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是余欢水》带来的启发

2020-04-25 20: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禾子 PingWest品玩

一部难能可贵的过渡时期作品。

作者|李禾子

(本文含少量剧透)

有人曾如此解释“荒诞”的含义:荒诞简单说就是把一个正常人放到不正常的环境里,还要让他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正常。

某种程度上,荒诞的艺术手法非常适合用来展示当代社会现实,它自带的讽刺属性没有那么浓烈的批判色彩,足够安全;它天然和喜剧的连接,在观众中间又很有接受度,比如关于笨贼的故事《疯狂的石头》和《无名之辈》,把背景放在民国时期的《让子弹飞》和《驴得水》,大鹏最近两部聚焦小人物辛酸的《受益人》和《大赢家》,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但长久以来,荒诞的手法在国内大多被用于电影作品,似乎一直为剧集创作者们所忽略。这或许与电影和剧集两种呈现形式各自的特点有关,电影是浓缩的,它需要更加风格化的叙述和表达;而剧集是绵长的,它需要的是制式化,是一种稳定的形态,以便于观众理解。

所以《我是余欢水》的出现让人惊喜。它仅仅用12集——一个远小于过去绝大多数国产剧的体量,便讲述了一个完整丰满的故事,荒诞制造出的喜剧效果与现实主义题材的结合,也使这部剧的气质迥然不同于以往的许多剧集作品。

《我是余欢水》的故事从一场闪回的车祸开始。

2009年,野心勃勃的余欢水(郭京飞饰)正准备和好兄弟在互联网外卖行业大展拳脚,骑着一辆拉风的摩托像风一般飞驰在跑业务的路上,不料在一个十字路口被一辆窜出的大卡车撞灭了所有希望。闪回结束,时间来到2019年,切入一个再日常不过的炒蛋的特写镜头——此时的余欢水已经结婚生子,过上了平淡、庸常的中年人的生活,终日承受着来自妻子、同事、亲人、朋友和邻居的恶意。余欢水的人生轨迹好像在那场车祸之后发生了大转向,就像豆瓣网友@深水步惊云 总结的那样,“郭京飞开篇即遇车祸,错过互联网发展黄金十年,由美团创始人沦为社畜。”他的性情也和从前判若两人,变得唯唯诺诺,谎话连篇。

《我是余欢水》的前两集与其说是在推进剧情,不如说是在建立人物。如果按照以往的拍法,刻画人物往往是和剧情发展同步进行的,是抽丝剥茧式的,需要观众去反复咀嚼。但《我是余欢水》用了一种非常电影化的、紧凑的方式,使情节服务于人物,用短短两集80分钟的篇幅将主角余欢水描画成一个在家没地位、工作混日子、受邻居欺负、被兄弟耍赖欠账的窝囊中年loser形象。

这种紧凑的编排达到了一种排比加强的效果,主角身上的打击来得越是应接不暇,“丧”感就越得到加成,印刻在观众脑海中的形象也越鲜明,越受到吸引。这样的“丧剧”很容易让人想到国外《伦敦生活》和《马男波杰克》这样的剧集,后两者已经证明了它们在中国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这无疑给中国剧集的拍摄真切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它甚至可以被视作某种意义上的进步——尽可能地减去冗余无味的内容,仅用两集讲完过去十几集才能讲清楚的事,从而显得精炼,干脆,不拖沓,且赋予一种美感在里面。

中国观众苦“注水剧”久矣。动辄五、六十集的设置,以牺牲作品质量为代价最大化了除观众外的各方利益。但一部需要开倍速播放才能勉强看完的剧还谈什么审美呢?就连广电总局都发文倡议,“提倡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坚决反对人为 ‘注水’、拉长集数等行为”,让观众难得为它叫好了一次。

《我是余欢水》播出后,有网友如此评论,“如果未来我们的剧普遍能压缩到12集这样子的体量,那么国产剧的质量完全可以上升一个台阶。”

除了精干的外在形式,《我是余欢水》的难得之处同样在于其荒诞但又无比现实的内容。正如知乎网友@Alex waker 所说,

“本质上,我并不认为(这部剧的口碑)来自 ‘余欢水咸鱼翻身之后’的爽,而是在 ‘余欢水作为一条咸鱼’折射出来的真。是的,我们这些普通的平头百姓,或许不知道国际风云是怎么运筹的,数字金融是怎么翻导的,但生活里的一个个困境,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

其实很难用言语去描述这种荒诞,它总是存在于角色不经意间抖出的一个包袱,或是镜头制造出的幽默效果,让人发笑,却又很收敛。

在如今遍布奇观的国产影视剧中,这种“真”已经很难再见,我们甚至很久都没有在一部国产剧中看到过一个“正常人”,似乎主角们总是光鲜亮丽,总有贵人相助,总有花不尽的钞票,心想总能事成,这些离每个真实的人生都太远。

但余欢水不同,他的遭遇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多少都曾经历过的。剧中的许多细节场景,像余欢水一家住的小区,堆满杂物、贴满小广告的楼道,简陋拥挤的电梯间,还有余欢水本人的经济能力,他的窘迫、矛盾、拧巴和纠结,都是如此写实。

当然,如果把《我是余欢水》放在一个更严格的创作框架下去看,它依然有很多不完美之处。比如关于剧中台词是否侮辱女权的讨论,已经反映出人物塑造的问题;比如尽管已经在向真实靠拢,类似余欢水父亲这样的角色还是难逃一种扁平化和审丑倾向;比如最后几场在废船上的绑架戏份,原本有可能拍得像《十二怒汉》、波兰斯基的《杀戮》里经典的单一场景戏那样,有种环环相扣的解谜式精彩,但最终还是走向春晚小品式的直白和自我感动;再比如剧集整体的减法做得还是不够彻底,各种多余的闪回实则可以舍弃。

因此《我是余欢水》其实更像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作品。它有旧的影子,更有新的样子。但最重要的是,它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设计上都体现出了对观众的重视。希望这些启发最终不会被辜负,国产剧也能像余欢水一样再活一次。

原标题:《《我是余欢水》带来的启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