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上海记者疫情摄影作品观片会:细节让时代的困境更立体
2020年4月23日下午,在澎湃新闻12楼的“澎友圈”,举办了一场上海摄影人围绕疫情的摄影观片活动。在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来自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新闻晨报等16家媒体单位的50多名摄影记者及独立摄影人共聚一堂,其中7名摄影师分享了各自在疫情期间的作品。有来自武汉抗疫前线的亲身经历,也有留守上海记录城市疫情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角度,但同样真实的记录,上海摄影人们对拍摄、对创作和对记录的热情让观片会的氛围始终热络。
澎湃新闻总编辑刘永钢致辞。本文现场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其他图片版权归各摄影师所有)澎湃新闻总编辑刘永钢在观片会正式开始前首先致辞。他说,虽然各项线下活动多少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在本次观片会筹备之初就能感受到摄影人对交流有着强烈的愿望,大家发自内心的热爱也让澎湃新闻坚定了要让这样的活动得以实现——搭建一个平台,以图片的角度勾勒出此次疫情的从宏观到微观的画卷,将大家的观察与记录传播出去,是澎湃新闻始终愿意并且支持去做的事。
紧接着澎湃新闻总编助理高剑平对澎湃视觉中心的“快看”和“视界”栏目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后,几位摄影师正式开始了对自己作品的介绍和感想交流。
观片会现场。【魔幻:前方记者的高频词】
两位来自解放日报的摄影师董天晔、赖鑫琳,刚刚从武汉一线回来,带来了最接近现场及最新鲜的体验。
董天晔是一名海外留学回来的年轻摄影师,有着个人独特的风格和影像语言。1月24日除夕夜他跟随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进入武汉,从医护人员学习穿防护服开始,到重点关注雷神山ICU,58天里,不仅记录了最初重病监护室的艰难,也时时刻刻关注着医生与病患的个人情感。“作为纪实摄影师,去到现场是很幸运的,其实很多摄影师都想去,但是我有幸得以成行,摄影的语言,叙事的技法,平时一直在认真地练习,到了这样的地方,拍摄这样的题材,就是把平时的练习曲技法拿出来,好好练一首协奏曲。”他说。
2月4日,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正式开建,一天时间,基础设施的铺设和搭建就全部完成了。 董天晔 图2月8日,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专家组成员一起研究从深圳寄来的气管镜。 董天晔 图2020年2月17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三名医护人员为抢救病人,在夕阳下奔跑。 董天晔 图2020年1月26日,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夜晚。 董天晔 图赖鑫琳于2月7日进入武汉,45个日夜,21次深入病区,他切身感受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缺氧、恶心、呕吐甚至昏厥。从初去时的害怕,到不断袭来的无力感,被残酷的现实和温暖的坚持环绕,“作为亲历的记者,都是职业生涯中的一生之幸”。所以在返沪后14天的隔离期,他梳理素材,用各种方式去记录,“都是可以去克服的困难”,赖鑫琳明白拍摄只是在武汉经历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去观察、去感受。
2月14日,武汉,一座高楼上的LED屏上 打出“武汉加油”,为市民鼓劲,周围街道空无一人。赖鑫琳 图雷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照料重症病人。赖鑫琳 图2月22日,武汉,消毒人员给封闭中的华南海鲜市场进行消杀。赖鑫琳 图3月9日晚,武汉,在武昌方舱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江文洋医生,在结束了自己在方舱的最后一个夜班后躺在空床上,如释重负。10日起,武汉所有的方舱医院全面休舱。赖鑫琳 图【后方的无限可能性】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师雍和自1月24日开始每日记录上海城市的疫情生活。他说:“是记录,也算个人作业。尘埃终将落定,但我们不会忘记。”
