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的女儿》少儿不宜?《见字如面》破解中国式父母之烦恼

2020-04-25 09:13
有戏 >
字号

身为中国家长有多难,看看《见字如面》最新一期节目《少年愁》便知道了,几封信件道尽为人父母的忧愁与焦虑:孩子小时,要不要给他们读经典童话,《海的女儿》《灰姑娘》究竟是名著还是毒物?等到孩子上了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被迫重读九年义务教育;好不容易孩子长大,到了青春期,恋爱问题又让人操碎了心……

少年愁,其实是家长愁,有争议、有吐槽、亦有诚挚的建议,这一期《见字如面》直面成长的烦恼,在思辨与倾听中,破解教育痛点。

当著名童话遭遇现代解读:《海的女儿》是佳作还是毒物?

“就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就需要用姐妹们美丽的长发这样的资源、用无法说话这种残忍的自我阉割、用直立行走如刀割般终身痛苦的代价,去换一个所谓的嫁给王子的归宿?”

网友“轻成一只飞燕”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看到女儿从故事机里听《海的女儿》的故事时,她立马按下了开关。在她看来,这篇安徒生童话经典非常不适合读给女孩们听。因为,小美人鱼通过牺牲自我而争取王子的爱情根本不是合理的爱情,而是通过矮化女性讨好男性的表现。她告诫女儿,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同时,她还认为,所有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为结局的童话,其实也都不适合讲给女孩们听。“因为,人类的女孩们应该知道的,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欺,也不是只能拥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这封信在网络上激起了关于是否该让孩子读经典童话的热议,节目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信件卡段收到了4000多条网友评论,不少网友都表示认同信件作者的观点。

网友“雀斑霉少女”称自己一直都很后悔看的第一篇故事是美人鱼,“希望以后的女孩子也不要为了任何人牺牲自己,你的人生从来都不止有爱情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

网友“808888999”也表示这封信打开了她多年的心结。“看过小美人鱼后,一度觉得真的爱一个人就该是痛苦的,没有快乐的,进而会觉得爱人对自己的好和幸福都是错的,潜意识中一定要毁掉别人对自己的好。”

有趣的是,《见字如面》所引发的并非只是对信件单一认同的讨论,而是真正变成了激活受众独立思考的起点。比如嘉宾许子东认为《海的女儿》的核心是爱,灵魂、宗教,对于这本童话的解读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出发。在他看来,人类活动是经济、科学、宗教、艺术综合作用的结果,爱就要有回报只是从经济角度的单一考量。

而网友“果子狸7777”则表示不同意许子东的看法:“爱和付出,也许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牺牲和自我阉割都太严重了,现代的母亲,想要为女儿切断这样的洗脑循环有什么问题吗?”

信件作者“轻成一只飞燕”同样也否定了许子东的观点,她表示十分荣幸自己的观点能够通过节目将不曾被注意到的议题翻到了公众面前,”每一朵思想的浪花都在弄潮,都希望自己这波潮水能漫向更远更深处。”

有网友表示安徒生、格林童话都是成人暗黑童话,并不适合孩子阅读。也有网友表示童话需要随着时代而改变。“无情无义空心菜”认为:“与其等着旧时代童话传播真善美,为什么不能多创造适合现代孩子看的童话呢,现代童话不仅要有真善美,还要有自立自强自信自爱,像冰雪奇缘里面的姐妹,她们可以联手拯救家园,多年前的茉莉公主现在也变成了女王啊。”

故事中,小美人鱼多年苦心孤诣的守候、暗恋,换来的只是一场苦涩的悲剧。许子东在节目中提到,童话里的美好想象破灭其实也是在警告女孩子别那么相信王子。许多网友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网友“简尔”评论道:“很多姑娘需要知道爱情的悲剧性。”网友“连琑反应”表示:“海的女儿可以讲,因为并不是教导女性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而正因为太惋惜海的女儿的结局,反而告诉孩子,永远不要为了一个男人失去自我,这样的故事做好引导就行了,因为她明明是个反面教材啊!”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网友“眼中鱼”就表示小美人鱼始终在做自己的人生选择,他提到了原著一个细节:人鱼生活在海底,成年之后才能浮到水面看一看海底以外的世界,等到300年后化为一滩泡沫永远消失。小美人鱼羡慕人类能拥有不灭的灵魂,而人鱼得到灵魂的方式就是得到一个人类的真爱。是浑浑噩噩没有灵魂毫无乐趣地度过300年还是追求不灭的灵魂,小美人鱼选择追求更有意思的人生,她不觉得自己是在牺牲,而她最后也得尝所愿了。

网友“平行的世界”表示这个故事讲的是“勇敢追求爱打破不可能的勇气以及小孩子对童话世界的美好幻想”,不应该用女权的角度去解读。

“zz小源子”就表示:“只要主流教育没问题,读琼瑶都不会出问题。任何故事都有槽点,都有危机。家长的教育意义就在于此。”

要不要读经典童话,网友观点各异,无论是从现代角度的全新解读,还是对经典童话的重新剖析,这其中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正如总导演关正文所说,人人都能明确区别的对错,并不构成真正有效的思考。面对真正的困惑,寻找自己的答案,才是所有人进行精神生活、文化消费的利益和快乐所在。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下面这位网友的话很值得借鉴,“教会孩子学会思考,分辨,选择才是关键”。

当家长有多难:重读九年义务教育,补一回当差生的感觉

像“轻成一只飞燕”这位年轻妈妈一样,新一代家长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有独立思考的个性,敢于向经典说不,也敢于挑战权威。本期《见字如面》中的另一封信就是家长们对于老师权威的挑战,但有趣的是,与老师们一番博弈后,即便是曾经的学霸们也要补一回当差生的感觉,自媒体博主“格十三”在信里自我调侃说,“我们是您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家长。”

这届家长到底怎么差了?“格十三”继续调侃,小孩还没抱怨,家长就经常表现出消极情绪,怨这怨那:‘这些题也太难了!’‘作业也太多了!’,‘我都快成文盲了!’”

