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闹市中的书隐楼,荒芜的明清老建筑

2020-04-13 09: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一 上海有腔调

天灯弄

一条典型的南市老城厢弄堂

原来有个素雅诗意的名字竹素堂街

后来因为住在这条弄堂里的人

晚上抬头向东能看到一盏特别亮的灯

所以有了天灯弄这个名字

这灯也颇有来头

是巡道衙门前的煤油灯

灯挂得很高很高

像盏天灯

书隐楼

天灯弄弯而窄

曲折蜿蜒的弄堂围绕着

一座特殊的建筑——书隐楼

L型的弄堂,右转

不远处的水泥墙边便是书隐楼的大门

门口立了一块“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但它却是一座私宅

书隐楼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

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

该宅本为明后期陈所蕴私宅

明末清初陈氏家道中落

住宅及日涉园均

被浦东陆深的后代陆明允收买

陆氏对旧宅进行改建

并增建“传经书屋”作为书房和藏书楼

陆明允的曾孙陆锡熊

曾任《四库全书》编纂

陆锡熊的好友渖初

应邀为传经书屋题匾曰“书隐楼”

约光绪后,陆氏家道衰落

住宅被分批出让

园林大部分被改建为住宅

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郭氏购进书隐楼旧基

时至今日上海地方志中仍记载着

此楼是由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

副总编修、与纪晓岚齐名的榜眼沈初所建

这也许是为“书隐楼”匾额沈初的题字所惑

“隐士”风采今犹在的书隐楼

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并称

“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

“书隐楼”也被周边的人叫做“九十九间楼”

共五进,实际有房70余间

宅院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前部有轿厅、七梁正厅、船厅

话雨轩、十字墙和戏台

船厅原是三面临水

建有形象逼真的船篷轩

大厅的地基是大型条石基

正南中间为石库门

两扇大门前后都贴有磨平的方砖

木门藏于中间

是鲜有的中国式防火门

大厅西墙外有一口宋代石井

井栏呈八角形

每边各有横直线两道

式样与苏州北宋名园沧浪亭的井栏完全相同

第四进与第五进为主建筑

曲径通幽漫步而入

顿有与世隔绝之感

第四进为供藏书之用

五进是宅居楼

是主人居家阅书的地方

两幢古典式走马楼成“开”字格局

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四周有大青砖砌起的厚二尺

高三丈六尺的封火墙围合

比上海老城墙还高出一丈二尺

大门、侧门均为石库门

木质门上都用方砖遮盖

可见其防火措施之严密

建筑中最为珍贵的是砖雕和木雕艺术

底楼银杏木的楠扇长窗裙板上

分别有浮雕江干城廊、长桥卧波

垂柳风帆、莺凤和鸣、五福同庆等图案

船厅檐枋上还有“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浮雕

精美绝伦,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书隐楼最具特色的是门楼砖雕

门坊上刻有西昌伯磻溪访贤的故事

人物马匹,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字碑两侧兜肚

右侧为穆王朝见西王母图

王母骑青鸾翱翔云间,下临碧波

左侧为老子骑着青牛

出函谷关为关吏写书的图景

楼前东西两侧厅与北房之间

各有一块镂空立体雕刻的砖雕屏风

东侧雕三星祝寿

西侧雕八仙游山

背面是云中飞舞的蝙蝠

周围有福寿无比图案的镶边

顶部正中是二龙戏珠

底部正中是鸾凤和鸣

是江南宅居建筑装饰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但现在步入院内

只见院内杂草丛生

房屋也因年代久远已破旧不堪

多处楼梯已朽不可攀

许多雕花木构件也塌落、朽毁、霉烂……

因修缮需花费巨资

目前居住于此的郭氏后裔也无力为之

只能守着旧屋度日

文物部门也因这里是私有产权

而无法拨款进行修缮

只能在风雨袭扰、危情不断时

经常派人前来小修小补而已

整座楼目前在四周用数十根树干牢牢支撑

才勉强不让其彻底倒塌

尽管衰败至此

依旧有不少人慕名前来

想要领略这座历经256年沧桑的古宅

独有的历史感和那特殊的颓废之美

书隐楼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天灯弄77号

参观需征得主人同意

=

原标题:《闹市中的书隐楼,荒芜的明清老建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