虽然退休后已没有条线信息来源,他还是坚持每个拍摄点都亲自去探看,为了捕捉到最有代表性的画面,常常一个地点要跑七、八趟,甚至等待数小时,只为一张满意的照片。而在画面之外,雍和与拍摄对象交流,获取更多有时代背景的故事。评论家姜纬说,雍和的图片是担得起上海近代发展的“断代史”之称。
2020年2月14日,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妈妈命令他到屋外多跳绳,男孩并不情愿:我已经跳了几百下了……雍和 图2020年3月27日,上海浦东机场,很多人拖儿带女全家回来。 雍和 图2020年4月4日,外滩,全国哀悼日。除了默哀,还有什么。雍和 图2020年4月8日,武汉始发高铁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当日零点,封城76天的武汉解禁,人们终于可以出行。雍和 图
新民晚报的摄影记者周馨是不多的几位女摄影师之一,其作品《泰国民众纪念印尼大海啸死难者》获 2006年第49届荷赛艺术类单幅二等奖。本次她的摄影日记自武汉封城前一天起至今,“看着这座大城市的人们经历着紧张、害怕、调整、宅家、再担忧、复苏的过程。在周围人们宅在家中时,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每天都穿梭在大街小巷,乘坐地铁、公交、出租,拍下那些我所见,拍下这城中人们的抗疫生活。这90多天,在我们每个微小的个体上都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回望这段日子,既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这场疫情带来影响的思考。”
从2020年1月24日开始,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举办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0年1月31日,记者们在采访报道。周馨 图2020年1月24日,上海地铁内,一名顶着满头卷发器戴着口罩的妇女。周馨 图2020年2月15日,两个娃在模仿综艺节目《我们的歌》里的动作。妹妹说她是那英,哥哥则是肖战。周馨 图2020年2月10日,上海。一复工的园区入口处,返工人员用纸巾包着笔登记自己的信息。周馨 图来自新闻晨报的首席记者任国强分享了他的摄影经验。在经历过1988年的甲肝大爆发,2003年的SARS,他问自己,这一次“有什么理由不拍”?虽然不再像当年冲在第一线,但疫情赋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显著的“防御”符号,门禁、禁足、宅家、防护,是关键词,也是时代的画面。
2020年1月28日,上海。任国强 图2020年2月2日,上海。任国强 图2020年2月15日,上海。任国强 图2020年3月9日,上海。任国强 图扛摄像机拍新闻,汤捷一扛就是二十多年,但用相机“扫街”拍摄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他也是当天观片会上唯一一位由视频转向热爱图片摄影的摄影师。来自电视台的汤捷带来了自己疫情期间在工作单位和家附近记录下的防疫时刻。因为职业的影响,他的影像也很有个人的特色,跃入眼前的色彩是最先刺激到摄影师的元素,可能是直白的,却也是一种难忘的记忆点。
2020年2月16日,春。汤捷 图2020年2月22日,手的距离。汤捷 图2020年2月6日,距离。汤捷 图2020年1月22日,距离。汤捷 图前法新社摄影师刘瑾目前是一位独立摄影师。从通讯社标准化、模式化的拍摄手法中挣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疫情将生活暂停,也给了他更多思考的时间。距离2003年非典疫情过去17个年头,人们的配合度已完全不同,这是“历史在重复”,但对现场的渴望已转换为更个人的表达,“去新闻摄影感”,从生活入手,他希望记录下的大事件中有人的情感,有自己的存在。
