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逸飞先生,请收来自2020年的怀念

2020-04-11 13: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小克勒 克勒门文化沙龙

当电影《流浪地球》故事行进到了冰天雪地的上海末日,陆家嘴风光不再。

幸存者们躲进了不成体统的摩天楼,镜头一晃,《上海少女》的雕塑依然站立在那里。

按电影里的时空,这尊《上海少女》至少立了100年了。

中国电影人有眼光机敏,我也好感顿生——在美术圈层之外,陈逸飞先生的作品被比喻中国当代艺术百年屹立的符号,这份共识叫人欣慰。

对,就是那位已经离开我们15年的艺术家陈逸飞,至今没有被超越,永远不会被遗忘。

陈逸飞、陈逸鸣

4月初,著名油画家、弟弟陈逸鸣先生将陈逸飞的身前好友们聚拢在微信群,邀请大家发布些个人视频、照片或回忆小文,以此表达对陈逸飞的怀念。

初衷简单,因为尚处在特殊的疫情时期,无法在线下大操大办。我们在无远弗届的互联网云端,和平行时空的陈逸飞先生打一声招呼。

微信群中的闲谈,拉拉杂杂,暖意绵长,话题散漫。本是人人熟悉的与逸飞相关的艺术往事,人人都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听。

1

从70年代,青年陈逸飞从上海油雕院出道,凭借一己之力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标杆。

留洋美利坚后,在吸收西洋艺术精华,追溯中国传统文化。他的“江南水乡”、“东方仕女”和“海上旧梦”系列,娴熟地运用了西方古典精致的油画绘画技巧,又保持了东方审美韵味。

遇到祥云便化金龙的陈逸飞,冲破美术的天花板,在国际一流拍卖行上引导中国艺术的潮流冲冲冲。他从海外回来踌躇满志,创意遍地,要在国内开创视觉艺术新的事业,要做托举海派艺术的“领头羊”。

2

除了极高的绘画造诣,他还做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壮举——

以艺术带动旅游,将偏安一隅的水乡升格为游客络绎不绝堪称的地标,堪称商业艺术的MBA案例;

创办高端艺术杂志,以艺术视觉产业凝心聚气,降维出击,裹挟进艺术圈层外的潮流流量;

2002年1月29日 内地时尚杂志亮相香港新华社记者沈桥

在上海创设“大美术”“大视觉”的新中心,拓宽传统写实美术、纸本美术的当代边界,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孵化留出母体;

拍摄艺术主题的电影,普及艺术教育,借大众流量为相对小众的视觉艺术赋能;

创设服饰品牌,为对高端艺术“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艺术爱好者们铺桥架路,这就是今天时髦的艺术衍生品的前身……

在今天,这些都是5G互联网思维下的顶层设计。当时在互联网不发达的千禧年前,陈逸飞早已在大棋盘上决断落子,他的前瞻性甚至被当时的人误解。

如今复盘陈逸飞先生的人生蓝图,只得承认,蓝图中所涉的任何一项都是庞然体量——需要大团队、大资金、一大批艺术执念者夜以继日地奔忙,而非仅靠带头者的擎天壮举可以实现。

3

微信群里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来这位“艺术殉道者”的一马当先的人生,放佛在夜的草原围坐,看一团篝火熊熊燃烧,许多陈逸飞的轶事散落在风中,我们得幸在今天收集起这批遗珠,同样以他的名义,停下碎步,暂别庸常,仰望天边。

微信云端的留言里,好多人的纪念辞是:如果逸飞还在,他一定会将如何如何……

如果生命不息,今年七十有余的陈逸飞,还是可以触及任何他能想到的“美术事业”,继续施展他取之不尽的创造力,振臂一呼,群雄应从,协力将中国的艺术生态带上更高更高的楼层。

我们确信,在一个平行宇宙里,健康活力的陈逸飞一定可以把一切做得面面俱到。

2005年的长别离,或许是陈逸飞播撒美学的新起点,我们看到上海这座艺术之城没有沉寂,2005年至今,艺术之爱在这片土地上发芽生长,理想牵引着艺术人,美妙的设计来到身边,高品质美术馆艺博会崛起,“大视觉”“大美学”的观念被潜移默化地实践中。

