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汉十二时辰·巳时|复工第一天,大家倍感亲切又小心翼翼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2020-04-07 20:4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从1月23日“封城”至今76天,在武汉的人们在不同12时辰的生存状态,构成了这段抗疫史的历史切片。

巳时,即9时至11时,是十二时辰的第六个时辰,又称隅中或日禺,形容万物炽盛而出。

3月30日复工第一天早上9点,员工回到了公司。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3月30日9时,是陈军(化名)春节后到公司复工的第一天。

这一天距离1月22日开始放春节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办公室的茶具已经积上了灰尘。同事们一见面倍感亲切,但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持好距离。

“大家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陈军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这两个月对于他来说过得有点漫长,生活多了些不知道从哪里塞进来的内容:小区封闭、疫情防控、团购肉菜、线上办公、辅导孩子上网课等等;也少了一些习惯,例如早餐吃不到热干面和面窝。“春节后一开始的几天,很不习惯,还是很想念以前的日子。”

陈军是武汉洪山区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副总经理。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他每天早上7点50分前会把儿子送到学校门口,接着开车去公司,从家到公司要经过二七长江大桥或者武汉二桥。从高空鸟瞰,武汉被长江划分为两半,10座大桥横跨于江面,车流不息。

他一般会选择二七长江大桥,不堵车的话,开车35分钟就可以到公司,如果堵车,路上差不多要花上1个小时。从3月30日复工以来这一周,他从家到公司仅花了20多分钟。

回到公司的第一天,陈军在办公室搞了清洁,把摆放了两个月的茶具清洗干净。对于他来说,这就像是除夕的大扫除,辞旧迎新,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而眼前,这座城市也在慢慢“解冻”。

“儿子问我: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回想起年前,陈军还记得,1月18日公司在园区的会议厅举办了年会。“当时疫情还不是那么严峻,大家都对2020年的工作充满了憧憬和信心。”

直到1月23日武汉“封城”的前两天,紧张的氛围才在公司蔓延开来。他所在的公司本来计划1月23日放春节假期,但年会后的几天,随着武汉的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21日晚公司临时通知22日开始放假,外地的员工也提前回乡。

陈军的公司在武汉属于创业型的中小企业,主要提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和服务,2019年销售额1亿左右,目前员工80多人。他在公司还担任技术总监的岗位,平时主要负责管理部门,为大项目做技术支撑等。往常早上8点半到9点,他习惯在办公室泡上一壶茶,花30分钟浏览新闻和网络安全的网站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

疫情期间,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汉封城76天,小区严格封闭管理,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成了重大民生问题。陈军的妻子在物资保供单位工作,因为零售门店员工人手不够,集团的干部也被派往基层卖场支援。疫情期间,陈军的妻子一直在上班,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到了陈军的身上。

他这样描述那段时期的生活:每天主要团购、做饭、负责儿子上网课,另外还要网上办公、组织参与线上会议,包括组织技术培训和安排客户的远程服务工作。

春节后那几天,他还是很不习惯。“早餐吃惯了武汉的热干面和面窝,没有热干面和面窝的日子还是很想念的。”每天早上9点,他打开电脑辅助儿子上网课,儿子会经常问他“爸爸,武汉的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呀,我好想去学校上学”。

武汉的疫情什么时候结束?陈军也在找答案。

那段时间,他开始习惯早上9点多就关注武汉的疫情发展,在“武汉战疫”的小程序里上报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往每晚9点到11点,他都会看书或者处理工作的事情,最近两个月却变成了躺在床上看小区的业主群,关注各种团购肉菜和疫情相关的文章。

为定点收治医院安装网络设备

春节后,陈军与公司其他管理层一直在讨论复工的时间。随着武汉政府要求复工时间推迟,公司前后发了四次复工通知,不断延后时间。

2月2日开始,公司员工采取了在家线上远程工作的方式,一切也在有序进行着:研发人员负责开发,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参与培训、开会等。

有两件事让陈军印象最深刻。2月12日,一家政府单位的网络遭遇境外黑客攻击,需要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网络安全保障。由于疫情期间,公司多数工程师已回到湖北各地市,留在武汉的工程师少之又少,而且小区都已经封闭管理,私家车也不能上路。

如何安排人手?正当陈军愁眉不展的时候,没想到4位在武汉的同事自愿报名前往解决。他们分成了两组,从2月13日到23日这10天里24小时在这家单位轮换值守,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公司员工为客户进行网络安全服务。

