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敬】屠呦呦:“523”项目让她与青蒿结缘,从此一生便只做一件事

2020-04-12 19: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她,

研究和发现了青蒿素,

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

在我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

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将中医药成功推向世界。

她,

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科学家,

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我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性获奖者。

她就是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

曾有人评价说:

“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

那么毫无疑问,

屠呦呦当之无愧是二十世纪

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几十年来,

她一直从事青蒿素抗疟疾

机理方面的研究,

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2019年6月17日,

屠呦呦带领的团队再一次

取得了科研新突破,

针对近几年出现的青蒿素

抗药性的难题,

提出了有效治疗方案。

这是继她在40多年前成功

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之后,

取得的又一历史性的成果。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注定她与青蒿的难解之缘

1930年12月30日,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

屠父喜得爱女,

翻遍《诗经》,

为其取名为“呦呦”。

谁曾想,

这来自《诗经·小雅》中的一句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前半句成为陪伴她一生的名,

后半句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

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

在几千年前就以一种奇特的

方式联系在一起,

从而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

20世纪60年代,

在美越交战之际,

由于两军作战的丛林深处蚊子众多,

很多士兵因此感染上了疟疾,

还没打仗就死了很多人,

这让两国都感到非常头疼。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美国专门成立了疟疾委员会,

最终筛选了21.4万种化合物,

但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抗疟药,

而越南则向中国发出了援助申请。

1969年1月,

在当时还只是一名年轻

科研人员的屠呦呦突然

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

就是以科研组长的身份,

与全国60家科研单位,

500余名科研人员一起,

研发抗疟新药。

由于任务的保密性,

被命名为代号“523”。

由于当时中国的

科研水平比较落后,

科研设备也比较陈旧,

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

但屠呦呦却暗下决心,

一定不负国家重托,

全力以赴的完成任务。

工作紧张而忙碌,

无暇顾及家庭的她,

甚至把女儿寄养在别人家里,

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屠呦呦从本草研究入手,

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集,

查阅群众献方,

请教专家。

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就收集了包括内服、外用、

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两千多个方药。

并在此基础上精选编辑了

包括640个方药的《疟疾单秘验方集》,

交于“523”办公室,

这其中就包含了后来

用于提取青蒿素的青蒿。

历经数次失败,

她终于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

1971年,

经过反复筛选,

屠呦呦团队最终决定

将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

但在最初的实验中,

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并不高,

这让屠呦呦感到非常烦恼。

没办法,

屠呦呦只好重新翻阅各种古籍,

企图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

后来《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的描述,

给了屠呦呦非常大的启发,

尤其是那句“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认为,

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里,

古人对青蒿的用法是“用水二升渍,

绞取汁”即用水浸泡绞汁后服用,

不是中药通常的煎煮。

而他们之前所进行的青蒿提取,

都是水煎或乙醇提取,

会不会是高温破坏了青蒿的药效呢?

