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的“饭碗”
疫情来袭,不少企业停工停产,如何确保就业尤其是贫困人员就业以保证稳定收入,党中央关心、全社会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
新华社记者近期在全国多地采访了解到,各地正在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抓紧抓实就业扶贫工作,多举措支持扶贫产业复工,多点发力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
在昆明南站,外出务工人员在 “滇粤劳务协作返岗专列”上等候发车(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稳岗:加快扶贫产业复工
春节过后,因疫情影响,编织线等产品原料出现短缺。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贫困户李元青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编织活儿,每天少挣几十元。
就在李元青着急之际,当地扶贫企业泰来瑞王汽车饰品有限公司提前复工复产。企业将编织原料送到村里,李元青才得以继续编织汽车坐垫挣钱。
在平洋村,像李元青一样的10多个贫困劳动力都在家中实现了“返岗就业”。
一段时间以来,黑龙江、吉林、四川、江西等地通过协助配送防疫物资、发放产业扶贫贴息贷款等措施,帮助扶贫企业、扶贫车间等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产业+就业”扶贫功能,保障贫困劳动力就业。
走进位于吉林省磐石市永丰村的东北袜业永丰缝制分厂车间,51岁的李凤芝正在忙碌着。“一个月可以赚2000多元。”李凤芝是当地贫困户,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学,丈夫还有腿疾。
外出务工人员在昆明南站进站上车,他们将乘坐“滇粤劳务协作返岗专列”前往广东惠州返岗复工(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贫困户在这里工作最大的好处是出家门就可以进工厂。”东北袜业永丰缝制分厂有关负责人王云龙说,企业正月十五全面恢复生产,让永丰村里6个贫困劳动力有了稳定工资收入。
经过测量体温、发放口罩、酒精擦手等防疫流程,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温盘村贫困户张爱莲带着些许紧张,第一次走进扶贫车间——明利鞋厂。鞋厂两条流水线上,百余名员工大都是村里人。
明利鞋厂负责人钟祥明说,车间于2月25日复工复产,吸纳了10余个贫困劳动力。“政府优先帮助我们创造条件复工,在用工方面,我们优先录用贫困户。”钟祥明说。
在四川省中江县悦来镇红灵村扶贫农业产业园的地头,农业技术人员苏先平正为向秀兰等贫困劳动力讲解梨树、贵妃枣的修枝和压条技术。这个产业园种植规模达500余亩,用工60人左右,其中多数是贫困户。“在这里干活,一年挣七八千元,对我们来说不少了。”向秀兰很满意。
当前,各地贫困地区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逐步提速,稳住了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复工的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吸纳了大约100万个贫困劳动力就业。
2月26日,云南省组织一批务工人员乘坐东航返岗包机前往山东烟台复工。新华社发(叶勤茹 摄)
返岗:“点对点”精准劳务输出
春节前,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锁石镇车田村的贫困户王美春返乡过年,原打算过完年就出去打工,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2月初,工厂要求返岗,但当时是疫情最紧张时期,客车停了,王美春走不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美春很着急。一天,村干部打来电话,说县里组织高铁专列送农民工返岗,她第一时间报名。2月24日,王美春与455名农民工免费搭乘返岗高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有137人。
湖南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劳务对接,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89.9万人。
针对农民工外出返岗困难,多地成立工作专班,采取包车、包机、专列、专厢等“一站送达”方式,实现“点对点”精准输出,保障农民工安全、快捷返岗就业。
出门上车,下车进厂。不久前,云南巍山县庙街镇贫困户左红巧和丈夫第一次坐飞机出省务工,一起同行的共有150多名务工人员。“飞机票钱不用我们拿,上下飞机都接送。”左红巧和丈夫已上班1个多月。截至4月13日,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89.81万人。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双山村扶贫车间,几名妇女在编织汽车坐垫(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免费体检、发放防控物资、医护人员随行……3月初,黑龙江省青冈县昌盛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洪亮坐“专车”跨越2600公里,顺利到浙江宁波就业。
与赵洪亮一起同行的有299名农民工,其中112名是贫困人口。为保障务工人员安全健康上岗,青冈县组织免费体检,发放口罩、护目镜等物资,还派出多名干部一同前往。
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加强精准对接。浙江多地组织专车到云南接务工人员返岗,滇粤携手开行多趟免费返岗专列。云南省人社厅还往劳动力输入集中地区派“就业特派员”,重点帮助广大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上岗。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截至4月10日,25个省份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352.96万人,较3月6日增加932.92万人。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双山村扶贫车间,几名妇女在编织汽车坐垫(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拓岗:多点发力打好“组合拳”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德隆乡德隆村脱贫户韦美青,春节后一直未返岗。“过了年没班上,能不买的东西就不买了,凑合着过。”了解到韦美青家的困难后,村里为她安排了公益岗位,当保洁员每月增加收入600多元。
“为了保障部分贫困户生活,我们就地开发消毒、保洁和测温等临时性扶贫公益岗位。”德隆村驻村第一书记潘绍勇说。目前那坡县131个行政村(社区)共开发262个扶贫公益岗位。
疫情发生后,一些企业开展线上专项招聘,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就业。23岁的洛桑次仁,来自西藏山南市曲松县的贫困户家庭,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不久前,洛桑次仁通过网上招聘被南京一家公司录用,担任实验技术员,试用期每月工资4800元,转正后每月6000元左右。“有了工作,我家脱贫就有了希望。”洛桑次仁说。
2月13日,云南省昭通市组织一批务工人员搭乘返岗专车前往浙江海宁复工。新华社发(赵连杰 摄)
重大项目开工也优先聘用贫困劳动力。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公司构皮滩发电厂复工以来,共提供超过200个就业岗位,为当地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该公司还在对口帮扶村和周边农村招聘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贫困户到厂进行技术培训,然后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技能培训为贫困户就业增加更多保障。在湖南省宁乡市职业中专电焊实操间,来自大屯营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经纬正练习焊接技术。
2月27日起,宁乡市启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暨送技入厂活动,成经纬报了名。在接受30课时的理论培训和105课时的实操培训后,成经纬实现了就业,每月工资3000多元。目前,宁乡市职业中专已有两期焊工技能培训开班教学,106名求职者参加学习,其中包括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受疫情影响,一些地区在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上仍面临挑战,但总体看我国各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势头正在向好发展,各地推动就业扶贫“新招”源源不断,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坚实基础。(参与记者:谢樱、孟含琪、黄庆刚、林碧锋、谢佼、熊家林、李键,原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的“饭碗”——各地就业扶贫不松劲巩固脱贫成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