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在家养病还是去医院看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2020-04-15 15: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特殊时期

夹缝生存的慢病患者

4月樱花烂漫时,中国进入到疫情后的复苏阶段。当人们开始重建生活,被疫情耽误的慢性病患者需求将会变得十分重要。

虽然人们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但年长者和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感染后更有可能发展为危重症,且死亡风险相对更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已经在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8%。

于是疫情期间,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都选择尽量少去或不去医院就诊。那么该如何做好居家自我管理以及合理判断是否必须去医院看病呢?

如何做好居家自我管理

居家期间慢性病稳定期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心率等指标。备齐药物,按时服药,密切观察所患慢性病的症状变化与病情进展,加强与医生之间的联系。如出现病情急性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NO.1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建议采用家用血糖仪自我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并做好记录。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老年人可酌情放宽血糖控制目标。如出现明显心慌、手抖、大汗等低血糖症状,及时测量血糖并进食,纠正低血糖症。

饮食方面,主食宜多选粗杂粮,含糖少又具有饱腹感的蔬菜必不可少,如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可在两餐间摄入糖分不高的水果,除肉蛋外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为蛋白质来源,忌用白糖、红糖及甜食,避免饮酒。

NO.2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建议可采用血压计每日静息状态下测量血压。无症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至<150/90mmHg。

同时,高血压患者饮食上应限制钠盐摄入,根据血压控制情况,每日摄入食盐2~5g,避免食用酱菜、腊肉等过咸食物。

NO.3

适度运动&健康心态

疫情期间外出受限,许多患者常常运动减少,建议增加做家务、在家中走动的时间,或者利用家里的小型健身器材如哑铃、弹力带等,增加身体活动。若外出运动,因遵循防疫措施,做好防护。

面对疫情也要调整好心态,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紧张,以免产生焦虑、失眠,甚至产生心慌、胸闷等躯体化反应。保证每日睡眠充足,做好自我情绪调节。

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刻前往医院就诊

☑血糖≥16.7mmol/L 或血糖≤3.9mmol/L;

☑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

☑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

☑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 100 次 /分钟);

☑体温超过 39 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

供稿:慢性病防制一科 薛天怡

原标题:《是在家养病还是去医院看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