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普京的“孩子们”⑧|能源界的“青年近卫军”:伊万·谢钦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冯玉军
2020-04-23 07:11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编者按】

这里所说普京的“孩子们”,并非生物学概念,而是政治社会学概念。他们指在普京执政俄罗斯20多年期间成长起来、开始在俄罗斯政界崭露头角、并有可能在2024年后掌管俄罗斯的新一代权力精英。

2020年3月14日,普京提交的宪法修正案获宪法法院批准,原定4月22日举行全民投票,但因新冠肺炎疫情被迫推迟进行。如获通过,普京之前的总统任期就会“清零”,他从理论上将获得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的机会。但俄罗斯国内政治历来波诡云谲,法理上的可能并不代表现实中的必然。修宪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凸显的“2024问题”已经浮出水面。2024年之后,谁将掌管俄罗斯,是大家都热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教授推出“普京的‘孩子们’”专题系列,与大家共同盘点,哪些人有可能进入未来俄罗斯的权力核心?

【之八】谢钦·伊万·伊戈列维奇

谢钦·伊万·伊戈列维奇(Сечин Иван Игоревич,下称小谢钦),1989年出生于列宁格勒,毕业于莫斯科大学高等商学院。他在那里读书的时候,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成员亚历山大·涅基佩洛夫正好兼任这所商学院的院长。大学毕业后,小谢钦曾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担任分析师。.

小谢钦的父亲——谢钦·伊戈尔·伊万诺维奇(Сечин Игорь Иванович,下称谢钦 ),2012年起任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此前,曾于1999-2008年担任过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2008-2012年担任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2004-2011年任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长。在2014年3月的时候,他持有该公司0.1273%的股份,当时价值近30亿卢布(约2.76亿元人民币)。俄罗斯《导报》和美国《福布斯》等媒体认为,自2009年之后,谢钦就成为仅次于普京的俄罗斯第二号权势人物。

能源“青年近卫军”

2014年3月,小谢钦被任命为俄罗斯石油公司一个海上油气项目的副经理。当时,这一职位的月薪可达30万-60万卢布(约2.76万-5.53万元人民币),年终奖金可以与年薪齐平。

针对这一任命,俄罗斯石油公司主管人力资源和社会关系的副总裁尤里·加里宁表示,小谢钦“接受过专门教育,曾在俄罗斯最优秀的银行任职,他的教育背景与工作经验完全可以胜任在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职位。”加里宁称,“俄罗斯石油公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公司禁止亲属同时在公司总部工作。我们根据这一原则已经对公司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但他同时表示,“我们欢迎公司员工的亲属在公司的下属企业、特别是生产部门工作。我们相信,这种生产上的‘王朝’有助于传承专业经验、增强公司内部的凝聚力。”

而俄罗斯猎头公司Top Contact的经理沙皮洛夫则强调这种做法在俄罗斯公司中非常普遍。他说:“这只是新任经理的第一步”,小谢钦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一帆风顺、更加辉煌。

进入公司不久,小谢钦就参加了其父、也是公司总裁谢钦率领的商务代表团出访了亚洲。又过了不久,他就升任俄罗斯石油公司联合海上项目事业部的第一副经理。当时,该部门由俄罗斯石油公司副总裁热尔科·鲁涅主管。

海上项目是俄罗斯石油公司总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它曾与埃克森·美孚、埃尼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知名能源跨国公司共同实施大型海上油气项目。但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外国企业的大多数联合项目被冻结,与埃克森美孚·公司联合进行的喀拉海(编注: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北,是北冰洋的一部分)大陆架项目也受到限制。

其实在进入俄罗斯石油公司之前,小谢钦就参与公司的商务活动了,他是2013年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俄罗斯石油公司代表团的成员。2015年1月20日,在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的建议下,年仅25岁的小谢钦因“多年的认真工作以及对燃料和能源综合体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二级“为祖国服务”勋章。与他一起获得勋章的还有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其他18位高管。当时,谢钦就表示:“我很自豪,我的儿子参与了这一重要项目。 碰巧的是,我们两代人可以共同参与这样的大型战略项目。我的儿子有幸参与其中,并展现了他对这一领域的专业精神和负责任态度,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我非常感谢俄罗斯总统对我儿子的工作表示高度赞赏。”

小谢钦仅在公司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因“多年的认真工作和巨大贡献”而获得如此殊荣,这在俄罗斯国内引发了巨大争议。国家杜马代表、俄共议会党团成员瓦列里·拉什金很快就针对给小谢钦授勋的合理性发出了正式质询,他称这一事件“再次证明了我的判断,在俄罗斯,裙带关系远比个人的忠诚、能力和奉献重要得多。”

