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实 | 就是因为那一眼——来自抗疫一线的警察故事

张蓉/新民客户端
2020-04-10 14:15
浦江头条 >
字号

眼睛是心灵的索引。特殊时期,目力所及之处,大家都戴着口罩,表情难以看到,于是眼神成为交流的信使。它传达的信息,可以是怨,是不解,是无助,也可以是热情,是信任,是决心。在这座城市,在这个春天里,我们看到过很多种眼神……

乐凌浩   摄

吉甬海   摄

吉甬海   摄

1月28日 ,浦东新区某集中隔离点

刘俊杰赶到的时候,大堂里站满了人,围在中间的是两个女子,她们正在朝着两个保安大吼大叫。她们脚下,是满地的碎玻璃。突然间,短发的那位,拉起行李箱就朝电梯方向走,保安连忙上去阻拦,这女子大叫,都给我滚开,谁敢拦住我?

刘俊杰快步上去,一堵墙一样挡在女子和保安之间,女子抬起头来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挑衅:你又是谁?滚开。

刘俊杰朗声说道,我是警察,浦东公安分局特警支队的警察。

刘俊杰(右一)和同事在隔离点门口迎接前来隔离的群众

警察?我又没犯法,谁给你权力拦住我?女子的语气里依旧充满挑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是法律,上海市政府在防疫时期发布的防疫规定,也是法律,法律要求你呆在隔离点,法律给我的权力,让我拦住你……

刘俊杰一米八的个头,特警的制服衬着高大的身材,塔一样站在那里。如果是在处置犯罪嫌疑人的现场,他肯定二话不说,几个专业动作马上让对方全盘缴械,但是眼前这位女士——红着眼,满脸泪痕……

其实这天,是刘俊杰的结婚纪念日,起床后,刚刚和老婆在商量怎么庆祝,不承想手机突然响了,领导布置任务,去集中隔离点增援。他只好朝老婆摊摊手,道了声抱歉就出门了。老婆也摊摊手,他这个样子,对她,不习惯也得习惯。

他有了片刻的犹豫。谁知这片刻的犹豫间,长头发那位走了进来。只见她一身职业装打扮,目若寒霜,最醒目的是,她双手握着手机,一步一步,高跟鞋在空旷的地面上敲击出一连串的笃笃声。

刘俊杰在上岗前整理警用装备

一瞬间,刘俊杰有些短路。看来是她要拍我,刘俊杰想。他知道自己得撑着,于是全身肌肉和脸部表情都表现出了坚持和固执,而且,他果断地把手指放在了胸前的执法记录仪上,只听到轻微的一声震颤,机器开始工作了,他重新镇定了下来,分别扫了眼长发女子和短发女子,朗声说道:本次执法全程录音录像!今天你们作为重点隔离人员,不管闹多大动静,也别想走出这个隔离点一步!

女子已经走到他身边,刘俊杰这才发现,手机上对准他的,不是摄像头,而是一张全家福。她哭着指着上面的老人说,警官先生,我老妈生病了,病得很重,医院已经发了病危通知书,我无论如何都要回去看上一眼。我在日本被隔离,好不容易买到机票,回国又被隔离,我只想回家,回家……说完,她无限哀怨地看了眼刘俊杰,突然间手机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蹲下去,痛哭起来。

女子哀怨的那一眼,让刘俊杰心有戚戚。这时,救场的来了,是浦东新区卫健委的同志。刘俊杰俯身捡起她的手机,从随身包里拿出酒精棉片,细心地把手机从正面到反面,还有四周,都擦了一遍,然后双手递给长发女子。这次,他换上了温柔的语调,他说,我理解你的孝心,但是疫情当前,如果就这样贸然回到老人身边,万一有病毒,对生病的老人,对这张全家福上的所有人,不是雪上加霜吗?

女子看他的眼神变了,变得柔和起来……

积压的这批隔离人员总算办好手续,大堂刚刚腾空,又有一批隔离人员到了,一批又一批,直到次日凌晨三点。好容易歇下来,刘俊杰先点开政务微信,一长串的点名信息之后,是领导的叮嘱:“大家都务必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再点开自己的微信,他和老婆的对话框里,两张包包的图片,十几个小时前发的,新的一条未读信息是,“要不还是下一次买吧”。

其实一早,他就乖乖等着老婆大人“敲诈”。车子开到酒店,在等候重重查验和消毒的间歇,他看到老婆大人的微信,没有别的话,只有两个包包的图片,一句话已经写好,“要不还是下一次买吧”,只剩下发了。没想到,他没有发,同样的话,一字不差却被老婆发了过来,他一阵感动。

