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离汉:不言胜利,从至暗时刻走向春天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实习生 夏梦洁
2020-04-07 18:4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这一天,武汉迎来明媚的阳光,也送别了一支驰援武汉两个多月的国家医疗队。

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以下简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为支援该院的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欢送仪式。这天,中日友好医院的164名队员完成支援任务,启程回京。

欢送仪式现场。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汤琪  图

仪式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对医护们表示,还记得中日友好医院刚到武汉来的时候,可以说是武汉的至暗时刻,今天离开时迎来了这么明媚的春天。“因为有你们的贡献,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所以有更多的患者可以康复出院,可以感受到这个春天。”

支援人力,还驰援物力

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家卫健委直属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卫生系统的“国家队”,该院多次执行国内外重大应急救援任务,参与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奥运医疗保障、健康扶贫等重大任务。

自1月23日起,中日友好医院先后派出6批164人医疗队,其中医生41人,护士104人,科研医技人员6人,行政后勤人员13人;90后医务人员36人;中共党员89人,其中90后党员6人。承担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重症病区、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及临床科研攻关任务。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更是国家卫健委派到武汉的第一批专家,早在12月31日就抵汉展开工作。曹彬在欢送仪式上对该院的援鄂医护们坦言,他这三个月在武汉有了一点时间去思考人生和生命,人生最宝贵的是活着,而现在,他更加体会到活着的珍贵和重要。

“我们中日友好医院医疗队的160多人来到了武汉,工作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就觉得这一辈子就没白活着。”曹彬对他的队员们动情地说。

事实上,在接到援鄂命令时,中日友好医院第一时间迅速组派医疗队,仅仅2天时间共有2000余名医务人员报名参战,其中一半是党员。

医疗队组建之初即考虑到疫情初期灾区物资匮乏,条件有限,医院在派出最精锐力量的同时,驰援运送价值1500万的生命支持设备和医用防护物资来汉,使医疗队作战能力得到整体跃升。

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护对镜头竖起大拇指。

从至暗时刻走向春天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欢送仪式现场注意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为中日友好医院的援鄂队员送上了证书和纪念工牌,工牌上有每个人的照片,工号是他们来到武汉的日子。

焦雅辉在仪式上代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代表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向援鄂医护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还记得,中日友好医院到武汉来的时候,可以说是武汉的至暗时刻,今天我们迎来了这么明媚的春天,我觉得今天这个天气和各位队员特别相称,我看到你们一张张年轻的脸,我觉得你们的青春太有意义了。”焦雅辉说,“因为有你们的贡献,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所以有更多的患者可以康复出院,可以感受到这个春天。”

此次中日友好医院派遣的护理团队由104名护士组成,半数为90后。由于新冠肺炎的特殊性,患者均无法由家人陪同,护士要承担所有患者饮食起居、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照护工作。由于患者全部为重型及危重型,护理困难尤为突出。

以为危重症患者翻身为例,在为使用体外膜肺支持治疗和气管切开行有创呼吸机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翻身时,身上往往带有十几根维系生命的管路,给这样的危重症患者翻一次身,需要5名护士花费至少40分钟时间,穿着防护服的护士们常常汗流浃背,而这样的翻身,每位患者每天需要4至5次,这只是重症护理工作的一个操作。

中日友好医院为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送上锦旗

易地再战,不轻言胜利

欢送仪式上,两家医院的医护代表们进行了合影。

“非常感谢他们为我们所作出的贡献,他们确实比较辛苦,工作也很认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一名护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中日友好医院的医护们对患者的无私奉献,不仅是在护理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心理方面,他们做得都是非常好的。“特别舍不得,因为两个多月在一起工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了,欢迎他们以后到武汉来玩。”她说。

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护士向中日友好医院医护代表送花。

尽管当前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已完成支援任务,但曹彬并不愿用“抗疫胜利”来形容他们的离开。

“说胜利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大家千万别琢磨着画句号,我们来武汉工作的意义,不在于画句号。”曹彬直言,“这个意义在于,我们来到武汉,付出了我们自己的能力,救治了病人,这件事本身是有意义的。”

焦雅辉坦言,防控工作的“句号”还没有完全封口,没有完全画圆。

“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医疗队虽然完成了在同济中法院区的任务,回到北京之后,我们还要面临艰巨的任务和挑战。”焦雅辉表示,希望大家能够总结在武汉这两个多月来积累的宝贵、丰富的医疗救治经验,回到北京之后,易地再战,把力量投入到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当中去。

中日友好医院医护挥手告别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