俄罗斯石油公司发言人列昂捷夫对此解释说,小谢钦因在喀拉海进行的一项探索性钻探项目中监督了钻井平台的运营准备工作而获奖,“钻探准备工作的活跃阶段恰好是他担任公司海上项目部第一副经理期间,他的工作对项目的开展至关重要。”而总统办公厅给拉什金的回函则强调,小谢钦因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参与在世界最北端的喀拉海的钻探活动,并成功发现了“胜利”油田而脱颖而出。

据称,该油气田石油储量达1.3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992亿立方米。但实际上,俄罗斯石油公司用了一年半时间,花费了6.5亿美元进行地震勘探并钻了这口井。但西方对俄罗斯石油公司施加制裁后,公司不得不花了三周时间封堵了这口未经测试的油井。

尽管小谢钦所在的海上项目事业部是俄罗斯石油公司曾经寄予厚望的新增长点,但在美欧因克里米亚危机对俄罗斯施加制裁以来,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海上油气项目基本上被迫处于停滞状态。

俄罗斯能源分析机构专家伊戈尔·赫鲁季欣认为,在大陆架油气开发领域,俄罗斯石油公司面临的困难不仅在于西方制裁,更重要的是“没有专家,没有技术,也没有开发设备。”他透露,俄罗斯石油公司获得了国家免费开发海上项目的权利,仅在黑海和喀拉海的石油勘探领域就投资了34亿美元,但“他们在黑海一无所获”,“在喀拉海钻探的那口井最终也不得不封堵起来。”

俄罗斯“二号人物”

小谢钦能在俄罗斯能源界异军突起,当然与他的父亲谢钦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

谢钦1960年9月7日出生在苏联列宁格勒市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冶金厂工人,后来离异。1977年,他从列宁格勒133中学毕业并考入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专攻葡萄牙语。同时,他的法语和西班牙语也不错。

他本应于1982年从大学毕业,但在五年级的时间被派到莫桑比克。当时,苏联军事顾问积极参与到了莫桑比克的内战当中,谢钦在那里当了两年军事翻译。之后,他从非洲返回列宁格勒并于1984年毕业。

大学毕业后,谢钦紧急应召入伍,在土库曼斯坦服役了几个月。那里有一个苏军的国际防空专家培训中心,来自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军人正在那里学习。1985年1月,谢钦又被派赴内战正酣的安哥拉担任军事翻译。

1986年从非洲回国后,他开始在苏联外贸部下属的技术出口协会工作,该协会的主要职责是把苏联的工业设备出口到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后不久,谢钦又转到列宁格勒大学外事处工作,负责学校师生的出境进修、学习和交流工作。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与当时担任列宁格勒大学外事副校长助理的普京结识。谢钦有着浓厚的情报部门背景。与普京一样,两人都当过克格勃军官。但不同的是,普京当过克格勃中校的故事众所周知,而谢钦在克格勃服役的细节却鲜为人知。

1988年,谢钦转到列宁格勒市执委会工作,负责列宁格勒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友好城市工作。后来,在一起陪同列宁格勒州委会主席索布恰克访问巴西过程中,他与普京进一步拉近了距离。1991年6月12日,索布恰克当选圣彼得堡市市长,普京出任市外经委主任并进而升任副市长,而谢钦也被普京任命为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助理等职。

1996年,索布恰克竞选失败,普京也离开圣彼得堡前往莫斯科,成为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博罗金的副手。谢钦也追随普京到了总统事务管理局,担任该局对外经济联系局海外资产处副处长。后来,普京在谈到这段历史时曾说,“谢钦在我们圣彼得堡工作过,在文件记录部工作。我当副市长的时候,组建自己的办公室,看了很多人,我只喜欢谢钦。我去莫斯科工作的时候,他想跟我一起去。我把他带上了。”

1997-1998年,谢钦担任总统事务管理局监查局综合处处长。1998年,谢钦在圣彼得堡矿业大学通过经济学副博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是《石油及石油产品运输投资行为的经济评估》。

1998年,谢钦出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的办公室主任。1999年8月,出任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的办公室主任。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宣布辞职,将俄罗斯的权柄交与普京。普京当天就组建办公厅,谢钦被普京任命为办公厅副主任。2000年5月7日,普京正式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谢钦的职位得以稳妥地保留下来。2004年除了办公厅副主任之外,谢钦还兼任俄罗斯总统助理。尽管职位不断轮换,但谢钦服务的对象只有一个人——普京。

