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汉“解封”在即,当地媒体多路探访:感受到浓浓重启氛围

湖北日报
2020-04-07 07:47
中国政库 >
字号

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这标志着武汉市经济社会活动由“暂停”转向全面“重启”。

4月6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分兵多路,分赴武汉天河机场、三大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卡口等地,武汉市区商超、交通、水电气等部门,目睹各方准备工作有序展开,感受到浓浓的重启氛围——“解封”重启,武汉准备好了!

武汉东大门、武汉高铁站——检录巡查有序进行

4月6日上午9时,素有武汉“东大门”之称的武鄂高速龚家岭收费站出入口,车流量比往日明显增大。

出口处,所有出城车辆在两边水马、护栏隔离下,一字排开,武汉东湖风景区汉警快骑机动中队中队长刘钰琨正满头大汗带领11名警员,每两人一组忙碌地检录着每一辆车辆证件、车上人员信息,一些无出城手续者被一一劝返。

轰鸣的引擎声、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与大货车制动时发出的巨大汽刹声,交织在一起,刘钰琨不时提高嗓门,以便让过往车辆人员听得更清晰。

“近日进出城车辆和人员在持续增长,但我们对所有出城车辆和人员检查没有丝毫放松。”刘钰琨说,本着“不漏一车、不落一人”原则,他们实行四班倒。对保供货车,在查验相关证件与人员健康绿码、体温测量正常下,优先放行,但车辆信息要录入警务通APP,车上人员要严格核对,以防“夹带”人员出城;对所有私家车,除了查验出城证明、检测健康绿码、测体温外,还要查看人员核酸检测报告、查验目的地的出具接收函。

入口处,东湖风景区巡逻反恐大队教导员倪峰则指挥着约20名警员,并排分成六列,对入城车辆与车上人员身份信息、绿码,一一查验、检录。

刘钰琨介绍,为应对8日解除离汉通道后车流量增加情况,他们已按上级要求,从6日上午起,陆续撤除部分护栏、水马及哨棚,增加进出口两边警力,根据车流人流实际情况,做好应急疏导预案。

12时30分,记者驱车抵武汉高铁站,外围四个出入通道全处于封控状况。

武汉高铁站外围方圆1公里综合执法、疫情防控等工作由武汉洪山区站区办负责。站区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勇正带领工作人员在四周巡查。他介绍,为应对4月8日解封后人流增加情形,洪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为此成立工作专班,增派40名工作人员驻守高铁站四个通道外围,将对所有乘车人员进行健康码查验与测温后,方能进入车站入口。

武汉西大门、南大门——出城管控不放松

4月6日上午10时许,素有武汉“西大门”之称的京港澳高速武汉西收费站,出城卡口9名工作人员异常忙碌。

“您到哪儿去,手机号多少,请出示身份证、健康码。”面对等候出城的货车驾驶员,武汉经开区汉警快骑队辅警孙宇边说边用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

“与货车驾驶员相比,轿车驾驶员和乘客出城,还要提供相关证明。”武汉经开区交通大队薛峰中队副中队长邓丛波说,每天有上百人因此被劝返。

上午11时许,朱某驾驶轿车至武汉西卡口,出示其核酸检测阴性的报告单,称要去重庆复工。十里铺公安检查站站长张波表示,“按照规定,离汉到湖北省外,出发前仍需要向所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离汉申请。”听此解释,朱某当即返回。

张波表示,4月8日凌晨零时之前,武汉西进出城卡口将24小时进行严格把关,解封之前撤除离汉通道卡口的水马、路障等工作已作周密部署。

在武汉“南大门”省道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卡口,洪山警方认真核查进出城车辆和人员。

“鄂L72381,咸宁;辽CC8976,辽宁……”4月6日下午2时许,距省道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出城卡口200米处,洪山区交通大队汉警快骑队队员秦健等人,登记每一辆货车的车牌和目的地,并对出城轿车进行筛查、分流引导。“我要去湖南岳阳,把父母接回武汉带孩子。”黄女士无相关证明欲出省被劝返。

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出城卡口,洪山区公安分局张家湾公安检查站逐一登记并核查出城人员的相关证件。

一辆白色轿车驶至卡口处,驾驶员郭某提供的复工证明显示其公司注册地在江岸区;一辆枣红色轿车驶至卡口,驾驶员高某出示的证明显示其工作地在武昌区。“工作地与目的地不符,他们均被劝返。”张家湾公安检查站副站长潘勇表示,青郑高速直通武汉绕城高速,驶出卡口可达全国各地,所以卡口管控仍未放松。4月8日凌晨解除管控措施后,检查站工作重心将转向治安防控。

府河收费站、汉口火车站、天河机场——井然有序严格防控

4月6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来到汉口火车站。

人工售票大厅内,已有近10名乘客在购票。地上每隔一米处,均张贴“请保持一米距离”的黄色标语,乘客保持间隔,有序排队。

“终于能回家了!”在人工售票窗口处,荆门人吴先生买到了4月8日晚回荆门的K356次列车车票。吴先生说,他原本计划1月23日晚回荆门,没想到一直滞留在了武汉,时隔两个多月,终于圆了回家的梦。

