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面对亲人离世,内心深处的痛该如何安放
张晶璟 上海瑞金心理
节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
清明
佳节
二
十
四
节
气
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不知不觉又到了清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思。哀伤愈积愈深,慢慢化成了病…… 朱先生(化名),28岁,上周来门诊看病,进门时穿着一身黑夹克,戴着一顶鸭舌帽。诉说浑身乏力,做事没精神已经3个多月了,去内科做了一圈的检查,都说没有病,内分泌医生建议来看心理门诊。和朱先生交流相当累,声音很低沉,不像青年男性,语速很慢。从经验判断,朱先生可能患有抑郁症。但还是想探寻一些抑郁的根源,问了近期有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生。朱先生陷入了沉思许久,说没什么特别的。“工作中有没有感觉压力大?”
“没有”。
“最近有没有和周围的人不开心?”
“没有”。
“最近有没有经济上出现问题?”
“没有”。
“最近有没有和妻子闹情绪?”
“没有”。
“最近有没有亲人去世?”
“最近没有。”
“父母都健在吗?”
“母亲去世了。”
“方便告诉我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吗?”
“8个月了,宫颈癌。”
“现在还会经常想起母亲吗?”
“还好,就是脑子里经常有一副情境闪现。我曾在我家村口,看到村里的邻居骑着自行车,后面坐着他妈妈,妈妈的手里拿着CT片,他们一起去看病。”
“当时,母亲病重是你陪着去医院的吗?”
“哎……查出来就已经是晚期,我没有陪几次,她就去世了。要是早点查出来就好了。”
“是不是很内疚,很自责?”
“嗯,办完丧事,就去上班了,忙碌了一阵,就觉得身体不行了。”
“这样的内疚感在亲人去世期间是很常见的。”
“真的吗?”男子的眼中早已盈满了泪水……
王女士(化名),45岁。来就诊的目的就为了开点抗焦虑药物。进入诊室熟门熟路,说好了需要的药物名称和用量,临走时,问了一句:“医生,我这个药还要吃多久?”
“你吃了多久?”
“五六年了,一停就复发。”
“发作症状?”
“心慌、胸闷气透不过来。”
“当时,有什么诱因吗?”
“当时我老公查出高血压,我紧张得不行。”
“老公高血压,你会紧张出焦虑症?家里还有其他人高血压吗?”
“我妈妈是高血压脑溢血去世的。”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当时受了惊吓?”
“我当时在外地,他们只告诉我高血压脑溢血,现在在抢救,等我飞机赶回去,我舅舅告诉我人已经没了,接下去就办后事了。”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你的感觉是什么?”
“感觉?人傻掉了,没感觉。”
“再想一想,你老公得高血压的时候,当时的感觉是不是再现了?”
“惊慌,无措,无能为力。”
“是无力感对吗?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挽救母亲?”
“是的,我觉得自己没有用,当时没有办法救妈妈,后来我老公得高血压,我也可能失去他,没办法救他!”……
亲人的去世,面对的情感,可能不仅仅是哀伤,还可能有内疚、无力感甚至可能是后悔、愤怒,各种各样情绪,在当时没机会表达,情感郁积就可能得病。清明是一个时机,来到坟头或手握相片,将当时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说出来,当时没流够的眼泪再流一回,和身边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也许你的情感他们也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也许伴随着雨水,将这些哀思载向远方,和远方的亲人们和解,症状也就自然而然飘散在风中了……原标题:《清明,内心深处的痛该如何安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