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城市与记忆”发起人:用声音记录疫情中的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2020-04-11 11:40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教堂的钟声、儿童书的片段、有关疫情的科普歌曲……这些声音都来自最近的一个艺术项目“宅家的声音”(#StayHome Sounds),该项目由“城市与记忆”网站发起,旨在用声音来记录疫情期间人们的感受和故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声音收集项目之一,“城市与记忆”在过去的五年中收集了3500多个声音,覆盖了全球95个国家,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100万的收听数。日前,澎湃新闻电话采访了“城市与记忆”项目的发起人斯图尔特·福克斯(Stuart Fowkes),透过他的描述了解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疫情隔离期间的生活。

日复一日的机器运转声,时不时掠过的风声和鸟鸣,这些平日里被人们匆忙的脚步所盖过的声音,如今成了特殊时期的一点乐趣。

芬兰赫尔辛基 大人为因隔离而无法碰面的孩子读儿童书
比利时布鲁塞尔 人们为医护人员鼓掌
瑞典被遗忘在大雪中的吉他声
上周一,“城市与记忆”网站(Cities and Memory)发起了“宅家的声音”项目,呼吁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居家隔离期间录下身边的声音,记录当下生活的故事。在网站收到的录音中,不同地方的人们每天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喝彩,一首教育大家勤洗手的新歌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全国的广播电台传播,原本熙熙攘攘的纽约时代广场上只有空调外机单调的轰鸣声。此外,住在市中心的人们也开始听到自然的声音,“这为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带来了一丝乐观,”项目发起人斯图尔特·福克斯(Stuart Fowkes)说道。
4月7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一名戴口罩的人在市中心穿行。图:新华社

在斯图尔特看来,声音是一种重要却时常被忽视的记忆,“在社交媒体传播的影响下,我们的文化深受视觉主导,声音显得次要。但是现在,你能感觉到世界的声音正在发生变化。”斯图尔特曾随不同的乐队去往各地演奏,他在所到之处采集了各种声音,然后将它们放到新的音乐语境中,在这一过程中,他收集了庞大的数据库。5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意识到,也许可以用这些没法放进音乐的声音做些什么,于是便有了“城市与记忆”。

4月4日,在意大利都灵,街道上空空荡荡。图:新华社

在采访中,斯图尔特介绍道,“城市与记忆”这一名称来自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所作的《看不见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一书。在这本小说中,探险者马可·波罗向忽必烈大帝讲述他在旅途中遇到的城市,这些城市亦真亦幻,在现实世界的地图上无迹可寻,却又让人感到似曾相识,“你会发现,马可·波罗讲述的那些异乡故事,其实说的都是自己的家乡威尼斯,”斯图尔特解释道,这本书分为不同的主题,其中一个便是“城市与记忆”。在他看来,声音项目从不同的声音和故事出发,探索每个人对于同一个地方的个人化体验。

在“城市与记忆”项目之下,斯图尔特已经发起了多个子项目,例如展现伦敦地铁全貌的“下一站”(The Next Station),以及纪念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的“太空之地”(Space is the Place),在“太空之地”中,斯图尔特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空间局合作,由后者提供声音,再邀请艺术家们进行创作再演绎。事实上,“城市与记忆”过去的每个分项目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是你在某个地点实际听到和感受到的声音,第二个是对于前者的重组或者重塑,”但是,在唯独在“宅家的声音”中,他没有开放创作,“因为我认为纪实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斯图尔特说道。

斯图尔特·福克斯在地铁站录音

澎湃新闻:请介绍一下“城市与记忆”吧。这个项目是怎么开始的?

斯图尔特·福克斯:这个项目诞生于5年前,5年以来一直在采集世界各地的不同声音。现在我们的“地图”上有大约3500个声音,覆盖了全球95个国家。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100万的收听数,世界各地共有650多位艺术家参与过该项目。

我对于现场录音、对于记录世界上的不同声音一直很感兴趣。这样的工作我已经做了很多年,积累了一个庞大的录音数据库,里面的录音因为太短了而无法使用。与此同时,我对“在线地图”(online mapping)的概念萌生了兴趣,在线地图让人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呈现世界的面貌,而声音就是其中之一。于是就有了创建“城市与记忆”这个项目的想法。项目的理念是“重新合成声音,一次合成一个”(Remixing the sound, one sound a time)。它的意思是在地图的每一个点上,你会发现两个声音:第一个是你在某个地点实际听到和感受到的声音,第二个是对于前者的重组或者重塑,一位音乐人或是艺术家基于原声创作出新的声音作品。在地图上,你可以去探索这两种声音,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和一个“虚构”的世界。

事实上,这并不是我的正业。我的正业是为不同机构组织的数字媒体与社交媒体提供战略帮助,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渠道,这和城市与记忆项目也有重合之处。

作为项目的创始人,接受并筛选录音的工作由我一个人完成,但是也有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一起为之做出贡献,从专业的现场录音师、音效设计团体,到声音艺术家以及对于现场录音感兴趣并将其作为工作一部分的音乐家,再到那些提供自己在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的录音的人们,不同的群体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项目。

斯图尔特·福克斯在意大利布拉诺岛

澎湃新闻:“宅家的声音”项目是怎样发起的?

