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 +114
入侵物种反向出口欧美,罗非鱼要打破多少偏见才能走上餐桌
原创 SME SME科技故事

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无非就几种结局。一是适应当地生活,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二是无法适应当地环境,宣告引种失败;三是适应能力过强,反过来给当地环境带了危害和经济损失。此时,该引进物种也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入侵物种。
但罗非鱼的情况却非常特殊。

多年来,中国都稳居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及出口国。

然而另一面,罗非鱼又是在我国最具入侵性的物种之一,泛滥的罗非鱼严重危害着当地生态环境。
在南方的许多水体中,罗非鱼都是绝对的优势种,占比很高。如果有人说能靠吃解决生物入侵问题,那么在各大水域泛滥的罗非鱼便是最有力的反驳证据。

尽管罗非鱼有诸多优点,但因各种偏见,罗非鱼还经常被称为非洲来的“垃圾鱼”、几乎与廉价、低端划上了等号。而这也导致罗非鱼在中国一直存在着内销不足的问题。
还是近段时间,罗非鱼出口受贸易战影响严重(美国是罗非鱼最大的进口国),“为国吃罗非鱼”的口号喊响后,不少人才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值得一尝的美味。


不过,罗非鱼并非鲫鱼,最开始指的是非洲坦噶尼喀湖的一种鱼类——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属鲈形目,慈鲷科,口孵非鲫属。

但这种鱼走出非洲后,便被人类盯上用于各种杂交选育,并培养出了无数种罗非鱼。
所以,现在一般语境下的罗非鱼,指的是慈鲷科下两个属——非鲫属(Tilapia)和口孵非鲫属(Oreochromis)下的多种鱼类及其杂交的后代。

最早在1957年,罗非鱼从越南传入我国广东,所以早期也有人把罗非鱼称作“越南鱼”。同时,罗非这一叫法也源于越南的译名“Cá rô phi”,其中“Cá ”意为鱼,而“rô phi”则是鲈非,合起来便是非洲来的鲈形目鱼类,也算是个较为贴切的命名了。
而在这之后,我国还分几次引进了数种罗非鱼,并通过杂交育种等试验获得大批养殖良种。


事实上,我国很早就开始尝试引进各种养殖良种了。只是早期,我们对引进的认识是粗浅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再加上没有完善的引进手段和设施,能不能成基本听老天爷的。
所以,我国早期很多新品种,基本上引进一个丢弃一个,能存活的并不多。然而,生命力旺盛的罗非鱼,不但活了下来,还成了我国引进得最成功的养殖品种之一。

尽管与其他鱼类相比,罗非鱼每次的产卵量不算大。大概每100克体重的雌鱼,每次能产大约100颗卵。一条成年雌鱼大概能产1000到1500颗卵。但凭借雌鱼特殊的技能——口孵鱼卵,其鱼卵的孵化率则出奇的高。

不过,说出来有点耐人寻味,在罗非鱼养殖中,唯一让人感到烦恼的竟还是它们旺盛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因繁殖周期短,它们一年就能生好几次,这也很容易造成同一鱼塘内住着几代鱼的情况。所以,想要给“几代同塘”的罗非鱼出塘起水就成了一件麻烦事。再加上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速度快2至3倍,也导致了成品鱼规格参差不齐。

不过,经过全雄控制和单性养殖的技术,这种缺陷已得到完美解决。通过,杂交和用性激素处理等方法,我们便能获得后代基本都是雄性的罗非鱼。
与人类不同,不同种类罗非鱼存在ZW(雌鱼)-ZZ(雄鱼)和XX(雌鱼)-XY(雄鱼)两种性染色体类型。所以,科学家在其性别控制上也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例如奥利亚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而尼罗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方式则为XY型。将奥利亚罗非雄鱼(ZZ)与尼罗罗非雌鱼(XX)杂交,那么便可以获得性染色体型为(XZ)的雄性罗非鱼。

养殖全雄鱼,避免了性成熟个体互相杂交产生小鱼的问题,既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又能保证成品鱼规格统一。因此,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养殖罗非鱼,基本上都是公的,很难找到一条母鱼。



种种优点加身,罗非鱼也获得了“白肉三文鱼”、“水里的鸡肉”、“21世纪之鱼”等各种美誉。而美国FDA甚至把罗非鱼作为“哺乳期女性首选水产品”推荐,评分比三文鱼都要靠前。
当然,在一众食用鱼中,没有肌间刺才是罗非最大的优势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罗非鱼才有机会彻底打开美国市场。