1月23日,距离春季还有两天,日本北海道海滨小城——小樽。在我拍下这张情侣亲吻照片的当天,武汉封城,而邻国日本的生活似乎还没受到影响。 刘瑾 图每次去菜场都会路过一个路口,路边停了一辆很萌的小型挖掘机,全身用塑料薄膜包裹了起来,像穿了防护服一样。刘瑾 图2月14号情人节这天,在超市偶遇一对夫妻好友,真是喜出望外。我用相机为他们留下了这特殊时期的影像,他们也为这个时代在口罩后留下了淡定却灿烂的笑容。刘瑾 图4月6日,相伴,共度时艰。刘瑾 图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人所呈现出来各种“状况”,也是疫情下这个时代的缩影与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国日报社的记者高尔强关注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每一幅画面都有着重要的节点意义,疫情下的空城、结婚、复工、网课、直播、就业难、“代客祭扫”,细节让时代的困境具体而立体。
2020年3月4日,来自四川的打工者拖着行李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慈桥路上等待,翻看着手机上的招工信息。他们身后众多曾经热闹的劳务中介公司尚未得到开业的允许。高尔强 图2020年3月24日下午,久事公交彭先生正在一辆抵达终点的公交车上进行消毒清洁。车外的空地上市民们正在樱花树下拍摄留念。高尔强 图2020年3月26日,老朋友来看望正在居家隔离的陈先生。高尔强 图2020年4月6日上午,上海海湾人文纪念园工作人员在园内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疫情期间,为了满足市民清明祭扫需要,海湾园公墓除开通网上预约祭扫,还提供“代客祭扫”、“在线祭祀”等服务。高尔强 图澎湃新闻记者许海峰在新闻摄影一线工作多年,在本次疫情期间,他尝试同时以两种摄影表达方式平行推进:一种是新闻摄影,一种是自己的摄影。“街头摄影,我也越来越不太敢过于靠近被摄对象,上个月又被当街要求删除照片。也有个别比较近景的画面,一般是内心挣扎着‘豁出去’拍,要不就是盲拍。在观察方式上,被摄对象自身传递出来的能量(气息)让我能接收得到,这很微妙,但无法言说。”但作为摄影师,他说一定要抓住这个特殊时期,拍摄日常中的“非常”照片。
2020年3月5日,上海。许海峰 图2020年3月5日,上海。许海峰 图2020年2月18日,上海。许海峰 图2020年3月6日,上海。许海峰 图【非常之相】
5个小时的交流和探讨仍然显得意犹未尽,摄影师们谈论现实的困难,也向内对自己的思考发问。
摄影评论家姜纬在观片结束后发言。摄影评论家姜纬说,“总体来看,各有各的所长,上海摄影界,即使是新闻报道记者,也有自觉的意识——尽量不要雷同,多多少少总想拍出自己的独特视角。上海是中国摄影的发韧之地,历史上在新闻报道摄影方面,曾经有很辉煌的成就,这种传统,在当下也是有积淀的,有脉络的。上海这座城市,总会使得包括新闻报道摄影记者在内的人们,追求一种海纳百川的精神,具体到每个人,就是骨子里的个性。年轻的记者们任重而道远,鼓励他们的创造力,不能固步自封,一场大战之后更应明白真正的功夫,远在摄影之外。”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施瀚涛在发言。青年评论家施瀚涛边看边不时记录,在他发言时拿出写着笔记的小本。他说,他被摄影师们感动着,每个人都是媒体、是媒介,在事件与报道中加工,去传达自己的价值观和伦理。对于这场疫情,从摄影行为的角度上来说,与报道一场战争共通。如同无数的切面构筑起钻石的闪亮,收与放,视觉需要这样丰富的视野,是上海摄影人对这90余天的抗“疫”越来越清晰的描述。
本次观片会与会者合影。后记:
2003年,澎湃新闻的前身《东方早报》初创,每周总有一个时间,摄影记者的晚间工作结束后,在延安中路839号大楼M2层会议室举行观片活动。当时总有不少其它媒体的摄影记者带着各自的照片闻讯前来,这样的分享与交流活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个人职业规划的调整等,观片会也不得不暂停“营业”。2020年的新冠疫情来得突然,在被按下暂停键的时间里,也让人们重新去“凝视”——慢下来的一瞬,摄影师们热情仍在,他们自身内在的力量和外在的一次推动,促成了本次观片会在多年后再度重启。当天因时间的关系,现场仅播放了7名摄影记者的作品,我们期待在今后观片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常态,在上海摄影家协会、在上海新闻摄影学会的指导之下,凝聚上海新闻摄影的力量。感谢每一位仍然热爱、关心摄影的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