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读︱虐猫虐狗成产业链?这是病,得治!
前不久,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范某因为虐猫、在网上售卖虐猫视频等情况,被学校予以退学处分。如果说大学生的这类行为,尚可以说说加强生命教育这类观点。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会发现现状可能比偶发的事件更沉重,只针对个案的讨论已经不够用了。
澎湃新闻发布了一段新闻视频,视频中有志愿者卧底了几百人的虐猫群,里面有人拍视频、卖资源,甚至有直播。虐猫群也与虐狗群互通,大概也相互交流些“经验”。不难看出,虐猫虐狗已有“产业化”趋势,它不是个体偶发的行为失范,而是一个群体的特殊癖好。
针对虐待动物的心理机制,有不少研究。国外研究刑事案件,发现不少罪犯都有“麦克唐纳症状”——尿床、喜欢纵火和虐待动物,而这些倾向,大多来自于自己曾被虐待、忽视、压抑的成长环境。
当然,这不是说虐猫、虐狗者将来一定会成为罪犯,只是说施加这类暴力行为,极可能是源于自身心理异常。从科学的角度看,这可以当作一种“病”,施暴者自己也该直面。
值得注意的是,往往牵涉猫狗的话题,在互联网上常能吵起来,比如能不能吃狗肉。但在虐猫虐狗的议题上,却近乎是一致的谴责。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炫耀性的暴力、不必要的残忍,已经突破社会共识的底线了。食用肉类,因为必要尚在一定的讨论空间之内;但发泄性的虐待,文明社会是不可能接纳这一幕的。
因此,虐猫虐狗成产业链,它本质上也是社会应当医治的“病”。但是令人担忧的情况是,对虐猫虐狗者,往往网络挞伐铺天盖地,但落到现实生活中,几乎无能为力。
从现状看,虐猫虐狗的行为已经引发了相当的普遍不适,如缺乏禁止性规定,这个产业链延展到什么地方也很难说了。而且这类行为如果泛化,就有可能正常化,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社会层面,甚至都认识不到这从心理学上讲是一种病症。一个个300人大群蔓延开,恃强凌弱的暴力会不会被膜拜?显然,从现在的共识看,人们是不愿看到这一幕的。
该不该从法制层面禁止虐待动物,如何界定虐待动物的行为,如何制定相应的法规,或许也到了可以讨论的时候。该强调一下的是,专门立法保障一下动物,真不是“闲”的。如何对待人类社会中的弱者、哪怕是动物,本身也构成了社会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社会达尔文主义不符合文明标准,我们的生活不该是“谁强谁有理”。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尊严,都不该被随意践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