与苏州实现全方位深度融合,将成为跨江融合发展的新的合作共赢平台。
六是江海河湖联运新枢纽。江海河兼具、通江达海,是江苏特有的自然禀赋。新出海口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江河海、公铁水联运,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着力破解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体系建设难题,着力扬公铁水空运输方式齐全和江海河湖水运优势明显之长,就能以交通运输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一步降低江苏制造业成本,努力把多重国家战略在江苏叠加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提升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七是苏中苏北腹地新引擎。对南通来说,上海是标杆,苏南是坐标,苏中苏北是压力。面对前有榜样、后又追兵的局面,对具有后发优势的苏中苏北比如盐城等地的发展要棋高一着,力争能发挥带动引领发展的辐射示范作用,实现南融、北联、西拓的能级不断提升,使南通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有鉴于此,规划建设新出海口,会增强提升南通对苏中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八是国际航运系统新增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世界眼光、一流标准,着力推进江海联动、多式联运、港产融合,着力把新出海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发展好,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整体提升综合功能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贸易便利、生态绿色、经济繁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出海口,为长三角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港口群提供有力支撑,无疑是优化国际海运系统的一个新增量。
九是南通增长崛起新要素。作为江苏新的增长极,南通经济社会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借助于打造新的出海口,着力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能源和现代物流为支撑、文旅休闲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加快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向布局集聚化、结构合理化和产品高端化方向发展,率先突破重特大项目,重点打造50亿级、百亿级乃至千亿级大企业,建设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港产城有机融合发展,一定会给南通崛起腾飞注入新要素。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作为南通人的蓝绍敏在苏州励志: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心无旁骛谋创新,重塑发展新优势;让“白发苏州”焕发新时代青春容颜;选择苏州,就是选择机遇,选择成功。各界评论:搅动十大区县,再现“群虎争雄”。作为苏州人的徐惠民在南通倡导:要在干大事、创大业中发现使用“狼性”干部。实现“三个全方位”,借鉴苏南“三大法宝”,回应自身“发展四问”,对南通来说是别无选择,惟有发奋有为。这就是说,使发展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八小佛山之首的狼山脚下呼唤“狼性”干部冲锋陷阵、不屈不挠,为事业拼搏、为梦想前行。
“大通州湾”规划建设吹响了集结号、冲锋号,这里必将成为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瞩目聚焦的一片热土。北宋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大通州湾”在充满激情创业精神的“狼性”干部团队的不懈奋斗中,国际一流的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一定会在黄海之滨化为美好现实!
(作者何建华 系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此文系4月28日在苏州召开的通州湾新出海口跨江融合发展恳谈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