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下的中国-东南亚旅游:寒冬难度抑或是涅槃重生?
2020年是马来西亚第五个旅游年。新年伊始,马来西亚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希望今年吸引3000万游客到大马观光消费并达成1000亿林吉特(约1600亿人民币)的收入。1月19日,2020“中国马来西亚文化旅游年”开幕。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一计划恐泡汤——近日,政府宣布取消2020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年(Visit Truly Asia Malaysia Year 2020)活动。旅游业是很多东南亚国家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整个文旅产业都被按下了暂停键,给东南亚国家经济带来了极大影响。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的海外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2018年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一带一路”国家前十位中,东南亚国家独占7席。2019年文旅部上半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组织出境游的国家或地区中,东南亚占比约四成。[1]春节至今,中国游客出行量断崖式下跌,东南亚国家航空运输、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业遭到重创。春暖花开的五一黄金周将至,“冰封”的东南亚旅游业却仍未“解封”。短期之内,疫情之下游人罕至,东盟国家竭力自救;长远来看,这或将为东南亚旅游业提质升级提供机遇,中国与东盟经此一“疫”,也将在旅游安全、非传统安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中国-东盟旅游可持续发展繁荣,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国人出境旅游 东南亚备受青睐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游,积极发展国内游,适度发展出境游”,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近并且是华侨集聚地的东南亚地区在此背景下成为了先行区和试验田。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双方在旅游信息、管理经验、人才培养、客源开拓等方面展开了合作,积极开发设计旅游产品,经典的“新马泰”旅游路线红极一时。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国与东盟在互联互通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了旅游交流与合作,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增加使得中国和东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条件不断完善,旅游也成为了实现民心相通、社会联通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2017)以及中国-老挝旅游年(2019)、中国-柬埔寨文化旅游年(2019)、中国-文莱旅游年(2020)和中国-马来西亚文化旅游年(2020)将中国与东南亚的旅游合作推上了新的台阶,旅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搭建起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东盟“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交流周、东盟对话框架下的10+3旅游部长会议等合作平台。中国与东盟双向人员往来从2003年的387万人次,增至2016年的3000多万人次,2018年双向人员往来更是超过了5500万人次;[2]其中,2013年中国赴东盟旅游人数超过了1000万人次,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900多万人次。中国和东盟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7%,随着中国游客成为东盟旅游主力,市场潜力得以释放,旅游消费迅猛增长,东南亚国家获得了巨额的外汇收入,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中国赴东盟游客数量统计[3]
新冠疫情汹汹 旅游业首当其冲
由于在经济上高度相互依赖,中国游客市场的波动对东南亚旅游业的影响是深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在疫情之下都更为凸显。新加坡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超过3%,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游客减少25%-30%,成为近五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4]柬埔寨旅游业产业链也遭到重创,春节期间参观吴哥窟的游客减少超过五成,旅行社、购物店、酒店的收入都大幅下跌。[5]越南国家旅游局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越南旅游业造成的损失也将达约四五百亿人民币。[6]据泰国观光与体育部统计,全年预计减少500万中国游客,损失约2500亿泰铢(约553亿人民币);[7]大象公园无人到访,街边突突车(Tuk Tuk)无客可载,从街头小吃摊到奢华游运营商都处于困境之中。印尼也可能无法达到其设定的2020年吸引创纪录数量游客的目标,仅是巴厘岛就有上万笔订单被取消。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重创了东南亚经济,而对安全风险极为敏感的旅游业首当其冲,旅游收入下跌、游客数量缩减、订单取消已成为东盟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面对新冠疫情“黑天鹅”,怨天尤人无济于事,东盟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疫情对本国旅游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新加坡不但针对旅游等行业实施1个月房租免除、10%-30%的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帮扶措施,还对各家酒店、旅游公司、导游员免去登记注册费和向酒店援助消毒费用。柬埔寨除了推出免收旅游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停业期间免交保险等举措,还将加强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培训。泰国政府则采取了包括减税、银行信贷优惠等措施来拯救旅游业,同时注重提升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并制定了继续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长期规划。马来西亚也不得不改变今年的国际游客吸引计划,把重点放在国内旅游市场,专注于创新家庭度假和公司活动两类本地游。虽然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但东盟国家已开始落实相关举措创新开拓旅游市场,并通过财税、贷款、补贴扶持旅游业,重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业涅槃重生、迎接市场竞争做准备。
旅游安全合作 中国东盟齐携手
疫情重击了旅游业,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十七年前,“非典”疫情也对东南亚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人员来往受到极大限制。但这一时期中国-东盟“非典”峰会的召开和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使中国和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上积累了经验。[8]2004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共同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有力保障了区域内的旅游安全,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旅游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础。2016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共同举办了多场卫生合作论坛,其中在第二届论坛上,双方提出要携手应对可能传入本地区的重大传染病威胁。[9]得益于一以贯之的制度化合作,中国与东盟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迅速反应,2月就召开了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的特别会议并发表了《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联合声明》,在艰难时期守望相助;[10]又在4月召开了“战胜疫情: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线上论坛,推进共同治理的同时,助力了2020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活动的开展。虽然东南亚旅游业暂时受到疫情的波及,但这些努力都为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的提质升级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也使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和道义基础得以夯实。
