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食为天|主要粮食出口国会限制出口吗?

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2020-04-06 12:0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这几天,“抢米”成为一种现象级的社会行为,场景从超市延展至各种电商平台。为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有关部门从农业生产、粮食储备、加工贸易等各个角度就中国的粮食安全进行了全方位回应,在我看来,信息足够公开、准确。

但社会心理有时很逆反,政府部门越是辟谣,人们就越是恐慌,“没事你辟什么谣”。事情到这个地步,给数据、讲道理,似乎都无济于事。 尽管知其不可,但作为相关研究者,我还是觉得自己有“给数据、讲道理”的社会责任,所以借此专栏谈谈近日引爆恐慌的——“粮食不出口了怎么办?!”

对于这种灵魂拷问,我们还是先说结论:粮食不会不出口,并且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大概率不会限制粮食出口。为什么呢?

•主要粮食出口国有哪些

有“五大”——美国、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阿根廷。直观地说,就是地图上占地特别大,而人又不算太多的国家。之前宣布农产品出口禁令的越南和哈萨克斯坦并不是主要粮食出口国。

主要粮食出口国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商品农业。他们生产的粮食只有少部分自己消费,大部分则是用来卖钱的。同样是出口粮食,有些国家粮食多得吃不掉,有些则要从牙缝里挤出来换汇;美国、巴西等属于前者,印度则代表了后者。而印度这样的,是算不得主要粮食出口国的。

先看看“五大”之首美国的情况。

•美国的农业概况

美国人口3.3亿人,2019年谷物产量4.36亿吨;中国人口14亿,2019年谷物产量6.1亿吨。按人均计算,美国1.3吨/人,中国440公斤/人,印度250公斤/人;全球均值为320公斤/人。差距悬殊,一目了然。

4.36亿吨的年产无论如何是吃不掉的,多出来的最好全部出口卖掉。但是,由于各国都重视粮食安全,强调自产率,美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并不算好卖,堆积下来,只能去做生物能源,把粮食当燃料烧掉了。2019年美国烧掉的玉米有1.36亿吨,比巴西整年谷物产量还多,而全球谷物产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也只有7个。

最近石油价格大幅下降,生物能源也受拖累,全球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跌。3月以来,玉米期货价从一吨148美元跌倒130美元,跌了12%。从市场趋势基本面来看,美国出口面临的压力不小,说白了,愁的不是匮乏而是过剩,不是买不到粮食而是粮食卖不出好价钱。

再来看巴西的情况。

•巴西的农业概况

巴西人口2.1亿人,2019年谷物产量1亿吨,人均谷物480公斤。这的确让人疑惑,人均谷物产量跟中国相当的国家怎么能算是粮食出口大国呢?

我国有个“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讽刺执政者不知民间疾苦。对我们这个以米面为主食的农耕民族来说,以肉为主食是很难想象的。当我们谈论粮食安全,我们谈论的是吃饭或是吃面,但在巴西,“吃肉一样可以吃饱”。

2019年巴西肉类产量3000万吨,对应中国的7650万吨;按人均计算,巴西人140公斤/人,中国55公斤/人。 2018年之前,我们曾为中国的7亿头猪感到骄傲,平均两人一头猪!而巴西牧场面积超过33亿亩,牛存栏量为2.1亿头,人均一头牛!在我国,去过巴西的人很少,吃过“巴西烤肉”的人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耕地面积12亿亩,另有可开发的潜在耕地50亿亩,居世界之首。不夸张地说,只要粮食能卖出个好价钱,巴西的农场主随时可以“编辑”地图,增产多收。

•主要粮食出口国会限制出口吗

所谓“商品农业”,就是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拿出去卖,挣的是辛苦钱。也许有人会说,种出来的粮食、养肥了的牲口,也可以囤积居奇、待价而沽啊。的确,但就农产品而言,很难形成大规模、长时段、有组织的囤积,因而也就难以扭转市场的趋势。至于为什么,我们可以另作一篇,单独讨论。

还是回到商品农业上。农产品出口是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的重要收入来源,限制农产品,特别是大宗粮食产品出口对这些国家国内经济的负面作用并不弱于对进口国造成的打击。

2019年巴西出口总额约2000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值约100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将近一半。而根据世界银行公布数据,巴西农业劳动力数量约为1000万人,如果禁止农产品出口,每个巴西农业劳动力将损失1万美元。事实上,为了出口鸡肉,巴西曾不惜把中国、美国、欧盟轮番怼了个遍。

美国的对华出口禁令不少,集中在尖端技术、高科技产品上。至于农产品,则刚好相反。我们对特朗普总统吆喝卖大豆的样子,应该都不陌生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明确要求中国增加对美国食品和农产品的进口。

这里不妨对照一下石油出口,OPEC无论如何操纵市场,最终都是价格问题,没有在大宗交易中使用出口禁令。退一万步,即便有禁令,也会存在大量黑市交易,总之,要断绝粮食贸易,难!

•所谓“末日场景”

那么,眼下的新冠疫情会不会影响美国、巴西的农业生产呢?影响肯定有,但如何影响并不确定。目前的预测是,美国粮食产量预计下降1000万吨,而巴西还在增产,加上中国政府今年又加大农业支持,所以今年全球粮食产量即使减产,也是有限的。

以上说的都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非要纠结小概率的可能,亦即全球农产品贸易封闭了,我们也不妨简单推演一下。且不论蔬果肉类,光是水稻和小麦,中国去年的年产量是3.4亿吨,人均480斤,折算成大米和面粉是人均每天接近1斤的量。产量之外,还有库存和储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球大米和小麦的库存有一半在中国,分别为1亿吨和1.3亿吨。也就是说,即便不耕不种,我国库存的口粮也够吃上一年的。

可见,所谓的“末日场景”也未必就是末日。

•写在最后

主要粮食出口国大概率不会限制粮食和农产品出口,国家之间意识形态或是政治上的分歧总是会有的,但生意也还是要做的。不妨设想一下,现在让中国停止出口呼吸机和口罩,是美国人民不答应还是中国厂商不答应?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现在命就是呼吸机和口罩给的;而对许多中国厂商来说,生计和利润同样是呼吸机和口罩给的。

对于未来几个月时间,如果要做一个关于粮食的预测,在“(a) 三年困难时期重演”和“(b)超市大米促销了”之间选择,我肯定选b。

-----

作者胡冰川,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单雪菱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