考虑到可能是青蒿的

提取温度和药用部位存在问题,

屠呦呦便带领团队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

改用低温提取,

用乙醚回流或冷浸,

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

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

经过数百次的失败后,

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

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

即标号191#的样品,

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

连续3天,口服给药,

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

同年12月到1972年1月的猴疟实验,

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

终于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大家都感到分外开心。

然而,在后续的动物实验中,

却出现了疑似毒副作用。

这究竟是操作的失误还是

药物本身出现了问题,

屠呦呦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时间,

加快抗疟药物的研究进程,

屠呦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带领组员亲自试药。

1972年,

屠呦呦和其他两名科研人员

一起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

亲自为首批青蒿提取物试药。

在经过一周的试药观察期后,

却并未发现对人体有毒副作用。

然而在1973年海南的第一次

青蒿素片剂临床观察中,

首批实验的五例恶性疟疾只有一例有效,

两例有一些效果,

但是疟原虫并没有完全杀灭,

另外两例无效。

临床实验效果不理想,

这让屠呦呦再次陷入了迷茫,

从各个角度来看,

青蒿素的质量、结晶都是合格的,

她反复思考,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考虑到可能是因为

青蒿素制成片剂后崩解度不好,

影响了吸收,

于是,

屠呦呦决定将青蒿素

药物单体原粉,

直接装入胶囊,

再一次进行临床试验。

这次,

患者在用药后平均31个小时

内体温皆恢复了正常,

最终证实了青蒿素胶囊

疗效与实验室疗效完全一致。

1982年,

抗疟新药青蒿素

在全国科学奖励大会上获得了

发明证书及发明奖章。

2001年,

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

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

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数十年磨一剑,

在屠呦呦的带领下,

全国几十家科研机构、

数百名科研人员齐心协力,

终于出色地完成了“523”项目,

研制出了抗疟新药青蒿素。

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为全世界成千上万饱受疟疾

困扰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也为我国中医药的发展

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功勋卓著,她走上诺奖舞台

为中医药敲开世界大门

2015年10月5日,

屠呦呦因为在研制青蒿素

等抗疟药物方面取得的突出贡献,

与另外两位外国科学家一起

被诺奖委员会授予该年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

进行的科学研究而

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同时也是中国医学界

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

屠呦呦深刻肯定了“523”

项目团队的工作成果,

认为青蒿素是中国传统

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诺奖的获得,

不仅让屠呦呦为世界所熟知,

更让中国传统中医药成功走出了国门,

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2016年2月14日,

屠呦呦获得“感动中国”

2015年度人物。

2017年1月9日,

国务院授予屠呦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致力科研,她成功取得

“青蒿素抗药性”研究新突破

屠呦呦一生获奖无数,

但她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

科研攻关的步伐。

继续在青蒿素

及其衍生物领域深耕不辍。

据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

《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

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

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

“在2020年前疟疾感染率和

死亡率下降40%”的阶段性

目标将难以实现。

究其原因,

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

产生抗药性是目前全球

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2019年6月17日,

针对疟疾感染者采用

青蒿素联合疗法效果下降的情况,

80多岁的屠呦呦带领其团队

经过三年多的科研攻坚,

终于在“抗疟机理研究”

“抗药性成因”以及“调整治疗手段”

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

主要包括:

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

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

已经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

结果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在屠呦呦看来,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青蒿素依然是抗疟的首选高效药物,

它价格低廉,

疗程短、见效快,

因此解决“青蒿素抗药性”的难题

对患虐患者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此外,

屠呦呦团队在

“青蒿素抗药性”研究

取得最新突破的同时,

也发现了双氢青蒿素对于

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

红斑狼疮具有独特效果。

该研究临床试验一期已于

2018年5月正式启动,

涉及样本量为120例,

二期、三期样本量更大,

时间更长。

如果研究顺利,

预计新双氢青蒿素片剂

或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

纵观屠呦呦这一生,

实际上就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致力于青蒿素

及其衍生物的研发工作。

但就是这一件事,

她却做到了极致,

并且做的相当好,

相当漂亮,

得到了国际和国家的公认。

如今,

屠呦呦已经快90岁了,

但她仍然埋头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

除了科研之外,

她不愿意走到聚光灯下,

接受媒体的采访。

在她看来,

青蒿素抗疟疾的研究,

目前还只是冰山一角。

未来,

还有更多的青蒿素之谜

等着她去揭开。

参考资料:

1. 新华网,《屠呦呦:与青蒿结缘 用中医药造福世界》,记者:侠克。

2. 十点人物志,《屠呦呦的神秘面纱: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为什么是她?》,作者:芝士咸鱼

3. 人民网,《屠呦呦瑞典演讲 向世界十次提到“中医药”》。

4. 央视影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

文/科协改革进行时 编辑整理

原标题:《【致敬】屠呦呦:“523”项目让她与青蒿结缘,从此一生便只做一件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