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月读|成为城市“生活者”:读《台北说城人》

赵琦
2020-04-21 09:09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充实易而从容难”,城市生活让人常感到疲惫,不由自主地受到密度和速度的牵扯,无法完全依照自己的节奏去展开日常。韩良露女士的《台北说城人》读起来竟让我有些不忍释卷,昨晚翻到午夜,今晨醒来又忙不迭续读完毕。本书的字里行间,有一种作为城市“生活者”从容而热情洋溢的生活状态,是这种状态吸引了我。

《台北说城人》书影,韩良露 著,有鹿文化

生存或生活,的确是个问题

“我们也可以把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改成‘to survive or to live, that's a question’。生存或生活,那是个问题,我们活着,究竟要做生存者,还是生活者?真是该好好思索的问题。”——摘自本书

张艾嘉同林奕华合作过一出话剧,名为《华丽上班族生活与生存》,说职场权力与爱情的角斗,说从小助理到CEO的挣扎与恐惧,说努力往上爬与理想的幻灭。大约同一时期的大陆畅销小说、影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却是完全相反的职场励志主题。两地所处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在上述大众文化作品中可见一斑。

韩良露在本书中谈起食味、淘书时,随性而感性,而谈起人生大事却又相当犀利与通透。如在“生存或生活,那是个问题”这一主题之下,她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开始说起,以战国时期野人献曝、古希腊第欧根尼请亚历山大王勿挡其阳光的两则典故,引出“简单生活”之道理,将“生存者”和“生活者”的区别剖析得着实精彩。

每个人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需求后,就开始面对要成为“生存者”还是“生活者”的两种不同选择。两者的区别,是宁滥勿缺与适可而止,是欲壑难填与淡泊宁静。在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上,物质选择与精神选择通常是交织在一起的。韩良露以饮食为例,谈到“生存者要吃到饱,钱不够的人要吃自助餐,吃愈多愈划算,口袋满满的人,要吃不易吃到的鱼翅燕窝黑白松露五大酒庄名酒等等。然而生活者却爱吃家庭手艺细作的慢食,欣赏四时节令,爱惜风土所生产的食物。”

生存者对野人献曝最常提出的质疑是,如若大家都成了献曝的野人,谁来事生产、创效益?然而物质生活的丰盛真的能够让人了解幸福为何物么?所谓生产,所谓发展的目标不就是为了让人终于能心安理得地晒晒太阳么?窃以为,倘若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以真、以善、以美来做自己,把自己的那一份生活过好,而不以各种本质上出于私欲的心理,对他人的生活越俎代庖,世界一定是一个美好的所在。

台北新富市场。赵琦 图

来到城市层面,一座宜居的城市,当是有能力为“生活者”提供基本保障的城市,允许并创造条件,让每一个人可以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城市的多元文化根植于人性的多样性,根植于不同族群和个体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若总是以“此消彼长”而非“和谐共存”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那整座城市就自然脱离不了功利的轨道,无法成为一座市民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心力的城市。

用味蕾去品尝城市

“当我想知道别人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时,问他们吃什么早餐,最能描绘出他们生活的光景。在一日三餐中,中餐、晚餐是必须,只有那些肯在早餐花时间、变花样,寻找清晨风光的人,大都是还能小隐于台北仍不失闲情的生活者。”——摘自本书

我们到底是怎样去认识一座城市的?回想我自己的经历,可能更多地是从“吃”这件事情开始。母亲是内蒙人,我在念小学低年级时,姥爷家搬到了包头市区,于是我第一次去到那里。那时候,整座城市还没有现在那么好的绿化环境,看上去光秃秃的,还有许多地方被季节性大风刮来的沙尘覆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风沙的缘故,我对包头的感觉就是朦朦胧胧、迷迷糊糊的。直到有一天晚上,我的一位姨父骑自行车带着我和表哥,在经过一个卖羊杂汤的摊档时停了下来。那时,我还不知道羊杂汤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坐在那里被奉上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姨父挖了半小勺辣油到我碗里,我端起来喝了一口,顿时觉得五脏庙被那股浓烈又刺激的羊味搅了个天翻地覆。羊杂汤、羊肉烧麦、豆角焖面、莜面等等当地美食,让我渐渐熟悉了包头,熟悉了这座中西部城市热情到甚至有些激烈的性格特征。

台湾擅于将美食变为美文的作家真是不少,有究历史、重典故的朱振藩,有因写了诗集《完全壮阳食谱》——被误以为是美食图书——而欣然变为美食家的焦桐,有将台北小吃写出真正生活者意趣的舒国治。别人写吃让你想吃,韩良露写吃让你想去台北。

她写台北的传统早餐,“可以在杭州南路吃到烧饼夹油条配甜豆浆或咸豆浆,可以在复兴南路吃清粥小菜,到了大稻埕永乐市场前吃旗鱼米粉配炸豆腐也不错,要不然到艋舺的周记吃台式肉粥配炸红烧肉,小南门也有福州傻瓜干面配福州丸汤等着客人,到了双连可以吃花枝羹配炒米粉,东门市场有好几摊出名的米粉汤配油豆腐、大肠头、肝连肉、嘴边肉、猪心、猪肺等等黑白切,永康街还有小笼包,更别说满街咖啡店中各种日式、西式的早餐。”——写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赋予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吸引力。

