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时代奋斗者|五千名外国人在这安家,她带领社区做到三个最
【编者按】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上海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从来不缺少拥有实干精神的奋斗者。他们是这座城市里平凡的工作者,却兢兢业业书写历史。
4月6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稿件,向家国追梦人致敬。
龚爱华(左)解答居民疑问。 本文图片 联洋社区提供
“有居民即将回到小区!”凌晨时分,龚爱华接到电话,有居民即将到达。她早早和社区医生、民警等联系沟通好,等候在小区门口。在夜幕里,居民回到小区,签订居家隔离承诺书。
龚爱华任职的上海联洋社区,是上海著名的小“联合国”:近5000名外国人在这里安家,居民中有近7成是“新上海人”。
1981年出生的龚爱华,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社区管理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也是花木街道第一批面向社会招聘录取的大学生社工。现在,龚爱华已经成长为浦东新区花木街道联洋社区管理中心主任、联洋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新冠疫情暴发,龚爱华主管联洋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这场旷日持久的防疫,从某种意义而言,检验了龚爱华十余年社区一线管理经验,也凝练出她十余年的“智慧”。
龚爱华(中)在防疫指挥现场。
最“洋气”:四国语言横幅
如果简单罗列,龚爱华的防疫“智慧”是这样的:
地毯式排摸,夯实工作基础,切实做好前端防控。
每天联洋每个居委微信公众号推送防疫工作日志,消除居民隐忧。
预约购买口罩,启动外呼系统。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宣传和巡逻,联洋机器人“金宝宝”上线。
面对境外非重点返沪人员等,从自治的角度出发,形成了联洋社区防疫自治公约和自愿承诺,并翻译成多国文字。
协调物业对居家隔离人员做好服务。
对于目前大量的境外返沪人员接收工作,联洋社区组建了“白天不懂夜的黑”值守工作队伍,为夜间转运,保驾护航。
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这八条守则,看似简单,但每一条后面,都是一场场头脑风暴,甚至是居民应对疫情突发情况时的“龙卷风”。
最近三个多月,龚爱华每处理一件事,都会被不同的电话“分割”成好几段,挂完电话再迅速接上。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手机24小时开机,微信上二十几个群火力全开,一天要充几次电,甚至洗澡时手机也放在旁边,生怕有紧急情况。”
大多时候,龚爱华会直接将急、难问题直接抛进微信群,群策群力。
在境外输入形势较为严峻的时候,居民一看到高鼻子、蓝眼睛等外国人就会打电话来居委,“是不是从国外回来的?”“为什么没有集中隔离?”
对于境外回沪人员,开始时候按照重点国家区分,重点国家范围不断发生变化,符合条件的可以居家隔离。为了做好防疫宣传,联洋社区有居民区打出4国语言的横幅,用来宣传防疫,“个人防护四要素: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聚集”,被居民称为“史上最牛横幅”。龚爱华说,打出横幅有双重效果,既加强防疫宣传,也让居民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隔离服”上作画。
同样,为了缓解疫情下居民们紧张的情绪,联洋社区的志愿者们,以防护服当画板,勾勒出可爱的卡通形象:佩奇、葫芦娃、皮卡丘、樱桃小丸子……给居民加油打气的同时,也给自己鼓劲。
最“土味”:老人机助力“大白”闭环防控
“天蓝蓝青草香……”三月初,这首“魔性”的神曲时不时地会在浦东联洋社区的各居委响起。
3月8日起,联洋社区中心和每个居民区都拿到了一部专属“老人机”,只要这首魔性神曲一响,居委、花木派出所民警和联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三人工作组就会立即赶到小区门口接应,签署签收单,测温登记、陪同居民到家,告知相关居家健康管理要求。
从3月6日开始,上海16个区的驻点人员进驻浦东、虹桥两家国际机场,通过机场和社区两端联动,形成闭环式管理。
“老外”聚集的联洋社区,压力首当其冲。加上境外航班集中到沪时间,大多在深夜,甚至凌晨两三点。值守人员万一睡着了听不到机场打来的电话怎么办?
老人机助力。
“老人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铃声特别大,不怕睡着听不到。”龚爱华说,社区统一采购老人机,谁值班谁随身拿着。
社区发起晚班号召后短短几分钟,联洋社区“白天不懂夜的黑”通宵微信群就成立了。寓意黑白连轴,越夜越忙。
“有居民即将回到小区!”凌晨时分,龚爱华接到电话,有居民即将到达。她早早和社区医生、民警等联系沟通好,等候在小区门口。在夜幕里,居民回到小区,签订居家隔离承诺书等手续一样不能少;进家门前,社区已全面消杀;进家门后,安排好居家隔离的各种细节后,才放心离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小留学生,今年14岁,就比我儿子大半岁。”龚爱华说,在他从英国回来之前,他的父母已经向社区“云报告”,并告知全体邻居儿子即将回来的消息,还主动加了龚爱华的微信。为了让邻居们放心,父母承诺,母子俩一起居家隔离,爸爸到外面居住;严格遵守居家隔离要求,保证隔离期间不外出。
居民主动自觉隔离,社区干部则全程关心着孩子的归来。飞机什么时候降落,通关情况如何,被送去酒店检查结果出来没有,“随时和孩子妈妈保持联系,告诉她孩子的最新状况。”降落上海的第二天,孩子终于顺利回家,同样身为母亲的龚爱华才放下心来。
龚爱华在防疫一线。
最酷炫:无接触口罩预约和“金宝宝”直播
2月1日,上海第一轮口罩预约开始。联洋社区,除了居委干部和工作人员,没有一个居民到现场预约。
彼时,上海口罩预约刚开始,花木街道联洋社区是第一批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发送预约方式的主体。预约成功后,居民可在接到居委会通知后,带好登记的有效证件及时到指定药店购买。联洋社区的居委干部还为预约成功的居民提供“加持”服务,统一为他们到药店“代购”,居民仅需要到物业、大门口保安处领取即可。
这样无接触的预约模式,此后为上海多个社区所借鉴。
不仅仅是口罩预约,在联洋社区,戴着一次性医用口罩、手捧红色爱心口罩捐赠箱的机器人“金宝宝”,一上岗就成为“团宠”。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请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好口罩,不要聚集”……金宝宝巡逻时,一边循环播报防控疫情提示语,一边转头;每到一幢居民楼的楼道处,会旋转一圈。
原来,金宝宝的两只耳朵、颈部安装了4个摄像头,可以360度呈现小区内情况,巡逻录像会被保存15天;在居民楼入口处停留并旋转,就可以让安保人员看到居民楼周边实况。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通过巡逻机器人和居民进行实时对话。
防疫初期,各项防疫措施有没有落实到位?
机器人“金宝宝”巡逻。
通过工作群商量,小区还开设“金宝宝直播间”,通过金宝宝摄像头,开通网络直播,可以让居民在家实时查看门岗安保人员的工作状态。首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有2.3万人次。“这么大的雨,保安好辛苦”“坚守在一线的物业工作人员辛苦了”……金宝宝直播开启后,很多业主纷纷留言点赞,了解了物业工作人员的艰辛和不易。
“社区治理说到底,既要有凝聚力,增强团体合力,又要协调,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社区自治品牌。”龚爱华说,借力用力、实干加巧干地为居民协调难题,提供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同创共治有文化、有温度、有洋气的联洋社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