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魏其侯的悲剧 | 阅读《史记》

2020-04-06 10: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丁艳红 中华书局1912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杨照说:“如果不学历史,不去继承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经验,生活就会变得危险而艰难”。重读《魏其武安侯列传》诚以为然。年轻时读此传深恶武安庸恶陋劣,一副小人嘴脸,痛惜魏其、灌夫贤而被杀。年岁渐长之后再来阅读方知魏其非死于武安之手,实自取死耳;史公之传不在显武安之奸,实在是责魏其之失。掩卷沉思,千载之下,魏其之悲剧仍不能不让人深自警惕。那么,魏其究竟失在何处?魏其之死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和思索,本人不揣鄙陋,试着给出一些解释。

作为人物合传,《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同于其他人物合传的分而传之,此传太史公把魏其和武安两两对照来写,在交错对照中叙事写人,寄寓得失,因此我们更易见出魏其悲剧之所在。

窦婴、田蚡,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纵观魏其一生,其人虽贤其智不足,刚正有余气量不够。魏其侯窦婴,跟武安侯田蚡一样皆以外戚见重,不同的是窦婴之侯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田蚡之侯却是倚仗太后而谋得。魏其以功以贤见称,武安却以贵奢出名。此传中太史公主要通过三件事来叙写魏其之贤:一是不顾梁王和太后之怒,直谏景帝传梁王之失言;一是监军吴楚时进用贤人,所得上赐,陈之外廊,悉由军吏取用;一是数争景帝废太子之事。魏其因为贤能得到景帝欣赏,又因赶上吴楚之乱,所以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以及封侯之命,武帝时魏其官至丞相,权势和地位都达到人生的顶点。

古语曰:“水满则溢,月满则亏”,魏其在丞相任上没做多久就被免职。初看魏其之免职是由于得罪太后,其实不然,魏其之失职其来有自。太史公在极写魏其之贤时,已经做了一些或明或暗的铺垫和暗示。如果说因皇帝不听己言就谢病免职,已经透露出魏其的操切难容,那么封侯后“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抗礼”就更可以见出魏其的居功自傲,不知谦让。最能表现魏其见识不足,气量不够的是为相后的表现:不避宗室,锐意革新,“令列侯就国”、“举适诸窦宗室勿节行者,除其属籍”。这些举措固然不错,出于为君为国之公心,只是改革不能只凭理想,不问现实。如果不讲时机,不问条件,不问可行与否,只凭一腔热血,一身孤勇,就强行推进,结果只能是“毁日至太后”,“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而免丞相、太尉”,正应了门客籍福事先的告诫“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

窦婴,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是什么?是人心和关系,利益和权衡。为相者不仅要有权谋和智慧,更应有胸襟和气度。不论是萧何的沉稳厚重,还是陈平的灵活机变,都是为相的典范。可惜魏其志大量小,识见不足且又难纳雅言,以此观之,殊非相材。还是景帝深知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寥寥几句切中魏其之病根。其实景帝不以魏其为相,某种程度上是对魏其的爱护。如果魏其不曾做相,也就不会树敌过多,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此时的魏其应该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掌权的毕竟是窦太后,虽然恼怒,也只是罢了他的丞相,而不是像赵绾、王臧那样被迫以自杀谢罪。

魏其命运的转折始于窦太后之去世,“魏其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宾客稍稍自引怠傲”,与此同时“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太史公寥寥几句写尽世态人心。廉颇的门客曾经一语道破势利的本质:“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自然之理,古今皆然。明乎此就不必耿耿于怀,淡然处之,退隐林泉,开启另一种生活,未尝不是一种明智。

遗憾的是魏其困于势利之争,看不开,放不下,强要面子,色厉内荏。太史公曰:“魏其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道出了魏其取祸之道。灌夫何许人也?一个失势家居,还恣横一方,为人刚直使酒,不知利害一莽夫。失势后的魏其悻悻不安,已非智者所为,与失职之灌夫,同病邀结,互相引重,并驱并激于炎凉之场更是愚蠢至极。试想以一失势之人,与另一刚直使气之人,为此意气张扬之事,岂非自寻死路?

灌夫,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太史公以细致传神之笔,摹写了魏其与武安交恶、倾轧、终死的全过程,在事件的不断变换中,展现魏其悲剧之演进,表达太史公“究天人之际”所得的深沉思索。我以为太史公责魏其之失,不仅在其不知时变,不知进退,更在于其不能知人识人。武安侯田蚡没有贵幸之前,常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田蚡之品行,魏其应有所知晓。可是从他与田蚡的交锋中,你却看不到他对田蚡有一点半点的了解。

请看武安过魏其一段,许往而高卧,命驾却徐行,起舞竟不答,武安傲慢和轻视之意已表露无疑,可魏其竟然不曾知悟。武安何人,小人中之奸雄也,窥二人逢迎之言行已知其底里,接下来的请田也就势在必然,不料魏其却怒而不给,遂成结怨之因。看到这里不能不让人责备魏其:如果不愿逢迎讨好,那就淡泊自守,保持自尊;既已决定逢迎讨好,又何惜城南之地?像这样忽慢忽恭,实在是幼稚至极。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尤其这个小人是有权有势的丞相,且你知晓他不能告人之事时,灾难就如影随形,近在咫尺了。愚懵之魏其,不知危险将至,强迫灌夫与己俱赴丞相之宴,终至灌夫使酒骂座,被武安逮住机会,治以死罪;至于东廷之辩,那可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重大时刻,魏其不知对付恶人必须一击必杀,言及丞相之短时居然不及淮南之事,真是妇人之仁,以至遗祸自身,酿成悲剧。

《礼记》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在叙传魏其之事时,太史公虽然对其多有责备,但依然盛赞其君子之风。整篇传记中最动人之处就是魏其不避凶险救助灌夫。当诸灌氏亡匿,夫人谏阻时,魏其的一句“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读之令人热泪盈眶。遗憾的是这个让人动容的故事却没有让人感动的结尾,苟活几日的魏其最终也没能逃出武安之辣手,假如魏其能够意志坚定,重然诺,轻生死,选择和灌夫一同赴死,也许历史上又将诞生一段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我读《魏其武安侯列传》得为人处世之方:得意时要宽容大度,谦恭礼让;失意时要明大势,知进退,不论得意失意永远记住自己是谁,方是为人之根本!

(本文为“第四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投稿)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原标题:《魏其侯的悲剧 | 阅读《史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