2月11日 ,G60沪昆检查站

年轻男子的嘴巴里饭泡粥一样来来回回就两句话,文件很急,老总要飞阿姆斯特丹,还有两个多小时就要飞了,在浦东机场等着,警察同志,麻烦能不能快点。

男子对面,站着的是增援沪昆检查站的松江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龚德俐和朱金忠。为防控新冠疫情,从小年夜开始,上海的九个省际道口就开始严格执行不分车牌的“逢车必检、人人过查”措施。2月11日这天,是龚德俐和朱金忠增援的第14天,想想第二天终于可以休息了,两个人都蛮开心的。

龚德俐和朱金忠在车道检查

他们两个人在6号车道执勤。他们发现大货车的丛林中,一辆奔驰车夹在里面,有点奇怪。这个车道通行的,多是大货车,速度比较慢,小车很少有选择这里的。他们同时对奔驰做出了靠边停车的手势。

谁知车子不减速,反倒开得快了起来,直到他们奔过去,才急刹车停了下来。

开车的是年轻男子,穿得很得体,长相也斯文,但反常的是,他面红耳赤,额头上还挂着汗珠。见民警到他跟前,他连忙说,对不起,没看到。

虽说不是交警出身,但搭档了十几天,龚德俐和朱金忠两个人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龚德俐一个眼神,朱金忠就闪到另外一侧。龚德俐叫司机四个车窗全部打开,然后拿出驾驶证和行驶证。

看证件,司机是杭州人,这辆奔驰车也是他本人的,问他来上海做什么,他说去浦东机场给老板送一份文件,然后再次说,因为心急,没有看到民警的手势,表示道歉。

龚德俐有个感觉,这个人不敢和他对视。为什么?于是他继续和这个人周旋,告诉他现在防疫形势严峻,根据上海市政府的规定,对于没有上海居住证、没有固定住所和工作的人员,原则上建议暂缓入沪。这个人故作惊讶的样子说,啊,有这个规定的,我怎么不知道?不过,警察同志,你们放心,我到浦东机场送好文件就离开,绝对不会停留。老总一直在催,我如果完不成这个任务,饭碗不保啊。

这个时候,朱金忠已经绕着车子检查了一圈,他朝龚德俐点点头,示意没有发现异常。

见司机异常着急的样子,两位民警心里渐渐生起了同情,但即使要放行,他们还是坚持要把事情核实清楚。于是龚德俐说,那麻烦你把文件拿出来我看一下,同时,你用免提给你们老总打个电话,如果属实,我们可以按照特殊情况处理。

龚德俐说这话的时候,他一直注意观察司机的表情。他发现,当他话说完的时候,一丝绝望掠过男子的眼睛,就是这转瞬即逝的表情,让他下了决心。

于是,他一个眼神递给朱金忠,他自己去了车后面。朱金忠明白,这是要人车分离的信号,于是,他对司机说,麻烦你下车,去安检棚那边测个体温。男孩子连连答应,等他一走,龚德俐和朱金忠打开了后备箱。

龚德俐和朱金忠在检查

后备箱里面干干净净的,除了一床厚厚的红色毛毯,龚德俐手伸过去,掀开毛毯,只见两条纤细的腿露了出来。他心里一咯噔,不要是凶杀案。他是刑科所的,脑子一下子串到那边去了,大冬天的,一阵热汗涌了上来。再定睛一看,腿动了动,于是,两个人同时大声喝道:里面怎么有人?出来!

果然,毯子底下躺了一个女孩子。湖北人,学历很高,在上海工作,春节的时候回老家过年,然后很快回到上海,回到上海以后又受到这个男孩子的邀请去杭州游玩,再次回上海的时候已经知道上海有很严的管控措施。为逃避检查,在离上海还有20多分钟的车程时,两个人出此下策,男孩子把车停到路肩上,她爬了进去……这一爬,让她成为上海道口在后备箱里查到的第一人。

3月13日,浦东国际机场二楼国际到达厅

杨懿注意到,人群中,一女子面色苍白,细碎的金发遮挡的额头上满是汗珠,纤弱的身躯好像在发抖。他马上走上前去询问,打扰,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吗?女子看了眼他,回答,没有,我没问题。杨懿坚持说,你一定累了,这边有椅子,坐一会吧。女子这才抬起眼,认真地看了眼他。

杨懿当时一身“大白”,全副武装,左臂上写了四个字,长宁公安。于是他指着这四个字对女子说,我是警察,长宁公安分局出入境办的民警,我们是专门为大家服务的,相信我。女子这才说,抱歉,我有低血糖,头有点晕。低血糖?这个杨懿知道,最好的办法是补充糖,可以现在没有糖,他回身一看,旁边的工作台上,自己还没来得及吃的晚饭静静地搁在那里。