实际上,除了传染疾病带来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网络诈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对旅游服务贸易造成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具有覆盖面广、后果严重、不确定性强的特点。2015年泰国曼谷四面佛神庙发生了爆炸,恐怖主义对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事后两国就旅游安全建立了定期磋商机制《中泰磋商旅游安全合作》。[11]因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未配备最基本的救生衣,2019年中国游客在菲律宾参加海上项目时溺水身亡,这也倒逼了旅游安全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合作。诚然,东南亚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发展观念还有待转变,不仅要追求量的增加,更应注重质的提升,尤其是旅游安全保障。
随着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旅游安全合作机制也逐步得以完善。近年来,中国广西设立了专门的旅游警察,并组织桂林市旅游警察赴越南广宁省下龙市定期开展跨国联合执法行动,推进广西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建立跨境联合执法合作机制,落实旅游安全保障政策和行动,成为了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合作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在湄公河流域,2011年签署的《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工作会议联合声明》将各方安全合作关系推上了新的高度,不仅设立了联合巡逻执法的指挥部负责行动协调和信息共享,四国派联络官常驻并在本国设联络点,还开展了水上联合搜救行动训练、重大疫情联合控制等多种演习,不断完善旅游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13]这维护了湄公河河道航行安全和沿岸社会稳定,为湄公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区域公共产品的旅游安全合作,不但会外溢到中国与东盟的经贸投资领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而且也能催生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更多领域合作,一齐携手应对地区安全威胁和挑战,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故此,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东盟旅游遭遇寒冬,但也不失为旅游产品和模式创新的契机,并在规范边境检查、推动信息共享、完善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旅游安全合作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新冠肺炎疫情下旅游业的萧条,再次证明了旅游业对环境极其敏感,很容易遭受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立竿见影地导致严重的衰退和滑坡。旅游安全始终是游客关注的首要和核心问题,流行性传染病窗口期无疑会对旅游行业构成全面冲击。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在全球经济衰退、旅游业休克的大环境下,东南亚旅游业、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寒冬、暂时停摆。目前,东南亚国家仍在集中力量设法减少旅游业损失。但可以预见的是疫情总会过去的,旅游业也会复市复工,而且很可能出现所谓的报复式反弹,所以尽早着手准备旅游安全保障的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就极为必要。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密切、人员往来频繁,更应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共卫生安全危机转化为机遇,培育共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信心和韧性,加紧推进中国与东盟在旅游安全治理及非传统安全更多领域治理的制度性合作,将旅游安全合作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创新旅游服务产品和模式,推动中国-东盟旅游提质升级,以长远目光和战略思维打造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陈旖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燕南66优创团队出品,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参考资料
[1]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2019年上半年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泰国(16%)、日本(11%)、香港地区(9%)、越南(9%)、台湾地区(9%)、澳门地区(5%)、新加坡(4%)、马来西亚(4%)、印度尼西亚(3%)、韩国(2%).
[2] “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东盟文旅合作促进民心相通[EB/OL]. [2020-04-1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355882609329088&wfr=spider&for=pc
[3] 数据源: ASEANstatsDataPortal. Visitor arrival statistics[EB/OL]. [2020-04-16]. https://data.aseanstats.org/.
[4] 引自新加坡旅游局2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局长陈建隆的发言.
[5] 柬埔寨旅游经济遭遇寒冬[EB/OL]. [2020-04-1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439631063157109&wfr=spider&for=pc.
[6] 补救疫情下的旅游业,东盟国家一刻没闲[EB/OL]. [2020-04-16]. http://www.china-asean-media.com/show-12-22174-1.html.
[7] 疫情之下无人光顾,东盟国家纷纷自救[EB/OL]. [2020-04-16]. https://www.guancha.cn/LeiXiaoHua/2020_03_05_539957.shtml.
[8] 中国东盟携手抗非典——此次峰会比6年前抗金融风暴的峰会更及时[EB/OL]. [2020-04-17].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9077/845151.html.
[9] 中国-东盟成立医院合作联盟,提出五条卫生健康合作倡议[EB/OL]. [2020-04-17].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9/20/c_1123461984.htm.
[10] 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联合声明[EB/OL]. [2020-04-17]. http://new.fmprc.gov.cn/web/wjdt_674879/wjbxw_674885/t1748133.shtml.
[11] 中泰旅游部门就加强旅游安全合作举行工作磋商[EB/OL]. [2020-04-17]. http://www.gov.cn/xinwen/2015-09/09/content_2927710.htm.
[12] 广西携手东盟打造跨境旅游合作新高地[EB/OL]. [2020-04-17]. http://www.china-asean-media.com/show-9-10451-1.html.
[13] 中老缅泰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EB/OL]. [2020-04-17]. https://www.mps.gov.cn/n2253534/n2253535/n2253537/c4139980/content.htm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