谢钦之所为普京长期重用,是因为他从不违反办公室政治的准则:不替领导做决定,不觊觎更多的权力,也从不流露没有必要的情绪。有俄罗斯专家评论说,谢钦对普京来说有种特殊功能,他经常会完成普京交办的一些微妙任务,发挥着特殊管道的作用,疏通自己上司与他需要沟通的人之间的关系。

2003年10月,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投入大牢。在整治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过程中,谢钦充当了夺取尤科斯石油帝国的总策划和总指挥,之后又参与了对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全套法律诉讼。之后,尤科斯石油公司的核心资产被俄罗斯石油公司获得,而谢钦随之出任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成为俄罗斯石油大鳄。

2008年普京转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后,谢钦被任命为副总理。自2008年12月12日起,他又出任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系统公司董事会主席。尽管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俄罗斯财政也面临巨大压力,但在2008年和2009年两次与欧佩克(OPEC)谈判期间,谢钦都断然拒绝减少俄罗斯石油产量。2020年3月6日,也是听从了谢钦的建议,俄罗斯代表在OPEC+机制中拒绝了沙特的减产建议,从而引发价格战并导致国际油价断崖式跳水。

普京开始自己的第三个总统任期后,谢钦于2012年5月23日被任命为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福布斯》杂志称,谢钦当时的年薪约为2500万美元。同年6月,他又被任命为俄罗斯总统下属能源发展战略与生态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从而成为俄罗斯能源行业事实上的“掌门人”。

回顾谢钦的政治生涯,他的发迹得益于普京,而他也是普京最信任的“近臣”。正是凭借与普京的密切关系,他在俄罗斯事实上发挥着“二号人物”的作用,因此也被外界称为克里姆林宫“灰衣主教”。前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顾问,瑞士经济学家安德列斯·斯伦特认为,谢钦就是克里姆林宫的马基雅维利,是普京的得力助手和智囊人物,也因此而得到荫庇和赦免。

石油帝国:俄罗斯石油公司

谢钦父子掌管和供职的俄罗斯石油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石油行业经历了一轮暴风雨般的私有化过程。然而,私有化既没有实现收入目标,也没有达到效益目的,实际上成为国有资产的世纪“大拍卖”,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金融寡头手中。

1995年9月29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成立国有的开放式股份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最初几年,公司经营步履维艰,无法适应新的市场条件。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期间,公司财政状况严重恶化,面临是否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巨大风险。当年末,由30个大企业组成的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总资产竟然不足5亿美元。同时,俄罗斯石油公司新领导集体走马上任,提出了改变现状、恢复市场份额和使公司步入持续发展轨道的任务。

1999年俄罗斯石油公司扭亏为盈,从此步入稳定发展轨道。2000年,俄罗斯石油公司各项生产和经营指标均取得了大幅增长。在2001年俄国内外石油市场行情走低的情况下,公司生产指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持续增长。2002年公司业绩达到1995年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

普京执政后,采取多重措施重振俄罗斯经济赖以生存的石油工业。为了提高国有化程度,普京努力削弱私有石油资本,扩大国有石油资产。其最重要的举措就是以偷税漏税为名整肃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尤科斯公司,将其核心资产收归国有,从而使政府掌握的石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俄罗斯石油公司成为这场“重新国有化”运动最大的获益者。2003年之后,公司规模从原来的中等水平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油企业,2004年生产经营实现质的飞跃。当时公司新管理层确定的目标不仅是恢复失去的市场份额,更要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建立有效生产链条,成为世界级能源企业。

2012年10月22日,俄罗斯石油公司与英国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私人财团AAR达成协议,从两个大股东手中各购买其所持俄罗斯第三大油企秋明-英国石油公司(TNK-BP)50%的股权,收购总额约为550亿美元。收购完成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油气产量超过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上市企业。

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随着油价下行以及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每况愈下,联邦财政赤字严重。而俄罗斯石油公司也成为同时被欧美制裁的企业,不仅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以及设备进行新区块勘探开发,更失去了融资能力,短期偿债压力骤增。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政府又推行新一轮私有化行动并计划出售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国有股。

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使尽浑身解数,试图突破围堵。在西方制裁背景之下,“向东转”成为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而俄罗斯石油公司也将开拓亚太市场作为至关重要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加强原油和成品油销售、进行技术合作和资产交换等举措,加强了在亚太市场的地位。由于中国油气需求和进口的迅速攀升,中国市场对俄罗斯能源企业的吸引力日益上升,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借助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在中国市场上也获益颇丰。在与老对手沙特阿美公司围绕中国市场的竞争中,俄罗斯石油公司不遗余力、后来居上,对华石油出口一度大幅超过对手。

    责任编辑:朱郑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