虽是嬉笑与自嘲,却都是今天家长们的真实写照。社交网络的使用,将家长与老师以及孩子的学习捆绑得更紧。家长微信群便是一个缩影,小小的群里就是一个透明的江湖,攀比、谄媚、炫耀、拍马屁是常态。群里的牛蛙家长们不停地拨动其他家长们的神经,引发群体焦虑。

与其说这届家长有多差,不如说这届家长有多拼。辅导一个娃,家长们几乎“重读了一遍九年义务教育”,甚至跟着娃学奥数、上编程课。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们时时刻刻都担心阶层的滑落,家长逼孩子,也在逼自己。而根本原因则如嘉宾许子东所说,还是因为整个社会对成功的极度渴求,以及成功的标准太单一化。

这封信被海一天演绎得生动有趣,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群体共鸣,一大波家长现身吐槽。家长“xiaoxia”分享了自己的看娃日常:“早晨给孩子讲解了李白的北风行,一起读了胡适的差不多先生,现在我在包包子,娃在我旁边看明朝那些事,到万历了,现在张口诗歌,闭口历史,比上学那会儿还勤奋,中年家长不好惹啊,狠起来确实把自己都吓倒了。”

家长“筱语”表示:”我的焦虑来自老师每天默写就报多少全对,一考试就报多少分多少人,说说不排名,家长自己也默默排,说说不看名次,上学期期末老师告诉了我家班排名(退步了别外传),还有年级排名,怎么能不焦虑?”

信中,作者写出了老师对于家长各种批语的潜台词,条条暗指家长的不是。比如,“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隐藏含义其实就是“你家熊孩子这么差的学习习惯,还不是因为你当家长的没文化”。

其实老师与家长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老师跟家长的职责到底该如何划分,家长真的要对孩子的学习负责吗?针对这一核心争议,不同网友给出了不同的看法。网友“岁月静好”表示:“家人负责教育自己小孩的为人处世,素质教育。老师负责教育知识!”

网友“221459204447”则表示:家庭本来就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老师推卸责任,而是孩子很多的坏习惯都是家长在小时候督促不到位。”

节目播出后,信文作者“格十三”忍不住写了一篇文章,又把家长们的苦水道了个尽,戏谑总结“最差的一届家长,终于拥有了姓名”——真·二次教育的赢家·狠起来什么都学的勇者·最差的一届家长·另外那些人·小透明·不拖后退……吐槽中,也足见这届家长的坚韧:“老板批评你,你可以辞职。客户批评你,你可以毁约。老师批评你,你诚恳道歉就完了。”

如何引导孩子的爱情观?这里有一份作业可以抄

孩子小的时候担心他被童话荼毒,孩子上学了自己要重读一遍九年义务教育,等到孩子18岁成人了,这届累惨的家长以为能喘口气,结果新的烦恼又随之而来。上学时,家长们“严禁早恋”,毕业后又“疯狂催婚”,对子女的婚恋观教育,是中国家长普遍缺失的一环。尤其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许多家长往往手足无措,既担心进退失据,又害怕大祸临头。而近两年因为青春期感情问题产生的悲剧事件,让我们知道学会如何爱与尊重,才是重要的人生之课。这期《见字如面》中何冰带来的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恋爱须知,可谓教科书般的爱情指南,引发众多年轻人的共鸣与转发,更有不少家长表示要收藏留给自己的儿子。

弹幕中有网友评论道:这个老爹很纯粹,不是花花架子的人。这封信里,这位父亲可贵的一点在于他不谈技巧,并认为“经验与技巧只会使你变得粗糙,只会带你越来越快地走到那世俗过程的尽头”。

网友“自由的风”对此评价“说的极好”:“男孩子不要滥用冲动,否则真正的爱情来临了,却也丧失了分辨识别的能力。”

这位爸爸同时还强调了对女性的尊重以及要努力避免对女性的伤害:“把女孩当资本来炫耀,或当作趋附时尚的填充,不过是一种商业行为……如果你的爱,伤及女孩与她周围亲人的关系,你不可以接受,更不可以要求她的牺牲。”

而在这份充满智慧的恋爱须知中,一句“即便分手也不可以亵渎它,否则就是亵渎了你自己的感情”则引发了网友们的共鸣,成为大家转发传颂的金句。

网友“昕宝”评论:“我听过最正的爱情观”。

网友“悲比”表示: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所有女生。

作为家长,网友“妮妮妈妈”则强烈呼吁道:“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教育,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合格的家长。”

不得不说,这位充满智慧的父亲为所有对青春期感情教育充满困惑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沟通范本。而本期《少年愁》的其他信件也是干货满满,从读书到学习、从成长教育到青春期恋爱教育,所有信件直面成长教育中的诸多困境,在争论与热议中,让人有所思也有启发。当家长难,但学习与思辨就是破解难点的方法,所有有困惑的家长们,不妨来看看这期节目。

    责任编辑:黄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