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镇再生|在松江泗泾,寻找徽商孙士林的生平行迹
2019年9月,我们在松江泗泾古镇孙士林宅内举办了“古建筑木作法展”。开幕后,通过本地微信公众号平台,汇集起了几位生活在泗泾的志愿者。我们希望这个展览是一个契机,能帮助我们理解地方历史与现实,并进一步连接社区,探索文化遗产与地方社区的互动。而这也是“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孙宅成立的愿景之一。
志愿者组长王勇联是1950年代生人,他见证了古镇的变迁,对这里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童年时,王勇联在孙宅所在马路对面“汪家厅”生活、长大,小时候见过孙士林。他印象中的孙士林先生鹤发童颜,是个慈爱的老人。 在为游客导览和介绍的过程中,王勇联发现,访客对于这栋孙士林宅的历史很感兴趣,而我们对这栋老宅和它前主人的历史却了解甚少。
于是,我们不定期举办本地志愿者茶话会,通过个人的口述故事,收集众人对孙士林的回忆,试图组成孙士林个人生命历程的拼图。我们认为,这件事情的意义不止在于了解孙士林,也在于每个人“生命史”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地方社会的“生命史”。孙士林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将勾连出泗泾地方社会的前世今生。
孙士林究竟是何许人
2019年10月,孙宅茶话会进行中。第一次的茶话会,我们准备了几组关于泗泾古镇的关键词,请大家围绕关键词自由讨论,展开话题,建立一个认识泗泾地方空间的初步概念。 胡莉婷 图
志愿者陈志鹏1945年生,从小就在孙宅附近的宅子里长大。他曾负责泗泾镇的工商业工作,对泗泾的产业发展史很是熟悉。关于孙士林的记忆,陈志鹏说:
“我以前就住在现在孙宅边上的安方塔的位置,我记得小时候到孙士林那里去,我叫他老伯伯。当时我很小,我得仰着头看,感觉他(个子)至少1米8朝上。他有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是我的同学……南京东路有一家是邵万生食品店知道吗,邵万生和孙士林他俩是亲戚。”
从陈先生的口述中,我们得知,孙士林原来可算作一位定居泗泾的“徽商”。大约在民国初年,孙士林来到泗泾,先是做茶叶生意,后转至南北货,也就是干果生意。孙士林的生意大概做得不错,没过多久,他就在下塘街边建起(也可能是购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孙宅。
孙士林并不是第一位定居泗泾的徽州人。晚年孙士林的居所汪家厅(又称宝伦堂),其最早的主人汪宝林也像孙士林一样来自徽州,并在清中叶建造了这座泗泾最为考究的宅邸。
泗泾塘畔下塘街的早年风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塘与上塘
泗泾的地名含义是四水(通波泾、外波泾、洞泾、张泾)交汇之地,透露了它与水道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水路发达,沿着泗泾塘,可连通上海及江南腹地。泗泾镇中的两个重要地名:上塘和下塘,同样是因水得名。“塘”即孙宅南面的泗泾塘,它是泗泾镇最主要的河流。当年,各种货物随着水路在泗泾流转,沿河开了米行、木行、竹行、橹行、酱行、染坊等产业铺子。
泗泾塘北岸慢慢形成了一条街道,就是下塘街。沿街有码头、商铺。所以“下塘”就是河边的下塘街的沿街区域,有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大概知道了孙士林为什么在古镇中选择了下塘作为他的南北货店以及家宅的位置。
相对下塘,泗泾还有“上塘”。“上塘”就是朝向内陆一点的泗泾大街(开江中路)以北的区域。也就是说,上和下是相对于泗泾塘而言的,离河近的就是下塘,离河远的就是上塘。一些大宅子,像汪家厅、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则多在上塘。
孙宅的改造过程中,我偶然发现几张孙宅的旧报纸碎片。这些报纸残留在面对下塘街的隔墙的柱子内侧,内容是一篇并不完整的民国小说。它的位置暗示着孙宅沿河铺子在当年,可能是一个没有隔墙的大空间。冯立 图
下塘的“骑楼街”
当年的下塘街热闹非常,是居民生活的中心。沿着下塘街的小巷名,缸甏弄、挑水弄、仁嘏弄、竹行弄等,是当年热闹的下塘街的见证。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下塘最有趣的是形成了一条断断续续绵延数百米长的中式骑楼街,当地人称为廊棚。古镇沿河有骑楼房子,在江南是少见的。它形成的时期,以及建造的故事,今天尚不可考,但的确构成了下塘街重要的生活空间。
根据建造风格推测,孙士林宅建造时,隔壁的程宅和管宅应该已经建成。孙宅面向下塘街的骑楼,应该是延续了程宅、管宅的做法。这样延续性的骑楼沿街界面,其建造更像是一个民间的自发行为,不过无疑也是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协商的产物。
修缮后的孙宅沿河“骑楼”界面。 冯立 图
米行与抗战
关于孙士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迹,有这么一段与米行有关的记载:
“抗日战争初期,日军轰炸松江,产生了很多难民。孙士林积极号召米业同行,并带头捐出粮米,设粥场救济难民。日军多次来到泗泾镇扫荡、征军粮。孙士林带领米行老板们妥善将粮食转移,多次度过难关。”
这段记载反映了孙士林作为一个商人,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当地社会中已颇具地位,成为地方危机时刻的关键组织者,也显示出民国时期地方产业同仁与地方社会之间的紧密互动。