一部分师长前辈们分享和陈逸飞先生亲密交往,他们说自己幸运,遇见了中国美术史里的重要章节的主人公。而80后、90后乃至Z世代的晚生们,还会在美术史里听到他的主张、和他的艺术梦想共振……

陈逸飞、魏景山《开路先锋》油画1972年,致谢中华艺术宫

《兴旺发达》,1973年,致谢上海油画雕塑院

《上海旧梦》1999年,致谢外滩111艺术空间

导演北野武说灾难不是死两万人这件事,而是让死1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那么,始于这个微信朋友圈的对陈逸飞先生上百次怀念,让陈逸飞先生又复生了100次。

在藏地骑马 学生应小杰供图

让我们来听。

克勒门文化沙龙主理人

著名主持人:阎华

我和陈逸飞先生并不认识,我和他的唯一一次交集就是15年前,我在东方卫视播报的新闻里有这样一条: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因病逝世,终年59岁。

那个时候知道陈逸飞先生,看过他的画作,看过他的电影,买过他的衣服,但是对他本人并不熟悉,之后,随着我做文化艺术节目,做克勒门文化沙龙,我好像与他慢慢靠近。

陈逸飞先生的成就,无需赘述,我想每一个热爱上海、热爱艺术、热爱美的人都会爱他、感谢他、怀念他,他把一个大美术、大视觉的概念种在了这片土地上,如今,延续这个美梦就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

一位诗人说过:四月是个残忍的季节。陈逸飞先生从四月走来,在四月离开。

七年前在克勒门文化沙龙的“美梦”专题中,全场为陈先生唱响《送别》,今天,在陈逸飞离开我们15年的时刻,我依然会想到这曲歌: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钱文忠

接奉@陈逸鸣先生的微信,深为这项倡议而感动。这背后是浓浓的兄弟情,但又远不止兄弟情。

每个时代都会有伟大的艺术家,从某个角度观察,有些伟大的艺术家是属于某个时代的;但还有一些更伟大、最伟大的艺术家,数量之少犹如晨星,他们甚至能够代表、标举、张扬、超越所属的时代,他们的作品因此除了无可争议的艺术价值外,更具有无可复制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乃至宗教般的精神价值,由此进入永恒。

陈逸飞先生就属于后者,几千年来,这个群体的人数曲指可清。

回想起来,尽管似乎有过太多的机会、理由、场合,但我并没有这个幸运见到过逸飞先生。所幸的是,我结识了同样精彩的逸鸣先生。

著名画家、艺术评论家:林明杰

陈逸飞是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他认为这个时代不再是以绘画作为视觉中心的时代,艺术家应该用不同的载体进行探索,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城市性格,他从来不会以自己做的事情来局限自己的眼光。

人一去就不再来,但陈逸飞能给我们回忆。人生一世,什么都带不走,但能给世间留下些什么。

逸飞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不枉人间此行!

陈逸飞、林明杰摄于2000年,背后是陈逸飞首个雕塑《东方少女》

华人画家

陈逸飞同学:周根宝(阿豹)

庚子清明,老友逸飞仙游上国足十五春秋,其间日日夜夜他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我心灵深处迴荡。思念之情每每不能自己……

同窗求学自难忘,铭心点滴慨而慷。

曾记教堂拼素描,韜奋楼里战玄黄。

逸湍飞轩凌云志,才情横溢少年狂。

天妒英才無奈何,白玉堂上奏华章!

著名漫画家

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

我第二次与逸飞先生见面,也是由春彦兄相约一起到陈逸飞工作室。这次我带了《智慧快餐》漫画册,送逸飞先生并请他指正。

他拿到画册时就说:“辛遥,侬的漫画有特色,我常在新民晚报上见到,侬的漫画线条和造型蛮洋派格。”自己的拙作能得到大画家的肯定,心里自然高兴。

那天,他给我们展示正在创作“上海太太”的油画作品,还谦虚地说:“辛遥,侬来帮我提提意见。”听他这样说,我很不好意思,连连说不敢当,能先睹为快,已一饱眼福了。

临别时,逸飞先生还请大家经常去他的工作室玩。此后,在公众场合也有几次遇见逸飞先生,但都没有机会打招呼。因为逸飞先生无论到何处都是中心人物,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大家都愿意聆听他讲“大美术”愿景……

陈逸飞先生是一位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有“老上海人”作派的文化人;他热情大方,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是有口皆碑的;他的音容笑貌与杰出的艺术永存!