当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包括这位女子在内的这波乘客是从法兰克福飞来的,刚刚出关。为迎接他们,杨懿和同事都还没来得及吃晚饭。

大家可能不久前都看到过一个报道,一架飞机落地后,机翼下密密麻麻停了10多辆救护车。舷梯前,穿着防护服的海关检疫人员、警察和机场工作人员严阵以待。这位女子,乘坐的就是这个航班,航班降落之前,上海海关就获悉,机上有多名乘客发热。机场特意安排这架飞机停靠远机位,腾出空间停放救护车,这些救护车将会在第一时间将发热乘客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等发热的乘客和他们在飞机上的前三排后三排人员被转运走,其余的乘客才陆续出关,时间确实有点长,但大部分乘客都表示理解,包括这位女子。

杨懿回身端起餐盒,走到女子跟前,递给她。女子显然没有料到这个警察会有这样的举动,一瞬间有点愣住了,她认真地看着杨懿,问,我吃了,你吃什么?杨懿说,我……我已经吃过了,这是多的一份。

看着她熟练地拿着筷子一口一口吃下,看着她的脸色一点一点红润起来,杨懿的心也一点一点放了下来。

杨懿把自己还没来得及吃的晚饭送给了低血糖的女乘客

这次来浦东机场增援,他们的工作模式是两人对班翻做24小时、休息24小时,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工作12小时,这意味着12个小时里必须一直全幅武装。口罩戴久了耳朵根勒得疼,医用手套戴久了汗会把手泡得起皮和浮肿,护目镜戴久了里面一层水雾,防护服穿久了一身汗……不仅如此,你还得在全副武装中操作电脑,帮助乘客打印健康申明卡,核对信息,处理乘客中的焦躁情绪,还有法律和防疫政策的告知。最重要的是,从3月3日开始,上海新增的确诊病例全部来自两大机场,浦东机场尤多,密闭的空间,被确诊的病例曾近在咫尺,甚至可能就在你身边走过,可以说,他们所在的这些区域,真的称得上危险。

在这些危险的地带,每天都有很多故事发生。杨懿的师姐陆匀遇到过两件几乎同样的事,先是一个从韩国回来的妹妹,出去的时候在航站楼的三楼租了WIFI,里面有500元押金,现在回来了,要隔离,不能随意走动,隔离期满要14天以后了。陆匀问清地址,自告奋勇拿着这位妹妹租的机器和单子,去了三楼,左找右找,不一会便办妥了,妹妹连声道谢,陆匀也觉得很开心,举手之劳,给了人家一朵小小的玫瑰,自己手上也留了很多香,何乐不为?几天之后,又一个从日本回来的妹妹,也是同样的问题,她再次帮忙解决。

增援浦东机场的民警,有个微信工作群。有一天,群里突然出现一首法语诗,题目是《中国的勇气》,翻译过来就是:

在这个痛苦的时刻

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勇气

病毒黯淡了风景

我们写出一首小诗

来为这个国家献上赞歌

法国小女孩写给警察的诗

这首小诗出自一个九岁的法国小女孩之手,她和妈妈和妹妹从浦东机场入境。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小女孩已经有些烦躁,加上特殊时期复杂的入境程序,让她坐立不安。看到这个情景,增援浦东机场的徐汇公安分局出入境办民警黄亨蹲下身子,给小女孩量体温,用法文和她聊天,告诉她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黄亨一边说,小女孩一边点头,直到她妈妈填完所有表格。所有一切结束后,黄亨和同事又护送她们母女三人坐上专车,为方便后期的居家隔离沟通,黄亨还与这位母亲加了微信。没想到专车驶离没多久,他就收到了她发来的微信。黄亨本以为是咨询什么事情,或者是救助,没想到却是一首诗。

诗言志,歌咏言。在这个春天里,可以入诗的警察故事还很多:长宁分局临空治安派出所民警陈富凯凌晨时分开车走在空旷的大马路上,为的是给等在隔离点的人们买上暖宝宝;浦东分局王港派出所民警严卫平打了无数个电话,为的是给一位在隔离酒店的男子找一个呼吸机的插头电压转换器;国际机场分局浦东候机楼派出所机坪中队民警杜金星,在寒风中一等就是三四个小时,为的是把进入停机坪的救护车安全接进来,再安全送出去……

只要一个眼神肯定,他们的爱就有意义。

(原题为《纪实 | 就是因为那一眼——来自抗疫一线的警察故事》)

    责任编辑:刘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