当时的米行,不仅是泗泾镇的经济支柱产业,也为地方教育出力。据陈志鹏回忆,泗泾镇米业养正小学的建设,除了地方社会名流如马相伯、史量才等人的努力,主要依靠泗泾“米业同业会”组织泗泾的米厂、米行、油坊等老板出资。而孙士林作为南货行业的代表,也连同百货业、地货业、棉布业、竹木业等各路商界人士,共同支持办学。
私房改造
1950年代,孙士林的生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是私房改造运动。据志愿者回忆,当时住宅面积达七十平米以上的人家,要把面积分给其他人,但是允许留一间给自己家住。私房改造的时候,孙宅的居住空间一间一间被划分到很小,而孙士林一家却搬到了孙宅对面泗泾大街上的汪家厅——1950年代初期,汪家厅也像孙宅一样,经历了私宅改造,一半作为泗泾镇木业仓库之用,一半作为住宅分配给十余户人家。
志愿者陈明亮一家是这场运动之后搬入孙宅的。陈明亮说:
“我们这个房子当时大概住了二十几家人家,当时的状况就像《七十二家房客》里面那样。旁边第一进沿街的两间,住的就是我老爸老妈,我们四个兄弟姊妹都住在这。当时这条街的房子沿(下塘)街的都是两层的,我老爸老妈住的那间是平房。听我父母说,解放前,孙宅这边还有一个地下室,是存放南北货的陶缸。我现在69岁,搬离孙宅已经46年了。”
下塘街的廊棚生活。 陈志鹏 图
泗泾大街
除了私房改造,1950年代人们也见证了泗泾大街的发展。王勇联回忆,大街原来是和下塘街差不多宽的,后来解放初向北拓宽过,所以老街北面的宅子都改动过。慢慢地,商业铺子也就从下塘街向泗泾大街转移。随着陆路交通的日益重要,大约在这个时候,孙士林的南北货铺子也开到了泗泾大街。店名叫“孙同和南货店”。现在,这个房子原址还在,靠街的那一进拆掉了,盖了幢五层楼。
陈志鹏的家族药店“存仁堂”当时就开在“孙同和南货店”隔壁,他说:“我小辰光来的时候,孙伯伯每次都会拿几个核桃给我吃。”
1952年国庆时的泗泾大街 图片来源:陈志鹏提供
汪家厅与大众剧场
在大家对孙士林的回忆里,有些与戏院有关。做南北货生意出身的孙士林,是否也开过戏院,我们尚未能核实,而戏台和剧场,却的的确确是承载了泗泾人集体记忆的重要公共空间。从汪家厅的私人戏台到大众的公共剧场,见证了古镇娱乐生活的演变。
王勇联曾经家住汪家厅,他记得,解放前,孙士林租了汪家厅开戏院。“我大概7、8岁的时候,为了不买票,趁检票人多的时候钻进去。那时候汪家厅整个空间暗暗的,地面还是泥巴地,有一次还差点滑一跤。”
而大众剧场,则是孙士林和候耕余共同投资创建的。其中孙士林以靠大街的“孙同和南货店”的二间门面房、后面的二进天井,及二进二层楼房作为房舍投资。当时在整个松江县,没有很好的剧场,有二楼剧场的只在泗泾,一般的剧场只有一层楼。京剧、沪剧连番在这上演,热闹非凡。除了演戏,节会以及重大的活动基本上都在这里举行,后来也放电影。
在本地人的印象中,大众剧场刚开始演出的是京剧,结果泗泾的老百姓对京剧不是很感兴趣。泗泾人比较喜欢听越剧和沪剧。当时松江的越剧团是一个民间越剧团,叫三新越剧团、主演兼团长叫赵世祥,当时特别有名气。据说他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越剧界十姐妹之一傅全香的弟子,长期挂牌在这里,有时一演一个月。“当时如果要去看,要提前买票,当天去不一定买得到票,因为里面的位置不多。”陈志鹏说。
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大众剧场就不演戏了,那里成为了不少批斗大会的发生地。陈志鹏补充说,“我在里面作为陪斗。当时我厂里的领导被批斗,我站在边上,批斗的理由是,你为什么不重用工农兵的子弟,而重用了我,我是资本家的儿子,我的祖辈是开中药店的。”
汪家厅的戏台,解放后作为泗泾木业工坊之用。 田雨盺 图
最后一位徒弟
关于孙士林的最后一段回忆来自于他的关门弟子。孙士林之前经营南货、炒货,用了许多佣人,收了店堂学徒。我们通过王勇联,间接找到了孙士林的最后一个徒弟——如今已经93岁的张铁阳老先生——现居住在郊外敬老院。孙士林先生过世时,张先生一手操办,至今还清晰记得。他断断续续地回忆了一些往事。顺着张老先生提供的线索,最终,我们找到了孙士林的墓碑,在天马山公墓。根据墓碑记载,孙士林的生卒年是1901年至1970年。
孙士林肖像。胡莉婷 翻拍
以上就是我们试图构成的有关孙士林的拼图,它来自于我们收集到的具体的个体记忆,而这些记忆本身,也因着时间的层叠,与事实或有出入,注定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的孙士林的故事,或许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更看重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经由民间个体的回忆,对于地方的历史有了几分真切的感受。
透过孙士林的生命史的片段,我们得以一瞥民国时期江南市镇社会的流动性以及从民国至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我们看到了市镇空间的主轴从“下塘街”到“泗泾大街”的转移,看到娱乐空间从私人戏台到公共剧场的变化,也看到私人居住空间的剧烈变化。这些社会变迁是从20世纪一个普通商人生活的地方空间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的,却也是大历史变迁的一个注脚。
文中所提到的孙士林的故事地点图 胡莉婷 绘
(作者冯立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吕楠对本文亦有贡献。志愿者口述记录:胡莉婷、李培琳。)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