另一件事是,3月份,武汉一间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甲医院,急需安装视频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并找到了陈军的公司。“这个时候医院是非常危险的地方,我以为大家都不敢去或者不愿意去。”令他没想到的是,员工竟自告奋勇报名。派出的两位同事一共在医院工作了4天,帮助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3月27日,公司两位员工去武汉某三甲医院提供网络安全服务。

与此同时,武汉也在逐步规范化小区管理与稳步推进复工复产。

据新华社2月22日报道,为方便小区出行管理,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推出“武汉健康码”,对于因就医、防疫情、保运行等原因须外出的市民,推荐采取“健康码”扫码登记模式取代手工登记填表。

紧接着,3月11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其中,武汉市企业复工复产安排如下: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农业生产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可以复工复产。对全国、全球产业链配套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在防控措施到位、防控责任落实的前提下,按程序批准后可以复工复产。春节以来未停工停业的企业可以继续生产。其他企业先按不早于3月20日24时前复工复产。

陈军所在的公司也开始为复工复产做准备。

早在2月份,公司就购买了防护口罩、酒精、消毒液、体温枪、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并且单独设置了一间隔离室。通知出来以后,公司要求每个员工每天上报个人健康情况,公司按照复工要求给区政府部门提交复工申请。

3月25日,公司终于收到了复工批复,通知员工3月30日复工,并及时给外地员工发了复工证明。“听说复工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都想早点到公司复工。”陈军说。

第一批复工的员工有25人,实地到岗人员约占三成。名单是部门内部讨论决定的,主要按照人在武汉、有车方便出行、个人健康码为绿色的原则确定。

复工前两天,公司安排人员做了全面消毒,并将口罩、酒精派发给每位员工。公司所在园区也会安排专人测量体温进行登记,并且检查健康二维码才放行。

复工前两天,公司员工在办公室进行消毒。

享受稳岗补贴,多举措做好防控

公司3月30日开始正式复工,陈军是公司第一批复工的员工。

为了迎接复工,他提前一周预约了小区的志愿者理发服务,把留了两个多月的胡须也剃掉了。

同事们间隔了2个多月没有见面,复工第一天见面倍感亲切。“大家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陈军说,同事们聚一起谈论最多的是疫情对于信息安全整个行业的影响,以及公司应该怎么应对。

为了共渡难关,政府也在加大力度扶持企业复工复产。据长江网报道,4月1日,湖北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董长麒在会上介绍,这次出台的措施打出了援企稳岗政策组合拳,支持企业减负,全省各类参保企业均可享受社保费阶段性免、降、缓等政策,预计2—6月免征企业养老、失业、工商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额度将超过270亿元。

陈军说,公司2月底也享受了事业稳岗补贴,另外企业2月和3月的部分社保费已减免,其他政策还在落实当中。

复工复产的同时,疫情防控也是企业的首要重任。据陈军介绍,为了降低办公室人员密度,员工分批复工,并且以公司实地办公、客户服务地点办公和员工居家办公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实地办工时间也有所缩短,上班和下班时间分别调整到了早上的9点和下午的4点40分,与园区其他公司错峰上下班。

另外,公司统一在食堂预定午餐盒饭,避免员工聚集性就餐。每位员工在上班期间也必须佩戴口罩;每天下午4点40分下班以后,办公室会进行消毒。针对部分没有私家车的员工,其他同事上下班顺路的话就会帮忙接送,以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

“截至目前,公司无感染员工。”陈军说,公司4月份复工的疫情防控还会继续严格执行,“最近大家都在谈论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的情况让大家不敢放松警惕”。

复工这几天,公司所在园区有企业已经组织员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陈军称,为了员工和身边人的健康,公司也在考虑组织员工做检测。

往年这个时候,陈军经常出差当面拜访客户。去年3月上旬,他去了乌鲁木齐出差,工作之余和同事喝着乌苏啤酒,吃着羊肉串感受着西域风情;去年4月10日去杭州出差,在西湖梵村朋友家的茶园里,品了清明前采的头茶西湖龙井。

“我很怀恋往日的生活。”他说。

对于陈军和武汉城中900万人来说,他们正翘首以待那一刻的到来——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陈军希望4月8日武汉解封后,工作、生活能够尽快进入正轨。“希望我们的城市恢复生机,公司的运转恢复正常,我们的亲人、同事、朋友都健健康康。”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