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丨元代古桥变“仿古套装”,文物部门就没看出问题吗?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炳剑
2020-04-22 12:0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山西省忻州市庄磨镇连寺沟村铁梁桥修复后的状态。  刘继长 摄

忻州市铁梁桥修复之前。 2019年5月拍摄

“还我元代铁梁桥!”看到翻新后的古桥照片,网友们怒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一处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年代或可上溯至金、元时期的古代石桥——铁梁桥,近段时间被“毁容式”修复,变得面目全非。原来桥外侧拱面上浮雕有云朵、兽头、龙、马、人鱼等祥瑞题材的装饰图案,古朴精美,饱含历史沧桑韵味,如今换成簇新锃亮的机制石雕栏杆;原本横柯斜蔽、草木扶疏的河道与古桥相映成趣,整修之后,桥下变成了清一色灰浆浇注的河道,和桥上呆板的机制青石形成一整套“街心花园仿古套装”。

事情曝光后,已引起山西省文物局关注。目前,作为这座古桥监管单位的忻州市文物局正在现场调查。截至现在,尚未获悉调查最新进展。

这座古桥属于当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却可能是“整个山西恐怕也没有几座”的古老石桥,“构造形式与著名的河北赵州桥简直如出一辙”。此前,这座古桥几乎处于无人看管的境地,古建筑画家连达披露:东侧的4道拱券曾经垮塌过,但当地仅以铁丝捆绑、水泥粘和及木棍支撑等方法加以固定,并未做更多的补救,甚至还继续允许汽车通行。

但是,时隔10个月,古代石桥就被当地“翻旧如新”,桥体只保留了拱形,桥顶建筑部件大多被移走,被代以全新的现代机制石料,已然成了一个假文物,其承载的文物价值、艺术美感、历史信息等随之严重受损乃至荡然无存。

“修旧如旧”是文物修缮的一条基本准则,法律对其也有规定,而且传统建筑有自身完备的体系,后人“续笔”,必须兼具审美与修复技术。当地的做法,不仅违背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更有悖法律的规定。

两三年前,四川安岳石窟佛像重绘也曾出现过这种“毁容式修复”,当时就曾引起过广泛的讨论。业界对这种“毁容式修复”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还是发生了这类破坏式的修缮,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文物修复是一个复杂程序,修缮保护方案需要小心地论证,不容轻率。当初的修复方案是否经过专业的论证?原装的古代浮雕栏杆,搬去哪里了?这样一个明显不合规的方案又是如何通过的?对此,当地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类似情况一再发生,实在令人痛心。何以如此?说到底还是一些地方对文物保护不上心、不重视,对文物的价值认识不够所造成的。几乎在同一时间,有媒体报道,一座位于内蒙古敖汉旗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有1000年历史的辽代白塔,因为年久失修,面临倒塌。

为什么网友看一眼就怒了的“毁容式修复”,文物部门的心却那么大、反射弧却那么长?网上不闹,文物部门就没有看出问题来吗?

    责任编辑:沈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