斯图尔特·福克斯:这个项目发起于上周一,是为了记录人们在隔离期的生活,倾听他们在全球疫情之下的感受和想法。我们的项目呼吁人们务必呆在家里,以遵守规则为前提,在自己的屋子、花园里或是窗前录音。

和其他的项目不同,“宅家的声音”不会经过重组或重构,因为我认为纪实是眼下最重要的事,而且直接录音,并用文字故事加以说明的方式要快得多。我认为在这个项目中那些声音背后的故事至关重要,我不希望人们在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因为别的东西而分心。

这个项目的目的之一是为我们的子孙留下记录。无论你是在阿根廷、澳大利亚,还是在塞内加尔,每个人都对此感同身受。这样的时刻我们不曾经历过,以后可能也不太可能再次经历。这反映在声音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已经和过去不同。现在已经有很多记录被隔离的市镇和大街的照片库,但是对于声音的记录几乎还没有。

澎湃新闻:和文字、照片相比,通过声音来叙事似乎比较抽象,但是你认为声音是一种重要却时常被忽视的记忆?

斯图尔特·福克斯:没错。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私人的一部分。你可以说它是抽象的,但是它也是一种与你关系非常密切的感觉,能够轻而易举地唤起你的回忆和感受。经常有人告诉我,听到人们上传的那些声音,他们会产生非常情绪化的反应。但是听觉通常很容易被忽视——在社交媒体传播的影响下,我们的文化深受视觉主导,声音显得次要。但是现在,你能感觉到世界的声音正在发生变化,比如自然重新回到城市的表面,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热闹不再。人们开始重新评估我们与声音的关系,哪怕只是微妙的转变。

4月2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圣马特奥市,一名男子的身影反射在一家停业店铺的玻璃上。图:新华社

澎湃新闻:现在“宅家的声音”收到了些怎样的录音?

斯图尔特·福克斯:依我看来这些录音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一些“新的声音”。比如,每天人们都会为医护人员付出的工作庆祝,可能是鼓掌,可能是唱歌,可能是乐器的演奏,可能是教堂的钟鸣。听到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为医护人员而发声是一件很让人感动的事情。比如,有一首抗病毒的歌曲在塞内加尔全国的广播电台中传播,歌曲教育人们要勤洗手,这很有趣。

第二类是自然的声音。来自各地的人们都表示,虽然身处市中心,仍然可以听见自然的声音。很多人都对于重新与自然建立起联系而感到兴奋,我想这为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带来了一丝乐观。

第三种声音来自冷清的场所。比如,像伦敦特拉法加广场或纽约时代广场这些昔日的熙攘之地如今空无一人。这些地方从来不会像现在这样安静。最后一种是来自家庭的声音:你能听到人们如何与家人共度时光,消磨时日,如何与自己所爱的人保持联系。比如,有人从儿童书里录了一段,然后把邮件发给他们亲戚的孩子。

4月3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男子在天台弹吉他。图:新华社

澎湃新闻:除此之外你听过什么和疫情有关的“声音故事”吗?

斯图尔特·福克斯:我听过很多次人们为对方唱歌的故事,比如在意大利,人们会隔着马路唱歌,最后变成了合唱。我觉得如果可以记录下来收入这个项目的话会很有意思。我也听说前几天人们在中国为那些疫情中的受害者致以敬意的活动,有些人通过汽车鸣笛来表达纪念,这应该非常感人。

澎湃新闻:你自己录到或者听到了一些怎样的声音?

斯图尔特·福克斯:在英国,我们被允许每天进行一种运动。我的家在牛津,我骑车去了牛津的一些安静的地方,录下过一些声音,比如为当地一家环境合作社提供电力的风力涡轮机发出的声音,或是从一座本地教堂传出的声音。

斯图尔特·福克斯在记录祷告的声音

澎湃新闻:现在英国的疫情是怎样的情况?

斯图尔特·福克斯:英国目前已经实行了三周的隔离。总的来说,我觉得人们严格地遵守了规则,那意味着你每天只能出去运动一次,或是去食品店或药店,否则你只能呆在家里,在家办公。我觉得每个人都想知道这一切什么时候会结束,我们还要在家里待多久。总的来说,英国人还是精神焕发,人们现在还是很乐观。也许我们会在接下来几周里发现变化。

澎湃新闻:怎样将录音上传到“宅家的声音”这个项目中?

斯图尔特·福克斯:你可以通过“城市与记忆”的网站上传声音,或者给我发送邮件(stuart@citiesandmemory.com),和声音一起附上你所在的地点以及几句话,讲述你自己的故事。

(文中音频与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