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出鲁迅的教科书,这样的老绍兴你见过吗?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百草园虽荒芜,却是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乐园。
一个菜园子,都有如此趣味,鲁迅的故乡该是什么样子的?
“鉴湖越台名士乡”,是毛泽东眼中的绍兴。古往今来,这里出了不少名人——勾践、王羲之、西施、鲁迅、秋瑾、蔡元培……
相传,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
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称“越池”。
“三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绍兴素以“水乡泽国”著称,境内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各式各样的石桥就是其中的十字路口。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老绍兴的街头巷尾,看看它曾经的模样~
河埠头
河埠头是河岸与河道的“接口”,是水乡绍兴的一大特色。旧时人们常在此洗衣洗菜,或乘坐乌篷船出行,这里还是钓鱼的好地方。
绍兴小镇老街
绍兴有“金柯桥、银皋埠、铜安昌”的说法。小镇老街一般有数尺宽,无岔道有小弄,一根“晾竿”就能搭到对面人家去了~
鉴湖
俗话讲“绍兴老酒鉴湖水”。古鉴湖连接着山阴、会稽两县,由东汉会稽太守带着百姓建造,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
拜菩萨
自古以来,“耕读传家”是绍兴的传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的人们有过年烧头香、新春到寺庙数罗汉的习俗。
祝福
鲁迅在《祝福》一文中写道:“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看花灯
在明代散文家张岱眼中,绍兴灯景老壮观了,乃“海内所夸者无他”。旧时“竹贱、灯贱、烛贱”,所以“家家以不能灯为耻”。
社戏
绍兴每个乡镇村落都有社庙,由大伙儿出钱演社戏。按规定,春秋两季要祭社,每逢社戏表演,大家都要邀上附近村落的亲朋好友一同观赏。
立夏称人
旧时立夏这天吃完午饭后,有个“称人”的习俗。在村口、庙台、家中的门斗,挂起大木杆秤,大家轮流坐上称重量。
这司秤人口中还要念念有词:称老人,“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八月十八看大潮
绍兴地处钱塘江南岸,是观潮的胜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的人蜂拥而至。据说,还有老艄翁架船,船头对准潮头冲浪的,太刺激了吧~
吃讲茶
绍兴是茶乡,人们有吃茶的习惯。熟悉绍兴风土人情的朋友都知道,吃讲茶的重点不是茶,而是要解决纠纷。有威望的人士召集双方当事人,一边喝茶,一边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越剧
越剧又叫“绍兴文戏”,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越剧长于抒情,唯美典雅,过去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唱出了江南灵秀之气。
迎亲
绍兴人有句俗语“大姑娘家坐花轿——头一回”。旧时,女人只有一次花轿的资格。迎亲可隆重了,除了花轿,还要有行郎(搬嫁妆的人)、吹鼓手(乐队)。迎亲在水乡就用船只,连绵几十艘,浩浩荡荡。
绍兴的风土人情就先看到这里。更多古城风韵,就在“故园画忆”系列丛书之《老绍兴风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