想想在上海吃个油条都有点困难的情况下,台北却依然拥有如此丰富的传统早餐选择,实在令人欣羡。这些听上去古早味十足的食物和地点,让人想要去拥有这些味道的街区和食肆云游行走、一探究竟。 

台北艋舺公园旁的米粉汤小铺。赵琦 图

用脚步去丈量城市

“从生活者的观点来看,一座城市如果不适合漫步,恐怕很难生活得舒适自在。台北的规模,刚好是座不大不小的城,有许多大路小弄、弯街斜巷适合安步当车、徜徉期间,每一个街区都有独特的生活风情……”——摘自本书

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尔凯蒂(Cesare Marchett)1994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常数(Marchetti's constant,又称马切提恒值):一个人每天的平均往返通勤时间大约为一小时,从古到今,不论城市规划和交通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条件(位置、交通工具等)来调整生活,从而保持上述平均通勤时间。在常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的规模随着公共交通工具的变革——提高速度、降低成本——而不断扩大。

当已经习惯从一处地铁口隐入地下,经过一段时间,再从另一个地铁口冒出来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可能已经忘了,在人类发展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城市都是步行尺度的。交通工具之于城市的最大影响之一,是削弱了城市的空间性,增强了城市的时间性。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城市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他们从住所到达办公地点所经过的一段时间;城市的物理空间只有在闲暇时才有机会去体验,而且,由于这些值得体验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少,通常还需要花额外的时间到达那里。在一线城市,只有市中心极少范围内的城市空间,由于历史保护和拆迁成本高的原因,保留了一些可体验的部分,大部分的空间都变得千篇一律,单调、无个性、没有温度。 

台北双连附近巷子里的书店。赵琦 图

韩良露笔下的台北,有很多和上海一样的大尺度建筑、街区,但是只要愿意再往深处走一走,生活气息浓重的小街小巷立刻就会出现在眼前,而且分布范围非常广,不似上海,只集中在某些中心城区。难怪她每次招待外来旅人朋友的法宝,就是带其“随便走走”,便可以将台北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台北的城市肌理中保留了许多步行尺度的空间,一方面,这是城市“原始性”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城市的“人情味”。

站在地铁里、坐在汽车上,通常无法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城市的空间魅力,必须要用双脚。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市民眼里有一千座城市。城市带给一个人感知的广度和深度,与其在多大程度上愿意用双脚去丈量有关。城市在人们的味蕾之上,亦在人们的双脚之下,食与行是“生活者”的必修课。

用行动去改变城市

“今年南村落参与了台北市文化局的公共灯节活动,但强调的是社区的花灯漫步生活节。南村落在由永康街、青田街、龙泉街一带所聚集的康青龙生活街区,找了近百家的店家,由店家自制花灯悬挂在店家门外、门内,让市民可以看到小型的手制灯笼在街巷中闪动,点亮了夜间,也温暖了路人。”——摘自本书

有一件事很容易被忽略,即在生活者的养成过程中,人非常容易成为机会主义者,因为表面上看,生活是个人的事,可以包含在道德上无可指摘的独善其身的行为模式之中。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1965年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搭便车”(free rider problem)效应。他指出,由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与所得报酬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每个成员都有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机会主义倾向。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制定各种规则,以尽可能消除“搭便车”效应的不良后果。

而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地方,不是韩良露对台北那种如数家珍般的热爱,而是她把热爱化作了行动,身体力行地让这座城市变得更适合生活。刘克襄在本书“推荐序”中写道:“二十来岁时的狂野,谁在乎这个城市长成什么样子,我们较在乎的是自己的养成。但年过半百,生活历练多了,好像脑筋的转折和生活的眼界,多了许多年轻时难以目及的事物。”也许是因为同样的原因,韩良露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创办了“南村落”,一个深度挖掘城市地域文化的活动平台。

一年一度的台北“老屋新生”大奖交流讲座。赵琦 图

行动者是最清醒的,因为他们知道城市“生活”的维系不在于一个人独善其身的欲求,而在于市民心中对城市变得更好或更坏的牵念。这种牵念需要被激发、被组织,从而形成一股来自市民的力量去与城市公权力形成制衡,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城市历史与文化尽可能地不受到短视和经济绩效的破坏。

习惯于搭便车的人,不太会意识到,一片熟悉的老街区之所以还没有被开发商的推土机夷为平地,可能是因为老宅保护者持续不断的抵制;一排行道树之所以没有因道路建设而被移走,可能是因为环保人士有策略的努力。并非所有老宅都不该拆,并非所有行道树都不该移走,但是所有的意见都该有机会被聆听和考虑,以免公权力轻易地垄断我们的生活。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城市,关乎生活者作为一个群体的可持续性,最终也会落实到每一个个体的选择机会和生活质量。

《台北说城人》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城市生活者的散文集,还是一部生活者的行动指南。生活者不只是个人的事,它是市民的集体意识,关乎城市的未来,和每一个人的未来。

(作者赵琦系半层书店合伙人,联系邮箱:2970906056@qq.com)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