著名油画家:黄阿忠

在一个展览会开幕式上,忽然有和陈逸飞两人的面对面,可能也就是我和他之间仅有的一次见面缘分。

那次有过简短的对话,话极其简单而平常,不过是我说你水乡画的好,他说我们路数风格不同,你也画得不错有特色罢了。

然仅一次的见面,他的那种善解随和,却久久不能忘怀。

后来苏州的画画朋友告诉我他对画水乡的研究和认真,当我看到了那幅由哈默带来的他画的油画《双桥》时,我佩服,更忘不了。

我和陈逸飞沒有其他交往的故事,但是我知道他做的一切。这以后,每当我拿笔画水乡时,总是会想起《双桥》,想起陈逸飞。

今天,在他逝世十五周年之际,我画了张小小的《水乡》,并以此作为纪念。

著名油画家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姜国芳

陈逸飞先生是一位难得天才艺术家,他就注定要成为中国艺术界的旗帜。

在我就读中央美院时,每次放假都必去上海油雕室参观,我看过陈逸飞画的《黄河》组画,还看到他在创作《占领总统府》所作的雕塑小样。他的每件作品都是当时美术展览会中最引人关注的杰作。

陈逸飞在我们心目中成了英雄,我们不仅敬佩他的才华,而且对他的创作之路颇有一些神秘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逸飞留学美国,在纽约的哈默画廊常常举办他的个展,后来又进入玛宝画廊,一路下来,他在美国风生水起,为中国艺术融入世界杀出一条血路,他第一次让中国油画进入香港佳士德拍卖行,这是历史性的突破,陈逸飞的贡献功不可没。

著名艺术学者

华人收藏家大会创办人:祝君波

永远怀念陈先生。陈先生早逝是中国更是上海美术界的重大损失。对上海而言,是无可替代的损失,上海油画在全国的影响力从此下降。

我和陈先生有一些交往,最深的印象是每次我们赞扬他,他总是说才靠大家帮忙!

最大的遗憾是上海没有一座他的纪念馆。我知道办他美术馆的条件尚不具备,受制于作品难以收集。

希望有一个纪念馆或陈列馆,几百平方米也可以,少量原作,以文献、照片和实物为主!期待!

收藏家

昊美术馆创始人:郑好

斯人己去,双桥依旧!今天是逸飞先生逝世15周年,借画缅怀。在我们的收藏陈逸飞先生多张作品中,最喜欢的当属的“双桥”与“蓝色水乡”,在美院学习时,户外写生必去柯桥、南巡、周庄等水乡古镇,一呆就是一周,所以每次看先生作品时都会有深深共鸣与古镇记忆。

周庄双桥由世德桥和永安桥纵横相接,石阶相连,建于明万历年间。1984年,陈逸飞先生创作的“双桥”其中一张被哈默画廊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以双桥象征友谊、合作与和平。

《双桥》,郑好先生供图

收藏家

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

我与逸飞先生前后十几年也只当面见过二次,不算有深的交往,但先生是第一个对我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影响的人。

今天是逸飞先生逝世15周年,逸飞先生一生执着追求超前的完美,假如不去拍电影,不多元的推广文化,真不敢想那是个怎样的风景,可这又不是逸飞先生的本性。

逸飞先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鼻祖,更是我们上海人的骄傲。先生帮助了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正因为受先生的作品影响,也让我二十多年来追求中国当代艺术以及西方绘画热情不减,今日回望过去,逸飞先生影响未曾远去。

《玉堂春暖》,刘益谦先生供图

企业家

易居中国联合创始人:朱旭东

会在我们上海中心大堂里的雕塑上海少女之前录制一段纪念视频。怀念和感谢陈逸飞老师为上海地标留下的精神图腾。

缅怀之余,陈逸飞先生的胞弟陈逸鸣先生也在今天推出了“亦飞鸣”公众号,云祭陈逸飞先生逝世十五周年,让我们通过这个公众号缅怀陈逸飞先生,感受他给人间带来的美丽和温暖。

撰文、整理/乐梦融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原标题:《陈逸飞先生,请收来自2020年的怀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