肌间骨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肌肉和协助肌肉传导力量,一般多存在于鲱科和鲤科。很不幸,东亚最常见的淡水食用鱼如青草鲢鳙鲤鲫都属于鲤科,光是吐刺就已经够费劲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四大家鱼的陪伴,吐刺这项技能已经炉火纯青。但美国人并不接受这种繁琐的吃法,更少有吃河鲜的习惯。
要知道,美国人对五大湖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是不买账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鲤鱼的刺太多了。

但与亚洲鲤鱼命运截然相反,肉多刺少的罗非鱼则被去头去尾,加工成鱼排走进美国千家万户。
二十一世纪之前,美国人基本还不知道这种鱼。但用不到10年时间,罗非鱼就成了美国第四大海鲜,仅次于虾、鲑鱼和金枪鱼。现在随便走进一家美国超市,都能看到货架上的雪白的罗非鱼肉。
全球最大的罗非鱼进口国这个名号,美国已经占据了多年。但作为罗非鱼最大的生产国,中国人对罗非鱼的喜爱程度是远不及美国人的。我国养殖罗非鱼也非常依赖出口,存在着严重内销不足的问题。

罗非鱼即便是集各种优势于一身,但大众似乎都不怎么看好这个外来媳妇,其销量和口碑在中国都表现得很一般。要知道,罗非鱼的价格已远低于四大家鱼,但它依然是边缘产品。而近些年来,罗非鱼的价值还在一跌再跌。


罗非鱼能成为一个养殖良种,主要得益于其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它们在中国的销路不佳,也能从其超强的环境适应性中找到原因。
自从引进罗非鱼后,不规范的养殖就导致了大量的罗非鱼外逃到周围水域。前面提到过的口孵鱼卵、生长周期短等特点,都让罗非鱼很快建立自己的自然种群,并成了水中一霸,挤压着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在南方的各大水系中,罗非鱼都是优势品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泛滥。珠江水产研究所的调查就显示,在某些河流中罗非鱼数量竟达到渔获物总数的60%。也就是说,渔民捞起的10件水产品中,其中有6件都是经济价值最低的罗非鱼。而很多南方的钓友,也都经历过被罗非鱼支配的恐惧,因为钓上来的基本都是罗非鱼。

只是在南方各大水体泛滥,罗非鱼也从此与一些负面词挂钩,名气越来越差。很多时候,那些被捞上来的罗非鱼最后都不是落入人类的肚子,而是直接被扔在河岸。
对于个人而言,不爱吃罗非鱼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的人听信了谣言,觉得罗非鱼能在各种脏水活下来,自身肯定也不干净。有的人则纯粹不喜欢罗非鱼的土腥味。

而鱼身上土腥味的真正来源,便是这些微生物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只是更不挑水质生长且又杂食的野生罗非鱼,也更容易产生土腥味罢了。
但这都是野生罗非鱼的事了。现阶段的养殖罗非鱼,已经能做到祛除土腥味,而且没有土腥味更成了养殖罗非的一大卖点。

然而,普通百姓只要吃过一次有土腥味的罗非鱼,就很容易对所有罗非鱼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以至于那些从养殖场出来、没什么土腥味的罗非鱼也被一同拒之门外。
由此可见,吃不但解决不了生物入侵,有时候泛滥的野生种还会反过来影响到养殖种的销量。这便是现下罗非鱼陷入的怪圈。
抛开种种偏见吧,即便不想“为国吃鱼”,罗非鱼的种种优点也依然值得你我的喜爱。

https://www.fda.gov/food/metals-and-your-food/mercury-levels-commercial-fish-and-shellfish-1990-2012
http://www.fao.org/tempref/FI/DOCUMENT/aquaculture/CulturedSpecies/file/zh/zh_niletilapia.htm
萨尔茨堡的鱼.罗非鱼,好吃量又足,没有万恶的肌间刺.2016
吕华当.罗非鱼入侵隐患[J].海洋与渔业.2013,218:27-29
林学钦.罗非鱼——外来入侵物种?优良养殖品质?[J]. 厦门科技, 2003( 4): 60- 62.
我国罗非鱼出口现状及对策[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06(12):5100-5106
顾党恩,牟希东,罗 渡,李莹莹,汪学杰,宋红梅,罗建仁,胡隐昌.广东省主要水系外来水生动物初步调查[J].生物安全学报 2012,21( 4) : 272 - 276.
原标题:《入侵物种反向出口欧美,罗非鱼要打破多少偏见才能走上餐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习近平同普京通电话
- 中俄元首通电话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文远知行涨超14%
- 国内期货夜盘开盘涨跌不一,沪金涨0.49%

- 唐代刘禹锡的文章《陋室铭》中“山不在高”的下一句
- 中国香港的一位导演,作品有电影《花样年华》《一代宗师》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