火车站进站口处,红外测温设备已准备就位。候车室内,座椅上张贴着分隔就座标识,防止聚集风险。汉口火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站将增派人手、增加设备,乘客需核验健康码“绿码”、测量体温。

11时半,记者来到府河收费站。近80辆准备进城的车辆正排起长队。工作人员一一查看健康码“绿码”、核对身份并测量体温合格后,方予以放行。

“府河收费站,有武汉‘北大门’之称,日均双向车流量在6万辆至8万辆,最高时达12万辆。预计4月8日当天双向车流量将接近2万辆。”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府河检查站站长潘绪武介绍,站内目前共有10名民警、15名辅警和18名民兵,每天值守四班倒。

12时10分,潘绪武召集在岗人员开思想动员会。据悉,4月8日零时,该站43人将有近半人员在岗,备战当日车流高峰。“我们将站好最后一班岗,不到最后一秒钟,绝不能放松!”

中午1时30分,记者来到天河机场T3航站楼,核验健康码“绿码”、并经红外测温仪测温后,方进入航站楼。

“进入航站楼、值机和安检等程序,乘客都需核验健康码‘绿码’。”天河机场航站区管理部运行控制中心主任戴宗东介绍,4月5日,机场工作人员已全部到岗,统一接受培训,熟悉新的规章制度、操作手册和应急预案,设施设备也进行了全面检查。4月3日,天河机场进行了一次全面消杀,航站楼正式运行后,每天将进行两次大面积消杀,旅客活动区将每两小时消杀一次。

值机柜台处,地上张贴了小脚丫标识,提示乘客排队间隔1米。座椅上也贴有标语,提示旅客间隔就坐。航站楼内餐饮、便利店等商户,均在入店处放置了消毒洗手液,乘客需出示健康码“绿码”才可进店消费。机场内,各式各样的提示标识随处可见。

武昌火车站——售票窗口恢复办理业务

4月6日上午,武昌火车站位于西广场的进站口全部封闭,两块大屏上,显示着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告:自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门口显眼位置还放有提示牌,提醒旅客主动配合健康码核验和体温测量,并注意排队间距、全程佩戴口罩。

通道处值守工作人员介绍,解除管控后,最早经停武昌火车站的是K81次列车,从西安开往广州,预计8日零时24分抵达,零时50分出发,“到时候会打开4个检票通道,除了核验车票,还将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

目前,武昌火车站共有20多人上岗;4月8日以后将全员上岗。此前的3月底,请来专业人员,针对车站公共区域进行封闭式、全方位消杀。

不时有人询问购票事宜,工作人员将其引导至车站售票厅。

车站售票厅已恢复开放,门口也有工作人员值守,购票旅客经测量体温,正常才予放行。售票厅门口张贴的公告称,为满足复工复产需要,接上级通知,武昌火车站售票窗口即日起临时恢复办理相关业务。请各位旅客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后依次进入售票厅。

记者看到,购票旅客较少。整个售票大厅空空荡荡,只有三三两两几个人,窗口也只开了两个,一个办理售票,一个办理退票。每个窗口均有滚动字幕,地面也都贴有黄条,提示购票者保持1米距离。

中午12时许,30岁的马辉走进售票大厅,买了两张4月8日晚经停武昌的Z138次列车,“先坐到西安,再转车到兰州、西宁,我们在这里‘熬’了近3个月,迫不及待想回家。”

古田客运站——环境消杀每日坚持

“下沉社区职工陆续返岗,防疫物资日渐充裕,环境消杀从未间断。”4月6日上午,省客集团古田客运站副经理孙志刚说。

6日上午8时30分,“省客环保”员工程济学背上装有84消毒液的蓝色喷雾器,依次对客运站垃圾桶、办公楼、候车大厅、停车场、生活区进行消杀作业。

在候车大厅,程济学对座椅、扶手等喷洒消毒液,同事谢会立马进行擦拭。“从1月23日至今,每天对客运站进行全面消毒。”程济学说。

“为确保4月8日具备运营条件,客运站还特意请来专业人员,对客运站28亩场地进行彻底消杀。”古田客运站办公室主任秦川介绍。

3月29日,“天之泽”公司6名专业技术人员来到客运站,使用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的二氧化氯,对候车大厅、卫生间、把手等物表和空气进行消杀。

“做好环境消毒和通风,还要严把乘客关。”秦川介绍,客运站设计出“旅客流程图”,即先扫健康码才能购票,经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筛查才能进站,如果三种方式测温仍然偏高,就让发热乘客进入候车大厅外的观察室,并移交防疫部门。

每辆长途客车,均在古田客运站内进行全车消毒。该站开通有孝感、随州、天门、河南等地74条线路,日均发车400班次,日均客流量3500人次。售票时,将上座率控制在50%以内,引导乘客间保持一定距离。

(原题为《“解封”重启,武汉准备好了》)

    责任编辑:李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