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翁源:凝心聚力打“硬”仗

2020-04-22 11: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全文共277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春光正好

奔走于翁源这片土地上

只见干群一心,合力向前

筑起跨越山间鸿沟的致富桥梁

铺开脱贫攻坚画卷

一个个扶贫产业项目落地生根

一个个贫困村越来越美

一张张脸庞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回望来路,翁源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截至2019年底,翁源县脱贫攻坚硬性的指标任务已经基本全部完成,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82亿元,精准实施3554个扶贫开发项目,5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2016~2018年识别的贫困人口6388户15724人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6.14%降至0.07%。

翁源县翁城镇黄塘村在脱贫攻坚的带动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展望前路,翁源信心百倍、不胜不还。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紧盯补齐全面小康“最大短板”,翁源县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决战决胜、一往无前。

在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改“穷业”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翁源县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为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春节以来,派驻翁城镇富陂村第一书记崔健,一进村就投入到忙碌的扶贫工作中。“因为疫情,村民外出务工受到影响。经过分析研判并征得村民同意,我们帮着贫困户流转土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力争把损失补回来。”崔健说。

翁源县新江镇渔溪村扶贫蔬菜大棚内,村民忙采摘辣椒。

“我们村素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偏重于单一性和粗放式,效益一直不高。”富陂村支部书记温则军介绍说,村两委人员与驻村工作队经过多方调研,决定利用县委、县政府扶持设施农业的优惠政策,组织和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把原来分散的小块土地形成集中连片,吸引了一批大户到村承包土地进行规模蔬菜种植。

“自从装上了最新的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技术,农田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农产品亩增产达到20%以上。”望着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和忙碌采摘的村民,温则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据介绍,富陂村采取“大户+贫困户”发展模式,以鼓励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和吸纳贫困户务工等形式,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路径,2019年直接带动了40户贫困户种植蔬果358.4亩,净受益157.65万元,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富陂村的蔬菜产业只是翁源县打好产业扶贫战役的一个缩影。此前,翁源县委、县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扶贫支柱产业,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扶贫发展,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项目基地和带动企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脱贫项目和稳定增收渠道,变“输血”为“造血”,助力精准脱贫致富。

据了解,翁源县依托五个万亩(花卉、蔬菜、水果、蚕桑、甘蔗)特色产业,构建“公司+基地+贫困户”等益贫带贫机制,以扶贫资金入股、代种代养、出租土地等多种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真正让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全县脱贫攻坚的强劲动力,确保翁源县贫困群众高质量顺利脱贫。

在农村人居环境上精准发力换“穷貌”

从翁源县江尾镇往南走,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河从连溪村前穿流而过,河对岸建起了一座座新房子,村内花草树木环绕,屋前屋后流水潺潺……一幅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在连溪村徐徐展开。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乡村在数年以前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落寞村”。

翁源县江尾镇连溪村美丽的荷花池吸引了不少顶着烈日而来的游人。资料图

2016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在连溪村的蓬勃开展,短短几年时间,连溪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溪村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同时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连片示范点、市卫生示范村、市妇联工作先进村、县农村党建党风廉政示范村”等荣誉,实现了从“落寞村”到美丽乡村的美丽蜕变。

据2019年底的数据显示,4年来帮扶单位共争取资金4810万元,其中整合行业资金1670万元、争取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资金2000万元、自筹及其他资金1170万元,开展了连溪大桥、光伏发电等20多个帮扶项目。与此同时,连溪村围绕存在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动员村民拆除猪圈、旧屋,清理杂草、杂物,还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生活垃圾全面保洁收运,实现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60%以上。

通过系列项目的建设,不但有效改善连溪村生产生活条件,更是“扮靓”了村庄。连溪村党支部书记王兰英十分自豪地介绍说,连溪村最大的优势在于“环境美”。近年来,该村大力探索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经济之路,翁源县九仙桃文化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也在当地举行,吸引不少城里人来村里游玩,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从0.33万元到13万元,如今当地村集体收入是帮扶前的39倍,超过省脱贫标准。

据了解,翁源县坚持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投入资金6.5亿元,一体化推进51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全县按照“一环、五线、六片、八式”的总体布局,分类示范、分批推进,着力解决危房改造、改水、改厕、道路环境等民生问题,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全员上阵全线发力获“全胜”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2020年以来,翁源县认真谋划制定年度工作要点、责任清单细则,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确保帮扶成效;聚焦“查”“改”“立”,扎实开展巡视整改……翁源县站在决胜之年的重要节点,始终牢记党的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定力,责任落实仗、成效仗、增收仗等一仗接一仗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

翁源县兰花产业园内吸纳了不少当地贫困户就近就业。

纵观翁源县剩余贫困人口81户212人(均为2019年新增),他们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翁源县全面落实挂牌督战各项措施,第一时间成立以县党政“一把手”为总指挥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挥部,出台《翁源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方案》《翁源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翁源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责任方案》,建立“每周一例会、每周一通报、每日督察暗访和镇村之间交叉检查”等制度,按户明确挂钩县、镇领导,在督中战、在战中干。

“有县级部门助力,帮助我们出谋划策,我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干劲全面攻克剩余的贫困人口3户6人。”江尾镇葸岭村支部书记张炳华说。据了解,今年以来,翁源县四套班子率先垂范,带动全县各帮扶单位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对照上级督查、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清单狠抓整改落实,帮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稳定增收产业,帮助抓班子带队伍,做到一户一策、劳动力一人一就业方案,实现人人有活干,月月能赚钱的目标。

与此同时,翁源县采取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8个镇脱贫退出情况进行专项抽查,重点核查各镇村脱贫攻坚效果是否真实准确、脱贫退出标准和程序是否科学规范,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当下,领导干部挂牌督战,树起了较真碰硬、实干实效的风向标;在县城,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切力量向脱贫一线汇聚;在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全员上阵,所有工作到村组、到农户,在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中定措施、话脱贫。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正在被激发出来,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用勤劳双手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

“粤康码”使用指南

↓↓↓

文字:何晓红

图片:翁源县委办提供

原标题:《翁源:凝心聚力打“硬”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